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医药
江苏医药

黄峻

半月刊

0253-3685

yiya@chinajournal.net.cn

025-57711507,83216587

210029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江苏医药/Journal Jiangsu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5年,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报道以临床为主的医药卫生学术成果,为专业人员提供学术信息,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起江苏省文献库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中和卢戈氏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孙红吴传楠陈光侠刘世育...
    541-54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中和卢戈氏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行普通胃镜检查的受试者156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2例.常规内镜检查后,对食管喷洒2%卢戈氏碘液10mL.碘染结束后,硫代硫酸钠(STS)组喷洒5%STS溶液20 mL,维生素C组喷洒2%维生素C溶液20 mL,维生素C+碳酸氢钠组喷洒2%维生素C及1%碳酸氢钠混合液20 mL.分别于碘染后5min、30min、24h统计不适症状发生情况,评估食管黏膜及胃黏液池的褪色效果.结果 维生素C+碳酸氢钠组碘染后24 h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STS组(P<0.05).碘染后5 min,维生素C+碳酸氢钠组不适症状评分低于STS组(P<0.05).三组食管黏膜、胃黏液池褪色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碳酸氢钠可用于中和卢戈氏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影响褪色效果.

    卢戈氏碘维生素C碳酸氢钠

    单肺通气期间无呼吸性气流通气联合低吸入氧浓度对老年患者氧合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高蓓高巨葛亚丽
    547-54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肺通气期间无呼吸性气流通气(AOI)联合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老年患者氧合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90例行择期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C组常规单肺通气期间通气侧FiO2为100%,非通气侧与大气相通;A组单肺通气期间通气侧FiO2为100%,非通气侧实施AOI;B组单肺通气期间通气侧FiO2为60%,非通气侧实施AOI.记录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术后7 d内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单肺通气前1 min(T0)、单肺通气实施45 min(T1)、单肺通气结束后30 min(T2)时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OI降低,Qs/Qt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三组OI升高,Qs/Qt降低(P<0.05).A、B组T1、T2时OI高于C组,Qs/Qt低于C组(P<0.05).B组患者术后CPIS、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AOI联合低FiO2可改善老年患者氧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单肺通气无呼吸性气流通气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

    瑞马唑仑镇静置入SaCo可视喉罩在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术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吴磊解凤磊苏小虎吴浩...
    550-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镇静置入SaCo可视喉罩在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术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拟行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镇静后置入SaCo可视喉罩,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镇静后置入SaCo可视喉罩.比较两组喉罩置入时间、喉罩置入期间呛咳发生率及体动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喉罩置入时舒适度评分和置入喉罩过程遗忘程度.结果 观察组喉罩置入时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喉罩置入时间、喉罩置入期间呛咳发生率、体动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喉罩过程完全遗忘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丙泊酚镇静比较,瑞马唑仑镇静置入SaCo可视喉罩可提高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术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瑞马唑仑丙泊酚镇静SaCo可视喉罩病态肥胖

    血清胱抑素C联合肾动脉阻力指数对VA-ECMO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郑卫涛王生超朱莉童洪杰...
    55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和肾动脉阻力指数(RRI)对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68例VA-ECMO患者依据VA-ECMO上机7 d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45例)和非AKI组(23例).AKI组患者进一步依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分期分为轻症AKI组(20例)和重症AKI组(25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肌酐、sCysC水平及RRI.绘制ROC曲线评价sCysC、RRI及两者联合对VA-ECMO患者发生AKI及重症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者sCysC水平和RRI高于非AKI组(P<0.05).轻症AKI组和重症AKI组sCysC水平和RRI均高于非AKI组(P<0.05),且重症AKI组sCysC水平和RRI亦高于轻症AKI组(P<0.05).sCysC和RRI预测VA-ECMO患者发生AKI的AUC分别为0.836和0.791;预测发生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880和0.878;两者联合预测发生AKI和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918和0.916,均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sCysC和RRI对VA-ECMO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良好,两者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更好.

    胱抑素C肾动脉阻力指数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肾损伤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RasGRP1与炎症因子水平和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

    徐春英徐天朝王奇董晓梅...
    559-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FES)患者血清Ras蛋白特异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RasGRP1)水平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和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FES患者(FES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RasGRP1、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指标对FES的诊断价值.Pearson法分析FES患者血清RasGRP1水平与IL-1β、IL-6、TNF-α水平及PAN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ES组血清RasGRP1、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asGRP1 诊断 FES 的 AUC 高于 IL-1β、IL-6 和 TNF-α(0.788 vs.0.614、0.695 和 0.547)(P<0.05).FES患者血清 RasGRP1 水平与 IL-1β、IL-6、TNF-α 水平均呈正相关(r=0.587、0.701、0.412,P<0.05).FES患者血清RasGRP1水平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总分均呈正相关(r=0.589、0.673、0.704,P<0.05).结论 FES患者血清RasGRP1水平升高,与IL-1β、IL-6、TNF-α水平呈正相关,并且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首发精神分裂症Ras蛋白特异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1炎症因子炎症损伤精神症状

