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预防医学
江苏预防医学

汪华

双月刊

1006-9070

jsyfyx@126.com

025-83759436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172号

江苏预防医学/Journal Jiangsu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江苏省预防医学领域首家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及时反映江苏省预防医学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将江苏省及其它地区预防医学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最新信息反馈给各级预防医学工作者,是江苏省预防医学领域各学科进行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内容侧重于预防医学领域内各学科的学术研究及方法探讨,兼顾基层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NA疫苗结构设计和疾病防治应用进展

    王康宁潘红星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和制药工艺的进步,mRNA疫苗在抗击癌症和感染性疾病方面显示了巨大潜力.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设计简单、生产速度快、安全性好、疗效高等优势,但也存在自身稳定性差、易被体内的核酸酶降解等难题.在新冠疫情背景下,mRNA疫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有效载体的开发、mRNA免疫原性的控制、工艺成本降低和体内运输稳定性及效率的提高等改进措施,使得mRNA疫苗的临床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将对mRNA疫苗的结构设计和疾病防治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mRNA疫苗递送系统感染性疾病mRNA疫苗应用

    《江苏预防医学》2篇论文入选第三届江苏省科技期刊优秀论文

    140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异源加强免疫的研究进展

    冯佳璐朱雅文周利朱凤才...
    141-147,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截至2023年3月,11款新冠疫苗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使用清单.这些新冠疫苗在短期的临床试验观察中均展示出了显著的保护性,但疫苗的保护效果持久性不佳、针对变异株的保护效力均持续降低.为了探索更优化的免疫程序,多国开展了多种新冠疫苗的异源序贯免疫研究探索.多项研究显示,不同新冠疫苗的组合免疫,不但可以提高疫苗的可及性和免疫程序的灵活性,还可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疫苗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能够诱导出更强的免疫原性和对变异株更好的保护效果.现对国内外报告的新冠疫苗异源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疫苗效力(或效果)等3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后续新冠疫苗或其他应急疫苗免疫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异源加强免疫安全性免疫原性疫苗效力/效果

    农村地区10岁儿童身体活动、屏幕时间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性探讨

    宋艮高张博雅姜家俊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农村地区儿童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对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基于小型出生队列,对射阳县10岁儿童及家长进行调查.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评估儿童情绪行为问题,采用WHO学龄儿童健康行为调查自评问卷调查身体活动与屏幕时间,探究农村儿童身体活动和屏幕时间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 队列共纳入450名儿童,周内和周末身体活动不足的分别占63.1%和51.8%,周内和周末屏幕时间超标的分别占6.9%和28.0%;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28.9%)、多动/注意缺陷(15.6%)、情绪症状(8.7%)、亲社会行为(7.6%)和品行问题(6.9%),其中男生的多动/注意缺陷(18.8%)和亲社会行为(10.8%)异常比例高于女生(11.9%、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周内身体活动不足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同伴交往问题(OR=1.61,95%CI:1.01~2.58),周末屏幕时间超标的儿童在多动/注意缺陷(OR=2.42,95%CI:1.38~4.25)和亲社会行为(OR=3.03,95%CI:1.41~6.47)维度中更有可能出现异常.结论 同伴交往问题和多动/注意缺陷是农村地区儿童主要的情绪行为问题,周内身体活动和周末屏幕时间可能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农村儿童身体活动屏幕时间情绪行为问题

    老年人认知功能轨迹类别与失能的相关性研究

    肖健王昊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认知功能轨迹类别,评估其失能风险,为减少老年人失能负担、促进健康衰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6期纵向数据,以其中≥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测量认知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测量失能情况.采用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ing,GMM)识别认知功能轨迹类别,分析不同认知轨迹类别老年人失能风险.结果 纳入轨迹分析样本3 359人,识别出两类认知功能轨迹,即功能正常类和认知衰退类,其中失能变量完整样本3 141人,认知得分中位数为27.00,失能率为2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衰退类轨迹老年人失能风险是功能正常人群的 6.14 倍(95%CI:4.86~7.76,P<0.01).协变量中,高龄(75~84 岁:OR=2.61;≥85 岁:OR=6.61)、城镇居住(OR=1.47)、抑郁(OR=1.26)是失能的危险因素,男性(OR=0.79)和小学教育程度(OR=0.77)是失能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我国老年人存在两类认知发展轨迹,认知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失能风险更高.

    老年人认知功能认知轨迹失能增长混合模型

    整合单细胞RNA测序和GWAS数据识别骨关节炎相关细胞型研究

    彭俊王强江龙黄晨程...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的分子程序和谱系进展模式,研究人类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方法 共收集7 410例骨关节炎患者和11 009名健康对照人群的关节滑膜组织数据,并进行组织学测定、无偏的全转录组ScRNA-seq分析和计算分析.研究骨关节炎的转录程序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R软件Seurat包进行质控、降维、细胞分群、注释细胞类型、提取高表达基因等过程.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集用R软件整理成summary_statistics文件类型,进行连锁不平衡回归(ldsc)分析.结果 通过对骨关节炎细胞分群并注释得到7个界定的软骨细胞群,分别是增殖软骨细胞(proliferative chondrocyte,ProC)、前肥大软骨细胞(prehypertrophic chondrocytespre,preHTC)、肥大软骨细胞(hypertrophic chon-drocyte,HTC)、纤维软骨细胞(fibrocartilage chondrocytes,FC)、效应软骨细胞(effector chondrocyte,EC)、调节软骨细胞(regulatory chondrocyte,RegC)和稳态软骨细胞(homeostatic chondrocyte,HomC).使用计算分析证明软骨细胞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其P值分别是0.035、0.041、0.082、0.182、0.266、0.394、0.572.逐步推导出临床结果的预判目标,阐释多种不同细胞类别在骨关节炎初期诊断和诊治中的作用.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软骨细胞分类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骨关节炎软骨再生提供了潜在线索.

