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书育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

徐晓风

月刊

1008-2549

jiaoshi@jiaoshuyuren.com

0451-88060276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50号

教书育人/Journ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语文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韦大美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现代信息技术角度出发,探讨了几种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语文体验感的信息化资源,包括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通过巧妙地开发,将这些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从小学语文内容出发,提出了信息化资源开发的策略,包括基于教材的资源开发、基于主题的资源开发、基于项目的资源开发等.最后,介绍了依托"课堂+课外教学"的小学语文信息化资源运用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信息化资源开发运用

    红色故事有声课程的开发途径与拓展实践

    熊丹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基于以史育德视域,积极开发红色故事有声课程,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教师要从挖掘资源、丰富类型、拓展途径三个方面入手,设计有声课程.在资源方面,要挖掘英雄人物、经典事件、历史遗物等资源;在设计教学类型方面,可以安排配音式、解说式、演播式等丰富的类型,促使学生人格养成;在教学途径方面,要结合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联动家长资源、融入社会实践等方法.

    以史育德红色故事有声课程

    乡镇中小学青年教师流动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赵艳君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行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专科生只能担任小学课程,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才能任教中学课程,一些高质量中学甚至对毕业院校都有所限制.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了先考一个编制,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以乡镇地区为跳板,工作几年后再考进县级、市级学校,导致了很多青年教师流失,剩下的都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刚入职青年教师对教育行业的满腔热忱和洋溢着的青春活力是年老教师所比不了的.正因为如此,乡镇青年教师流动问题应是给予关注和合理规划的.

    乡镇中小学青年教师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

    三级教研联动: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提升的新路径

    王兰刘杰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重要路径.这就需要营造好教研环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实施区县"研训评一体化"的引领策略,将教研、培训、评价有机结合;搭建片区或校际联盟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改进校内教研模式,夯实校内教研基础.通过创新教研格局,提高教研活动效率,为发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劲的动力.

    实践性知识教研资源教研联动

    基于教师成长的"教学研评一体化"送课下乡实施路径

    张强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送课下乡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它作为一种区域间的研训活动,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组织优秀教师与薄弱的农村学校展开的长期有效的"教学研评一体化"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细节暴露在送课下乡的过程中.结合十年来的送课下乡经历,文章提出几点改进建议:因需送教,形成约课机制和专题教研机制;提倡"以培代送,蹲点跟岗",做好名师和农村教师的研训、评价工作.让送教下乡形成长时机制、长效机制,培植优秀的农村教师,切实提高送教效益.

    送课下乡教师成长"教学研评一体化"区域有组织科研

    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助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孙彦峰王佳鑫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其中能被选入中学教材的更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看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美,并将其与写作教学相融合,在写作教学中适当引入古诗词文化,引导学生奠定写作基础、延展写作思路、训练写作技巧、探寻写作主题、增强写作兴趣,把诗词文化迁移到写作实践中,从而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解决无话可说及有话无法精彩言说的问题.

    高中语文古诗词写作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词汇主题语境教学探究

    左东霞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其学习应注重语境构建,通过主题语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体系化情境,为词汇和短语的学习构建联系化、生活化、系统化的语境,促进课堂呈现形式的多元化、新颖化,通过具有一定重复性实践内容的构建,为初中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语境,在复习过程中进行跨单元整合复习,激活已学内容,形成前后单元在内容上和语言能力成长之间的联系,从而真正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词汇主题情境创设

    "五育"并举视角下高中心理课堂教学实践

    阮灵惠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育"并举被视为塑造"完整人"的全面教育途径,着重于促进实现个体的全面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从而服务于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课程因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富有活力的教学形式,成为推动"五育"并举理念的重要实践途径.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心理课堂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五育"并举在高中心理课堂的实施策略.它包括美育作为课前导入启迪学生情感世界;通过课堂情景剧演绎道德两难问题;借助教育戏剧拓展学生创造力;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激发体育竞争与团队合作意识;劳动教育是心理课的课后延续,以应对当下的教育挑战,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双赢局面.

    "五育"并举心理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