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殷富

月刊

1008-2549

daxue@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091,8806021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人才培养规格"五关注"

    李风海汪涛武利顺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专业办学水平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师范专业认证对推动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师范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核心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五关注",即立德为先、学术为本、技能为基、信息为源、反思为梯,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从而为师范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参考.

    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人才规格五关注

    浅谈艺德培养途径

    吴同仲社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影响着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艺德是文艺工作者在从事文艺工作中要遵循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私德.艺德十分重要,但当前文艺工作者失德失范情况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可以从艺术院校教师师德之维、艺术院校学生艺德之维、社会文艺工作者艺德之维等方面加强文艺工作者的艺德培养,以达成艺术人才德艺双馨目标的实现.

    艺德建设途径

    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困境与策略——以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张亚丽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数量和占比较低、不同民办本科高校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数量差距较大.学校教学经费有限、缺乏对课程建设的系统规划、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不明确;教师课程建设动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能力欠缺等因素制约了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了促进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关注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完善规章制度,支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注重分层分类,大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河南省民办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困境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的探索与实践——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

    成宝芝张丽丽郭险峰王玉玲...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工科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需求发展,专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路径.以大庆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建设和发展现状为例,对当前新工科发展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如何做好面向产业、服务行业企业相关工作,培养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集群建设提供借鉴.

    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电子信息专业集群

    "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模式——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为例

    耿瑞利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场域,此外还包括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只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实现有效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打造贯通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育人模式.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以习近平"十大网络观"为课程思政结合点,探索"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分别对应课堂场域、网络场域和实践场域,并明确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场域协同

    "Python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思政设计与探索

    李红岩宋懿花周作建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教育部有关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尝试探索在理工科专业课程"Python程序设计语言"中融入思政元素,并设计和阐述了三种思政教育方式:思政导入、思政案例和点滴融入.通过三种思政教育方式的设计以及其在课程教学之初、案例教学实施和教学全过程各个阶段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思政导入思政案例点滴融入

    高职院校数字教材建设浅析

    黄腾飞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之后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改革的基础是教材改革,打破传统的纸质教材教学,形成"纸质教材+多媒体平台"和以数字课程为主体的教材体系,以满足"互联网+高职教育"的要求.据此,笔者对高职院校数字教材建设情况进行梳理,结合工作实际和教学经验,以期对高职院校数字教材建设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为高职院校建设数字教材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数字教材策略研究

    法学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的分工与衔接研究

    李俊刚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始于信息传递和交互,重在知识的理解吸收,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提升.线上课程离不开线下教学的辅助,线下课程也需要线上教学的支撑.然而,线上线下课程之关键在于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线上教学主要承担课程设计、知识拓展、随堂测试与课后讨论,课上则主要采取线下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和互动式指导.线上线下课程之分工和衔接仍然存在诸如教学课时分配、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学生课业强度、教师指导的适当强度不明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法学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互联网+"教学模式一流本科课程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

    陈岩王悦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学习党史的主要渠道,务必要顺应时代要求,落实党中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的重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的党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使广大青年学生从党史中不断地汲取成长与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实现高校党史教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党史教育高校思政课

    建党百年背景下抗战老兵口述史料融入思政课研究

    周献策黄文江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老兵口述史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重要形式,更是建党百年背景下党史教育贯彻落实的最佳契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遵循抗战老兵口述史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契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的原则;深挖融入的价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抗战老兵口述史料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口述史料融入思政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