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家庭教育有效开展需要新共识

    杨小敏
    1页

    云南:加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 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4页

    山东:以数字化教研赋能教师成长 形成"订单式问题征集""网络集体备课"等模式

    4页

    预防近视要找到关键抓手

    5页

    中小学科技节切忌盲目跟风

    5页

    融合与开放:新时代教育对话的坚守与创新

    倪志刚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对话让教育主体之间信息共享、情感共鸣,实现价值趋同。教育对话的本质属性体现为融合,教育对话的时代发展体现为开放。新时代教育环境中,聚焦教育对话融合和开放属性,一方面,始终坚守教育对话的初心和愿景,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教育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构建教育主体之间更加和谐生动的关系,增进彼此理解、互相尊重、友好协作、交互内生,提升育人成效。

    教育对话融合开放坚守创新

    算法推荐时代的中学德育:风险叠变与调适理路

    阳丽梅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算法推荐技术的广泛应用,它为德育教学提供了个性化内容推送,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信息同质化、价值观分化等风险。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泛化、AI技术滥用、资本逐利性以及技术依赖对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政策引导、教育实践革新和技术优化三个维度的调适策略。建议明确指导原则,强化监管评估,鼓励技术创新,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技术层面上,提出多元化内容推荐、教育实践与算法深度融合、个性化德育路径规划以及增强系统互动性和适应性。

    算法推荐中学德育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管理教育策略

    教育共同体视域下家校共育优化路径

    祁丽薇李玉梅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共育有助于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作为教学发展重要一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现实中家校共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共育目标不一致、共育内容不完善、共育形式单一、共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共同体才能达成良好的育人效果。

    教育共同体家校共育优化路径

    寄宿制初中新生适应干预研究——以吕梁市某初中为例

    常旭芳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寄宿制初中新生进行了团体与个体辅导干预,重点评估两种干预的即时效果。研究根据绘画投射测验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和面询,最终确定 24 名学生参与本研究。结果发现:从即时效果来看,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均是新生适应干预的有效手段,在主要由家庭教育带来的学业压力方面效果不是很理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对寄宿制初中新生适应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针对不同问题,选择恰适的辅导方式;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教师和同辈的榜样作用。

    寄宿制初中新生适应团体辅导个体辅导

    农村寄宿制初中校园欺凌的实然困境与防治路径

    王福星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寄宿制初中是农村地区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学生在关键的身心发展阶段寄宿在学校,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等负责学生的教学与日常管理。但学生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父母无法进行有力监督与有效引导,易激动、爱冲动的心理特点导致极少数学生发生冲突、打斗、欺凌的可能性增大。应认真考察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给初中校园欺凌者、被欺凌者和学校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当前,多种形式交织导致防治难度增大、不良文化驱动学生进行校园欺凌、家庭环境制约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多元主体应协同开展防治校园欺凌的宣教活动,以"三不体系"截断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腐蚀,家长通过塑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广大初中生远离形形色色的校园欺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初中校园欺凌学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