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周锦银

双月刊

2097-017X

JSYJ1973@126.com

025-84487588;84482233

210007

南京宁御道街58-2号明御大厦701-706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Journal Modern Transportation and Metallurgical Material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固废高效再生利用

    黄晓明
    1页

    乙酸改性对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微观机理

    闻舞胡靖黄卫罗桑...
    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乙酸改性对钢渣及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微观改性机制.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酸溶液(5%,10%和15%)对钢渣进行处理,对比了改性后的钢渣、未改性钢渣以及玄武岩的宏微观特性.在微观层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技术,揭示了改性钢渣的化学成分及其微观结构的变化;而在宏观层面,重点评估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体积膨胀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酸改性能有效去除钢渣表面的膨胀性物质(f-CaO和f-MgO),同时生成的醋酸钙白色粉末有助于改善混合料的级配.乙酸浓度为5%和10%时,不能充分反应完钢渣表面物质.乙酸浓度为15%时,改性后钢渣与沥青之间仍保持良好的粘附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体积膨胀率降至0.3%,相比于未改性钢渣高温、水稳及疲劳特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钢渣沥青混合料乙酸改性化学成分微观形貌路用性能

    钢渣在自愈合路面中的应用

    李超涂亮亮谢君吴少鹏...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中国钢渣存量和年产量都很大,利用率却很低.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在道路建设方面有很大应用潜力.路面出现裂纹时,传统路面修补技术存在修复不彻底和成本高等问题,热诱导自愈合技术修复速率快且方便,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先进养护技术.本文对钢渣组成、电磁感应特性及具有电磁感应和微波加热自愈合功能的钢渣沥青混凝土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钢渣中含有单质Fe,Fe2O3等电磁参数较高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使钢渣具有感应发热和微波发热特性.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性能和愈合性能优于普通愈合型沥青混合料,微波愈合的效率低于电磁感应愈合,但加热均匀度和有效加热深度高于后者.在自愈合钢渣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需先确定钢渣掺量和加热参数以综合考虑加热的效率和均匀度.

    钢渣道路工程自愈合

    碳化钢渣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朱耀阳吴少鹏谢君涂亮亮...
    18-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碳化钢渣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对粒径为5~10 mm与3~5 mm的钢渣粗集料进行碳化,与以未碳化钢渣制备的AC-10钢渣沥青混合料进行膨胀性与路用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碳化时间达到6 h,2档钢渣集料的f-CaO含量均低于3.0%,最大降幅达到了51.4%,并且碳化钢渣集料从光滑的界面向复杂致密的界面演变.碳化钢渣提高了钢渣混合料和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基于综合性能判断,建议将6 h设置为最佳碳化时间.

    钢渣沥青混合料碳化钢渣f-CaO含量高温稳定性

    废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技术综述

    夏旭王鹏飞孙向进赵永利...
    23-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废旧沥青混合料(RAP)厂拌热再生技术各环节关键技术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沥青老化机理和老化后的多尺度变化规律,总结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方法与再生剂研究进展.通过分析RAP的性能特点和变异性,引入了最新的预处理技术.评述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性能特点,对比了间歇式和连续式厂拌设备及工艺,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和效益,明确了厂拌热再生技术在节能减排、经济环保方面的优势.本文在分析现有厂拌热再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的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助力厂拌热再生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应用.

    废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再生剂路用性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协同再生养护决策及效益研究

    张阳柳昊郝晶陈昭情...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大幅度的提升沥青路面旧料(RAP)的再生效率与再生规模,以最大程度满足未来RAP料的规模化再生利用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交通量、适用层位、病害类型及旧料质量对再生技术适用性的影响方式,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面向高速公路与普通干线公路的不同再生技术协同实施决策模型.提出了多目标的再生协同技术适用性分析流程,实现了面向不同养护需求的路面再生技术规划.依托锡宜高速提出了相应再生协同养护方案,分析了不同再生方案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并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再生协同养护技术评价模型.案例研究证明了本研究中所使用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沥青路面协同再生层次分析法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基于精细分离RAP细料的应力吸收层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庄园马辉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细分离技术可有效降低RAP结团,控制其变异性,但RAP在精细分离后会产生超过50%的RAP细料.由于沥青含量高及级配限制,RAP细料在常规混合料中较难再生利用,因此,亟需探索针对RAP细料的多途径利用方法.为研究精细分离RAP细料用于应力吸收层再生混合料的可行性,本文基于再生沥青性能的可恢复程度与级配可调性确定了RAP细料最大掺量,设计了0%,10%,20%三种RAP细料掺量的应力吸收层再生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低温SCB试验与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循环状态下的SCB试验、OT试验评价了应力吸收层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分析了RAP细料掺量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AP细料用于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掺量为20%.随着RAP细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高温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抗反射裂缝性能会略微降低,且RAP细料用于应力吸收层具有可行性.

    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精细分离RAP细料路用性能

    大尺寸薄壁钛合金结构钎焊技术

    芦笙
    49页

    TC4低熔蚀钎料设计及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张丽霞丁彦华孙名家张博彧...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壁钛合金的焊接是制造高性能板翅式钛合金换热器的关键步骤,针对薄壁钛合金钎焊时母材熔蚀严重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Zr-16Ti-9Cu-11Ni低熔点非晶箔带钎料,对TC4钛合金在840~980℃,保温时间10~120 min范围内进行钎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以及透射电镜(TEM)分析了接头典型组织及其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焊缝组织主要由(Ti,Zr)2(Cu,Ni)化合物、α-Ti和β-Ti组成,随钎焊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接头脆性相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母材熔蚀程度逐渐加重.通过接头抗剪强度对其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钎焊温度在940℃、保温时间 10 min时,接头强度最优,为 386 MPa,但此时母材熔蚀程度较大,不适合实际生产中的焊接;综合考虑母材熔蚀程度与接头抗剪强度,880~920℃为合适的生产温度区间;通过观察接头断裂路径及断口形貌,接头的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

    钎焊非晶钎料薄壁钛合金熔蚀

    钛合金板翅式结构双热源真空钎焊过程热流耦合仿真研究

    马龙飞王建峰李悦刘战...
    58-6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构建了电阻生热与辐射加热双热源耦合作用下的钛合金板翅结构真空钎焊过程热-流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单热源与双热源温度场的差异性,探明了双热源作用下的钛合金板翅结构真空钎焊过程温度场分布与钎料流动规律.结果表明,板翅式结构外侧区域温度高,中心区域温度低,双热源作用下板翅构件表面温度较高.这是由于热传导传温效率更高,双热源作用下板翅结构的升温速率更快.整个加热过程中,单热源加热的板翅结构温差最大约155 K;在双热源作用下,板翅结构温差最大约70 K.因此,在辐射-电阻双热源的共同作用下工件的温度均匀性得到了明显改善.钎料流动分布同温度场分布相似,温度越高钎料熔化越充分,流动性越好.

    真空钎焊板翅式结构双热源仿真热流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