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
交通世界

月刊

1006-8872

transpoworld@moccats.com.cn

010-58278975/2/3

100013

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院办公楼11层

交通世界/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季冻区路基边坡在融水入渗条件下的安全稳定性分析

    马江平马镖王荣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春季融水入渗导致天然土坡滑动和工程边坡失稳等引发的灾害问题,基于既有研究成果,推导得到不同初始体积含水率冻土在融化过程中的未冻水含量变化公式,并开展盐渍土融化过程中土体未冻水含量与温度变化测定试验;最后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给出融水入渗时间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融化特征曲线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程度较高;此模型可较好地反映融化阶段盐渍土体未冻水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并能对给定盐含量条件下不同初始含水量的冻土融化特征曲线进行预测,可为边坡安全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路基边坡融水入渗融化特征曲线季冻区

    基于实地调查的贵州省公路水毁机理与综合防治策略

    梁启燕吴安杰武艺李绍友...
    4-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贵州省公路因暴雨和山洪频发而遭受的水毁破坏问题,增强地区公路防洪抗灾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历年贵州公路水毁相关资料,分析了公路水毁的主要类型及其破坏机理,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研究表明,贵州公路水毁表现为边坡水毁、路基沉陷、路面开裂、公路桥涵及防护工程水毁等多种形态,主要成因为暴雨、山洪、凝冻等自然灾害侵袭和公路设计、建设及养护不当等人为因素影响,应从防排水系统设计、工程结构加固及日常养护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将所提策略应用于具体的工程治理案例中,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了验证.

    公路水毁破坏机理防治措施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渐变段长度研究

    陈玲于泉宋树坚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双向10车道高速公路加速车道渐变段的合理长度,使用三维虚拟仿真软件搭建实验场景,进行驾驶模拟实验.实验采集了20名驾驶员在不同渐变段长度以及加速车道左侧不同线形下的驾驶模拟实验数据,通过研究驾驶人的速度、加速度和刹车次数等数据,分析了驾驶人在不同实验设计方案下的驾驶行为,归纳相关规律,提出双向10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线形及渐变段长度的合理设置方案.研究发现,不同线形及渐变段长度对驾驶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在加速车道左侧采用实线标示、渐变段长度为90 m的设计条件下,车辆高速行驶的比例最高,紧急制动的频次最低.该设计方案能满足驾驶员对速度的行驶需求,并提升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交通安全驾驶模拟渐变段长度加速车道驾驶行为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要点研究

    贺永涛王晟旭申屠旭康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标准化水平,在总结以往的改扩建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梳理,形成施工安全标准化要点.在安全管理标准化方面,明确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化要求;在安全技术标准化方面,结合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附属工程等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内容,明确了各自的安全技术标准化要点,可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参考.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标准化

    公路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技术研究

    康星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安全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开发了一种集成全液压钻机技术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全液压钻机实时采集关键地质数据(如钻压、扭矩和钻进速度),并运用SVM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式识别,构建地质灾害预测模型.该系统在永立隧道施工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预测并警示潜在的地质灾害,如岩层滑移和水害等.预警模型在实际施工中表现出高准确率(97.25%)和良好的召回率(96.78%),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和效率.该研究证实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与机器学习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潜力,为后续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公路隧道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全液压钻机支持向量机

    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分析

    郑建交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隧道下穿对既有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依托某公路隧道工程,开展了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了不同路基位置沉降变形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比了不同隧道开挖超前预支护方案对沉降变形控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最大路基表面沉降出现在路基中线表面位置,沉降变形与距路基中线距离和深度为负相关关系,呈现出由路基中线向两侧沉降逐渐下降的变形分布规律.双层大管棚超前预支护工况下,隧道轴线位置路基沉降变形约为14.6 mm,较无预支护工况下沉降变形降低了48.95%.在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双层大管棚超前预支护,以此控制由隧道开挖引起的路基沉降变形和地表沉降变形.

    隧道开挖既有路基沉降变形超前支护

    京杭运河特大桥防船撞风险评估

    袁虞炜杨红成
    19-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桥梁抗撞设计新规范中的规定与要求,提高桥梁防船撞性能评估与处治的水平,结合京杭运河特大桥的防船撞风险评估,讨论桥梁墩抗撞性能计算主要参数的取值和计算方法,对桥梁隐患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以往老桥防船撞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桥梁防撞能力提升措施建议,为桥梁防船撞设计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连续梁特大桥桥梁防撞抗撞设计京杭运河

    坡脚堆载在滑坡应急处置工程中的应用——以柳城镇文笔山滑坡为例

    黄礼胜徐康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滑坡应急处置的水平,保证滑坡体稳定,对发生滑坡灾害地段的区域地质资料及以往相关勘查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对滑坡成因机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靠性强、处置方便快速的措施.实践效果表明,该方案在满足工期及变形监测要求的前提下,成效较好,可使滑坡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坡脚堆载滑坡治理变形监测

    基于Van Aerde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分析

    袁辉谢庆计明军曾斌...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高速公路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以及交通流量、密度和速度(简称"流-密-速")关系,为交通管理策略制定、道路设计优化以及交通设施规划提供依据.通过收集和分析高速公路实际数据,运用Van Aerde模型进行交通流特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速公路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流-密-速"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数学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精细化交通管理以及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高速公路交通流VanAerde模型

    基于行人过街特性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

    樊兆董武萍石中基雷涛...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交叉口行人过街效率及减少交通冲突,从交叉口行人的位移特征、步行速度离散特征以及临界视窗特性等角度进行研究,基于信号配时优化对实际交叉口提出了多种配时优化方案,利用SUMO仿真软件对配时方案进行效用评估,并与道路交叉口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延长交叉口的全红时间或黄灯时间都可以在保障交叉口车辆通行效率的基础上提高行人过街流量,并降低冲突发生次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行人过街特性信号控制优化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