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36γ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薇武文平佟瑞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0例疑似HT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HT组137例和非HT组43例。依据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水平,将HT组患者进一步分为IgG4相关性HT组(IgG4≥135 mg/dL)和非IgG4相关性HT组(IgG4<135 mg/d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sRAGE、IL-36γ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RAGE、IL-36γ水平对HT及其IgG4表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HT组患者血清sRAGE水平低于非HT组,血清IL-36γ水平高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G4相关性HT组患者血清sRAGE水平低于非IgG4相关性HT组,血清IL-36γ水平高于非IgG4相关性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RAGE、IL-36γ联合诊断H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95%CI:0。846~0。939),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血清sRAGE、IL-36γ联合诊断HT患者IgG4表型的AUC为0。897(95%CI:0。934~0。943),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 HT患者血清sRAGE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36γ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清sRAGE、IL-36γ水平可有效诊断HT并评估IgG4表型。

    桥本甲状腺炎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36γ免疫球蛋白G4分型

    25-羟基维生素D、人β防御素-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痤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杨悦漪林霞王丽兵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D]、人β防御素-2(HBD-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痤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8例寻常痤疮患者纳入痤疮组,另选取12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25(OH)D、HBD-2及IGF-1水平。分析外周血25(OH)D、HBD-2及IGF-1水平与痤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痤疮患者外周血25(OH)D、HBD-2和IGF-1水平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HBD-2和IGF-1水平对重度痤疮的诊断价值。结果 痤疮组外周血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痤疮组中,随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重,其外周血25(OH)D水平依次降低,IGF-1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痤疮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与IGF-1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09、-0。586,P<0。05),IGF-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47,P<0。05),HBD-2水平与25(OH)D、IGF-1水平及疾病严重程度均无关(P>0。05)。外周血25(OH)D水平、IGF-1水平评估重度痤疮的敏感度分别为94。12%、61。26%,特异度分别为70。59%、77。48%,二者联合评估重度痤疮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1。43%。结论 痤疮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降低,IGF-1水平升高,且其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25(OH)D、IGF-1水平联合评估重度痤疮的效能较好。

    痤疮25-轻基维生素D人β防御素-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疾病严重程度

    火针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皮肤屏障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王艳心赵娜安骏腾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火针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皮肤屏障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60例)和联合组(60例)。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严重程度[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皮肤屏障功能(经表皮水分丢失、角质层含水量及皮脂含量),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皮损肥厚浸润、皮损颜色、瘙痒、肌肤甲错各项中医证候积分、PASI评分、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经表皮水分丢失及DLQI评分降低,且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及皮脂含量升高,且联合组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中药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寻常型银屑病活血化瘀汤火针血液流变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

    高海拔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脂水平与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马男祁瑛李俊捧刘璐瑶...
    70-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国青海地区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例PsV患者的资料(PsV组),另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银屑病共病患病率。比较高海拔地区(>3 000 m)PsV患者和相对低海拔地区(2 000~3 000 m)PsV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分析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PsV组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合并糖尿病、有饮酒史是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高海拔地区银屑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分、DLQI评分高于相对低海拔地区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海拔地区和血脂水平的PsV患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BMI≥25。0 kg/m2、合并糖尿病、有饮酒史是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高海拔地区寻常型银屑病血脂代谢皮损面积

    肠-脑轴交互效应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马博王俊帕合热迪尼·玉素甫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脑轴交互效应对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接受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肥胖合并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肠肽类激素[胰岛素(Ins)、瘦素(Le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饥饿素(G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体质量指数(BMI),并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扩增子测序,明确肠道菌群的组成与丰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估血清胃肠肽类激素、肠道菌群丰度指标与BMI、HbA1c的相关性。随访1年,记录患者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肥胖合并T2DM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BMI和血清HbA1c、Ghr水平降低,血清Ins、Lep、GLP-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丰度指标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占比低于治疗前,变形菌门占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ns、Lep、GLP-1水平均分别与BMI、HbA1c呈负相关(P<0。05),血清Ghr水平分别与BMI、HbA1c呈正相关(P<0。05),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分别与BMI、HbA1c呈负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ep、血清GLP-1、Simpson指数是肥胖合并T2DM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523、0。417、0。613,P=0。020、0。015、0。026),血清HbA1c是肥胖合并T2DM患者减重代谢手术后预后的危险性因素(OR=2。913,P=0。029)。结论 减重代谢手术能够调节肥胖合并T2DM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胃肠肽类激素水平,通过影响肠-脑轴交互效应,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肥胖症2型糖尿病减重代谢手术肠-脑轴交互效应肠道菌群预后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与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的相关性研究

