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完善科研育人机制 托举创新人才培养

    董秀华
    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思考

    西茜玮刘大勇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引领文化育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要求、重要途径和必要举措。在课程教学中,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上的互释融通、价值体系上的互补融合、知识内容上的关联融创、话语体系上的互相诠释等维度,建构互动反馈体验式教学模式,制定实践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探索课堂讲授多元化方式方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融入教学

    元宇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郭威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信息文明向更高阶的样态发展,作为各项新兴技术的集合体,元宇宙联结了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它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机遇,深刻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样态和在场形式。从挑战来说,元宇宙催生的虚拟时空侵入了真实物理空间,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意识形态的文明陷阱,元宇宙中的虚拟身份也阻碍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全面认知,在不同的群体和圈层中凝聚的价值观念也进一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从机遇来说,元宇宙的新兴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营造了全新的教育场域,打破了传统教育单向输出的育人模式,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无限想象空间,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面对元宇宙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直面挑战,也要抓好机遇,将元宇宙这一变量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最大增量。

    元宇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社会领域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基于对话哲学理论

    卢红博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教学技能培养中,社会领域课程教学能力是五大核心领域教学能力之一。在幼教一线社会领域课程教学活动中,学前儿童亲社会意识的培养首要而又直接地关乎社会领域及其他各领域能力的发展。从分析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特点和对话哲学思想的观点出发,以终端目标为始;从社会领域本质内涵入手,以过程内核为轴;利用对话哲学思想的突出优势,使高校学前专业学生在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方式、教育情境等方面的教学能力得到发展,不失为一种全新的路径探索。

    对话哲学亲社会意识教学能力

    "互联网+"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王光明蒋锶琦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同高校教学相融合,能够打破以往课堂教学的桎梏,不断提高教学品质,快速推进高校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发展。通过对 2002-2024 年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平台中收录的"互联网+"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领域 341 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清晰地显示出这一阶段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的热点与发展方向。经过进一步的可视化处理与分析,显示我国"互联网+"高校教学模式的研究未来方向是:整合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优化"互联网+"高校教育教学新理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互联网+"高校教学模式新发展;推动高校"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互联网+教学模式量化分析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以ChatGPT为例

    崔雨琪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战略支撑,ChatGPT 作为这场变革的催化剂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本文简要介绍了ChatGPT的核心技术,从个性化学习、智能化评价、自动化管理三个方面展望 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全新机遇,并指出了ChatGPT 应用本身存在引发学术不端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不公平问题、削弱人际互动问题、技术本身限制问题等风险挑战。政府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及高校师生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采取适当举措科学应用,以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ChatGPT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新媒体时代重大突发事件中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舆论引导研究

    鲁梦琪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共青团组织承担着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在新媒体时代,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扩散快,影响大,而高校共青团组织在舆情引导过程中极易陷入"家猫模式""绵羊模式""斗鸡模式""犟牛模式"等引导误区。面对愈加复杂的舆论环境,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即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控舆论走向,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场的话语权,在团网深度融合中传播正能量,线上线下强化团青的良性互动。

    新媒体时代重大突发事件共青团舆论引导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要素的思考

    徐燕袁超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控目标、监控主体、监控客体、质量标准和监控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要素。为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长效运行,需要明确监控体系各要素的关联、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借鉴PDCA循环模式,将教学质量监控周期划分为合理规划、健全组织、全面检查、持续改进四个阶段,在各阶段结合不同监控要素,构建集质量管理目标、组织保障、资信收集、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于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高校教学质量内在结构、运行方式、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发挥应有作用,持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监控要素内在联系长效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课堂的师生互动关系建构探析——基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

    张慧婧王金莹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课堂是衔接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与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对教师本位的传统课堂提出新挑战,师生的角色扮演、角色功能、角色期待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发生变化。文章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出发,发现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传统权威观念固化、角色压力与角色不清、社会化不完备等原因导致角色扮演固着、角色功能递变困难、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不匹配等问题的出现。提出促进师生互学共生、优化教学模式、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等路径,有助于师生拓展角色沟通渠道、跨越角色认知鸿沟、完善角色互动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课堂的师生互动关系建构。

    高校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社会角色关系建构

    自我领导理论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杨继龙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主动性不够、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自我领导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自我领导理论并将其应用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过程和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解决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实现,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自我领导高校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