    血液生物标志物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李茜羽黄武松訾勇陈诗雅...
    5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生物标志物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94例老年患者分为衰弱综合征组(FRAIL量表≥3条,47例)和非衰弱综合征组(FRAIL量表<3条,47例).收集两组血常规、生化、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变量对老年衰弱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结果 衰弱综合征组患者NT-proBNP、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衰弱综合征组,而白蛋白、Hb、TC和eGFR低于非衰弱综合征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白蛋白、Hb、TC和eGFR降低为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T-proBNP诊断老年衰弱综合征的AUC大于eGFR、白蛋白、T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升高和Hb降低是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NT-proBNP 和 Hb 诊断老年衰弱综合征的 AUC 为 0.901[95%CI(0.822~0.953),P<0.01],诊断灵敏度为91.5%,特异度为76.6%.结论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血液生物标志物反映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不同方面,联合检测NT-proBNP和Hb的诊断价值更高.

    衰弱综合征血液生物标志物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老年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改善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效果

    胡颖婷许辉郑晓静疏树华...
    568-57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每搏量变异度(SW)和心脏指数(CI)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改善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非肿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策略组(C组)和基于SVV和CI的GDFT策略组(G组),每组45例.C组患者依据常规液体治疗策略,计算术前每日生理需要量+术前禁饮食所致液体缺失量和术前累计液体丢失量+术中失血量+代偿性血管扩张量+第三间隙丢失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G组根据SW及CI进行个体化GDFT液体管理策略,包括维持SVV8%~13%和CI 2.5~4.0 L·min-1·m-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0)、气腹10min(T1)、气腹60 min(T2)及术毕(T3)时的HR、MAP、心输出量(CO)及每搏量(S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排气时间.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3 d进行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G组术中晶体液输注量、总液体输注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低于C组,而胶体液输注量高于C组(P<0.05).G组T2时SV及T2、T3时CO高于C组(P<0.05).G组术后3 d QoR-40总分高于C组,而ISI评分低于C组(P<0.05).G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 基于SW和CI的GDFT策略可有效维持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睡眠及恢复质量.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腹腔镜恢复质量

    关节腔内注射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王燕茹裘影影芮金兵邓家良...
    573-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腔内注射TNF-α拮抗剂的疗效.方法 79例RA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关节腔内注射TNF-α拮抗剂25 mg,2周1次,连续注射3~5次;对照组30例,关节腔内注射1 mL复方倍他米松1次.评估治疗第2、4、8、12和24周时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记录随访6个月内两组关节炎复发情况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第8周起滑膜厚度改善(P<0.05),对照组第4周起改善(P<0.05).两组第2周起关节积液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第12周起滑膜多普勒血流信号减轻(P<0.05),第2周起VAS疼痛评分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后ESR和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关节炎复发率为24.49%(12/49),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两组均未见明显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TNF-α拮抗剂治疗RA患者安全、有效.

    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关节腔内注射

    血清Ⅰ-FABP和CBG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要选择手术治疗的预测价值

    杨福江胡博戴春娟马林...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和β葡萄糖苷酶(CBG)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需要选择手术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 93例确诊为NEC的新生儿,根据患儿住院后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27例)和非手术组(66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确诊NEC时血清Ⅰ-FABP、CBG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EC患儿选择手术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血清Ⅰ-FABP和CB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NEC患儿行手术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 手术组血清Ⅰ-FABP及CBG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确诊NEC时血清Ⅰ-FABP及CBG水平升高是NEC患儿行手术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Ⅰ-FABP联合CBG检测预测NEC患儿行手术治疗的AUC为0.941[95%CI(0.888~0.993),P<0.01],相应的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和94.0%.结论 确诊NEC时的血清Ⅰ-FABP和CBG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需行手术治疗的NEC患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β葡萄糖苷酶

    腹式深吸气屏气和自由呼吸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影响

    张炎滕芸唐罗勇张崟岳...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呼吸技术[腹式深吸气屏气(ADIBH)和自由呼吸(FB)]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50例左侧乳腺癌术后需行IMRT的患者中,行保乳术者30例,行改良根治术者20例.采集ADIBH和FB下患者的CT定位图像,行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呼吸技术中计划靶区(PTV)参数[平均剂量(Dmean)、均匀指数、适形指数]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参数[心脏接受40、30、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40、V30、V20)及平均剂量(Dmea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V30、V20、Dmean,左肺V30、V20、Dmean].比较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患者ADIBH与FB的OAR剂量参数差值.结果 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患者ADIBH与FB中PTV参数Dmean、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IBH时的LAD(Dmean、V20、V30)、心脏(Dmean、V20、V30、V40)和左肺(Dmean、V20、V30)剂量参数低于 FB(P<0.05).与改良根治术相比,LAD V20差值在保乳术患者中变化更大(P<0.05).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LAD Dmean差值均大于心脏Dmean差值(P<0.05).结论 无论是保乳术还是改良根治术,ADIBH都可以降低左侧乳腺癌术后IMRT患者心脏、LAD及左肺的辐射剂量,起到保护心肺的作用.

    乳腺癌调强放疗腹式深吸气屏气自由呼吸心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