    张蕴鑫贾伟程志远蒋鹏...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UNT)评分与糖尿病足溃疡(DFU)创面修复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1月20日-2022年11月20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DF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修复情况的不同分为非创面修复组(n=47)和创面修复组(n=33)。记录创面修复与住院时间,比较创面修复组与非创面修复组的临床特征及CONUT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FU创面修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非创面修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16。00(10。50,24。00)d,短于创面修复组患者的44。00(31。00,61。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创面修复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踝肱指数(ABI)、CONUT评分以及营养不良比率均高于创面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营养不良、TC、ABI是DFU创面修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FU患者的营养不良、ABI、TC和CONUT评分均会对其创面修复造成不利影响,而CONUT评分可以准确预测患者的创面修复风险,可以作为临床医生早期评估DFU的可靠参考依据。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相关性糖尿病危险因素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网膜素-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影响

    李霞姚涛王颖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网膜素-1(Omentin-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和观察组(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ApoB/ApoA1、Omentin-1、FGF-2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IAA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ApoB/ApoA1、FGF-2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1例腹泻,2例便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8%;观察组发生低血糖、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T2MD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提高Omentin-1水平,降低ApoB/ApoA1、FGF-21水平。

    司美格鲁肽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网膜素-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2年内发生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吴佳娴王忆君张家怡石云...
    88-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2年内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法对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产检诊断为GDM并分娩的359例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T2DM分为T2DM组和非T2DM组。对2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效能。结果 产后2年随访中,53例失访,最终306例完成随访。随访期间未被诊断为T2DM的患者266例(非T2DM组),被确诊为T2DM的患者40例(T2DM组)。T2DM组与非T2DM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诊断GDM时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OGTT-2hPG)、孕期参加孕妇学校次数、产后BMI、产后内脏脂肪面积(VFA)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GTT-2hPG、产后BMI、产后VFA均是GDM患者产后2年内发生T2DM的影响因素(P<0。05),孕期参加孕妇学校是保护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拟合度良好(x2=2。076、P=0。665)。模型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95%CI:0。828~0。954),最大约登指数对应的截断值为0。795,灵敏度为0。890,特异度为0。847。结论 基于孕期OGTT-2hPG指标、孕期参加孕妇学校次数、糖尿病家族史、产后BMI、VFA指标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GDM患者产后2年内的T2DM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影响因素预测模型内脏脂肪面积

    个体化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任为为王超孟俊华许素红...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个体化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减退孕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85例,血糖正常患者(对照组)75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以及孕前体质量指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采用Nomogram模型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omogram模型对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以及孕前体质量指数、TPOAb、HOMA-IR、HOMA-β高于对照组,孕前FT4、Ft3、T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较高的年龄、孕次、产次以及孕前体质量指数、TPOAb、HOMA-IR、HOMA-β和较低的孕前FT4、FT3、TSH均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Nomogram模型预测显示,较高的年龄(28-31岁)、孕次(2次以上)、产次(1次以上)和孕前体质量指数(24。00 kg/m2以上)、TPOAb(>421。33 IU/mL)、HOMA-IR(>2。21)、HOMA-β(>115。66)以及较低的孕前 FT4(<0。33 ng/dL)、FT3(<1。65 pg/mL)、TSH(<0。26 mIU/mL)均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在个体化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价值较高。

    Nomogram模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数促甲状腺激素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衰弱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仲蕾张会许静陆雅维...
    98-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3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建模组纳入284例,验证组纳入86例。采用(OF-8)量表进行口腔衰弱筛查,得分≥4分为口腔衰弱筛查阳性。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能。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口腔衰弱的发生率为45。4%(129/284)。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吸烟、月收入、主观咀嚼困难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内部、外部验证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87(95%CI:0。847~0。925)、0。839(95%CI:0。755~0。923)。Homser-Lemeshow 检验显示x2=4。852,P=0。773,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结论 年龄、ASMI、BMI、吸烟、月收入、主观咀嚼困难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衰弱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效能较好。

    老年人2型糖尿病口腔衰弱列线图影响因素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