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路面温缩裂缝处治分析

    赖盼真张毅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气候环境特殊地区适用的高速公路路面温缩裂缝处治技术,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在公路竣工通车15个月后对路面横纵向裂缝展开调查,对温缩及干缩裂缝的开裂程度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基层顶面预埋榫卯式预留缝的处治过程及效果展开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气候条件特殊地区的公路沥青路面,温度是引发温缩裂缝及干缩裂缝的主要原因;榫卯式预留缝控裂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预切缝结构,且榫卯式预留缝按50m间距布设为最佳方案.

    高速公路温缩裂缝处治榫卯式预留缝

    基于正交试验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双薄壁高墩抗震性能分析与预测

    孔君李震刘腾龙刁鹏鑫...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双薄壁高墩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墩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在以承载力和延性系数为指标时,壁厚对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以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为指标时,轴压比对等效黏滞系数比的影响最为显著.经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构设计参数与抗震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预测结果与试验模拟结果的误差在10%以内,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双薄壁高墩抗震性能预测.

    双薄壁高墩抗震性能正交试验神经网络模型性能预测

    曲线形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施工过程受力特性分析

    吴军崔溦孙建阳刘贵锋...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曲线形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建立了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法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中主梁的应力和挠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弯扭耦合作用,曲线刚构桥主梁内外侧的应力偏差随着施工的进行逐渐增大;在施工过程中,0#段箱梁的应力大小为0.2 MPa~-19.6 MPa("-"表示反向压力);主梁产生偏向内侧扭转变形,使得主梁顶板和底板内侧挠度均大于外侧挠度;随施工过程逐渐进行,曲线刚构桥外侧的剪力滞系数逐渐大于内侧.

    桥梁工程曲线形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数值模拟施工过程

    基于主索鞍滑动副结构简化的悬索桥主缆系统施工

    陈亿胜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悬索桥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以某跨江公路大桥为例,重点对三塔悬索桥所面临的中塔顶鞍座中主缆滑移展开分析,提出刚柔得当以及借助索鞍鞍槽限制主缆索股滑移的优化思路,进而对主索鞍、散索鞍结构简化及主缆索架设施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思路及改进的施工工艺效果良好,可为三塔悬索桥主缆系统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主索鞍散索鞍滑动副悬索桥主缆系统

    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支护混凝土性能及支护技术研究

    杜承志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隧道支护病害中混凝土开裂问题,首先分析了隧道支护混凝土破坏的原因,然后以我国西部地区某国道沿线隧道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和环境特点,提出了围岩超前加固、爆破开挖控制、加强初期支护、衬砌安全储备、系统控制变形等主动支护的设计方法,最后分析了高地应力、高地温以及热-力耦合三种不同工况下支护混凝土的性能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和低预应力锚杆等支护形式,能够建立有效的锚固体系,提高支护系统效能,从而延长支护体系的使用寿命.

    复杂环境高地应力高地温隧道混凝土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及检测处治研究

    冀梅花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公路桥梁常见病害问题,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提出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上部承重构件、桥墩、桥台和铺装层可能发生的病害问题,在简述不同类型病害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检测处治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保证公路桥梁整体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桥梁常见病害病害检测处治

    钢箱梁横隔板疲劳开裂补强研究

    简丽明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悬索桥钢箱梁横隔板U形肋远端焊缝下端弧形切口起弧点处横隔板母材开裂疲劳病害产生的原因及补强处治思路,以某悬索桥主桥为例,针对疲劳病害提出六种补强加固方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横隔板疲劳开裂不同补强方案受力情况展开分析,最终选择方案5即优化弧形切口并双面补强钢板,将钢板厚度增至4 mm,钢板上部与顶板和U形肋相距65 mm和30 mm的方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弧形切口以及优化弧形切口+钢板双面补强方案对于横隔板母材裂缝病害较为适用,可为类似桥梁结构横隔板疲劳开裂病害的处治提供参考.

    钢箱梁横隔板疲劳开裂补强弧形切口

    涛源金沙江大桥主缆架设关键技术研究

    李丹丹张磊王建洪沈君...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存在的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艺工序复杂难控等难题,以涛源金沙江大桥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大桥主缆索股架设施工技术要点与难点,并从主缆索股线形调整方法、锚跨张力调整技术、桥塔偏位监测及控制3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形成了主缆架设施工关键技术步骤与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悬索桥主缆PPWS法架设桥梁工程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及效果分析

    李可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应用效果,以某梁体加固项目为依托,开展现场加载试验,同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加固后的现场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加固前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加固技术后,各监测点实测应变、应力值均小于模型计算值,表明结构强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具备较大的安全储备;各截面应变校验系数明显降低,桥梁的整体刚度提升明显;主梁跨中截面下缘压应力实测最大值为1.78 MPa,跨中截面实测上挠值约为9 mm,相比加固前有明显改善;加固后梁体自振频率有所提升,上升幅度约为3.9%,冲击系数小幅下降低.整体来看,大跨径连续刚构梁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后,下挠趋势有所抑制,整体性能提升.

    大跨径连续刚构预应力加固加固效果

    穿越强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公路隧道施工研究

    李盼郭赟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强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段所适用的开挖施工工法,以某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结合隧址区地质条件,对常见的隧道洞身开挖工法进行初选,并应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展开隧洞段仿真模型构建及分析,从隧道变形、隧道应力、塑性区等方面对台阶法、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等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用台阶法开挖,并对开挖施工关键参数及监控量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段隧道开挖施工提供参考.

    强风化花岗岩地层公路隧道台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