    骨关节炎微小RNA调控网络生物信息学软骨破坏

    基于不同标准的苏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评估

    胡佳王越红韩迪沈蕙...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不同标准,了解苏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9-10月,抽取苏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3 15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采用5项相关标准评价中心性肥胖流行情况;并以腰围-中国标准为参照标准,进行其他4项标准一致性分析.结果 该人群中心性肥胖检出率,腰围-国际标准为24.70%,腰围-中国标准为20.60%,腰围-美国标准为6.54%,腰高比-中国标准为23.65%,腰高比-国际标准为14.22%.不同标准下,均呈现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基于腰围-国际标准、腰围-中国标准的12~17岁组中心性肥胖检出率高于7~11岁组,基于腰围-美国标准的12~17岁组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低于7~11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腰围-中国标准作为参照,腰围-国际标准和腰高比-中国标准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87、0.79.结论 苏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有一定检出率,建议同时关注基于腰围和腰高比评价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流行情况.

    儿童青少年腰围腰高比中心性肥胖评价标准

    南京地区≥60岁老年人群4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适用性比较

    景世保邓天瑞姚铸玲王志勇...
    165-16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4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CDS、JIS、IDF、ATP Ⅲ)在南京地区≥60岁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 2017年4-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地区抽取年龄≥60岁居民15 545名,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与现场测量及实验室检测,计算4种标准下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使用Kappa检验比较一致性.结果 南京地区≥60岁老年人群在JIS标准下 MS 患病率最高(43.1%),其次为 ATP Ⅲ标准(39.3%)、IDF 标准(32.3%)、CDS 标准(28.3%).CDS、ATPⅢ、IDF标准确诊病例各组分占比最高均为高血压(91.2%、85.5%、84.2%),JIS标准下组分占比最高为中心型肥胖(88.4%)o JIS标准和ATP Ⅲ标准诊断一致性极好,一致率为96.2%,Kappa值为0.92(P<0.01).结论 南京地区≥60岁老年人群4种MS标准诊断的患病率存在差异,JIS标准诊断的患病率最高,运用JIS标准和ATP Ⅲ标准有助于老年人群MS的早发现.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老年人群适用性

    2008-2022年苏州市吴江区结直肠癌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分析

    杨梅沈建新沈红梅张荣艳...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市吴江区2008-2022年的结直肠癌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吴江区户籍居民结直肠癌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进行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潜在寿命损失年率(PYLLR)、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AYLL)分析,寿命表法计算去死因期望寿命(CELE)和期望寿命损失年数(YLEL)等;Joinpoint软件计算各指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8-2022年吴江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AAPC=4.42%,P<0.01)与标化死亡率(AAPC=1.63%,P<0.05)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结直肠癌死亡率3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85岁组和≥85岁年龄组死亡率AAPC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因结直肠癌导致期望寿命损失呈上升趋势(AAPC=3.58%,P<0.01);早死概率未见趋势性变化.结直肠癌PYLL为9 947.5人年,PYLLR为0.91%o,AYLL为11.53年.结论 吴江区居民结直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因结直肠癌导致寿命损失逐年升高,迫切需要开展疾病早期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直肠癌死亡率减寿年数寿命损失

    2011-2022年无锡市新吴区恶性肿瘤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

    陆绍琦刘增超赵学彬李纯...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无锡市新吴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过早死亡和减寿情况,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22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过早死亡率、寿命损失率(PYLLR)、人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用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变化趋势,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22年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209.65/10万、标化死亡率101.97/10万、过早死亡率6.51%,男性分别是女性的1.81、1.64、1.95倍.总人群、男性、女性的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AAPC为-2.85%、-3.23%、-2.61%)、过早死亡率(AAPC为-3.13%、-3.00%、-3.15%),呈下降趋势(t值为-6.79~-1.99,P值均<0.05).因恶性肿瘤所致PYLLR为14.25‰,AYLL为11.41年/人,恶性肿瘤PYLLR男性(17.92‰)是女性的1.68倍,AYLL男性为10.73年/人,比女性少2.00年/人;总人群和男性PYLLR(AAPC为-3.13%和-4.48%)、AYLL(AAPC 为-1.64%和-2.32%)呈下降趋势(t 值为-4.33~-2.37,P 值均<0.05).GM(1,1)模型预测 2025年、2030年粗死亡率为193.82/10万、18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79.03/10万、67.37/10万,过早死亡率为4.97%、4.24%,AYLL为9.89年/人、9.11年/人.结论 新吴区居民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较重,应继续加强恶性肿瘤防控工作,进一步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早死概率潜在寿命损失GM(1,1)模型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