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与运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

杨东援

双月刊

1671-3400

shjtgcxh@126.com

021-63233961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193号324室

交通与运输/Journal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的融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科技期刊。致力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探索与交流;加大现代物流构建与发展前景的研究与介绍;积极推荐城市与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出行链的城市货车出行分布预测

    李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货运建模中货物流分布向货车出行分布转换的难题,提出一种考虑配送需求和出行链特征的货车出行分布分析框架.采用离散选择理论,构建用于从配送需求中分析各类型出行链生成量的出行链类型选择模型和用于分析出行链上每次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模型,最终得到货车出行分布.以上海市西北物流园区至中心城区的货物配送为例,估计模型参数,预测货车出行链生成量和出行分布.通过样本枚举法对个体选择概率集计,得到出行链类型选择概率和目的地选择概率参数,与实际观测值对比,得出模型精度较好的结论.

    城市货运交通货车出行链离散选择出行链类型选择目的地选择

    考虑群体行为异质性的深港跨界口岸交通需求模型

    胡一冰胡家琦许项东周军...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岸跨界交通是推动对外交流合作、经贸往来的重要支撑,精细化的跨界口岸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有助于提升口岸规划和治理水平、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以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跨界客流为例,针对多元跨界群体在政策敏感性、目的地选择偏好、口岸选择偏好等方面的异质性,提出总量预测、客流分布、口岸选择"三阶段"跨界口岸交通需求模型框架.在方法上,以引力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各类基础数据的现实局限性进行合理建模,使其兼具方法论行为基础和可用性.该模型框架从跨界群体出行行为异质性的角度为跨界口岸交通模型提供新视角,并为其他重大对外基础设施的交通需求建模提供参考.

    城市交通交通需求模型Logit模型跨界客流深港口岸行为异质性

    行人-非机动车慢行共享路段交通冲突及服务水平分析

    莫一魁谢侨华邓雁翎苏楚欣...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红线宽度所限,部分城市道路采用了行人与非机动车共享空间的断面形式.近年来,共享单车、外卖快递发展迅猛,慢行共享空间中行人和非机动车相互影响,交通冲突显著增加.根据深圳市4条行人与非机动车共享路段上交通调查获取的数据,对交通冲突的类型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提出基于交通冲突数的慢行共享路段服务水平划分方法,得到完整连续的基于冲突数的服务水平划分标准及状态描述表,可为慢行空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

    交通冲突服务水平模糊均值聚类慢行共享空间城市道路

    基于综合评估模型的车载界面单行中文字数评估

    陈佳雯王雪松周楚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S)在出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文字作为IVIS界面设计的主要元素,亟需评估单行中文字数阈值以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并降低驾驶风险.研究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考量米勒短时记忆容量原则,运用单变量分析和综合评估模型评估IVIS界面单行中文字数的最佳阈值.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单行 5 个字作为短时记忆容量的最低限度,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足以传达核心信息,减轻驾驶员的认知负荷.未来设计应当考虑到人类短时记忆的认知限制,并在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驾驶认知负担之间找到平衡,以提升IVIS界面的易用性和交互安全性.

    车载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单行中文字数综合评估模型

    深港跨界鲜活货运交通特性与组织优化策略

    钟靖肖胜周军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深港跨界鲜活货运通行效率、降低对城市环境与交通运行的影响,对深港跨界鲜活货运交通特性与组织优化进行深入研究.跨界鲜活货运具有时效性强、安全要求高、环境影响大、查验流程复杂的基本特性.基于现状深港跨界鲜活货运呈现货运地聚集性强、跨界运输方式单一、通关口岸适应性差等特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城市规划及交通规划发展要求,从口岸功能分工、口岸查验流程、跨界交通方式等方面提出跨界鲜活货运交通组织优化策略.

    深港跨界鲜活货运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优化

    基于面板模型的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运行风险分析

    何润景杨林刘玮蔚任蔚溪...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多车道高速公路的普及,左侧硬路肩的设置已成为一个亟待讨论的问题.目前,车辆驶入左侧硬路肩对主线交通带来的运行风险尚未得到研究.考虑到风险的时空相关性,构建面板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运行数据的车道级风险分析方法,计算车辆驶入左侧硬路肩的运行风险,并与车辆驶入右侧硬路肩停靠的风险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左侧硬路肩的设置可以显著降低车辆停靠过程中产生的运行风险.然而,在车辆停靠初期,左侧硬路肩的设置会导致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运行风险.研究成果为多车道高速公路是否设置左侧硬路肩提供了客观评价方法,对左侧硬路肩的风险管控措施设计也具有指导意义.

    左侧硬路肩运行风险分析面板模型多车道高速公路风险时空特性

    虹桥路—延安路—古北路六路复杂交叉口改善研究

    孙李君宋路峰詹俭周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面交叉口特别是复杂不规则的平面交叉口,往往是城市道路网络中运行效率最低、交通拥堵频发、事故率最高的秩序乱点、交通堵点和事故黑点.研究堵点交通治理措施,并随着路网的更新完善和交通流特征的变化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是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关键.以上海市虹桥路—延安路—古北路六路复杂交叉口为例,在现状已经做了大量优化工作的基础上,从网络分流、交通组织、节点设计等角度进一步研究改进措施,并运用交通仿真技术,验证改善方案的有效性.

    多路复杂交叉口畸形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交通仿真交通改善

    信号灯信息采集在车路协同系统中的设计及应用

    王百里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弥补地图厂商、软件采集方式中存在的信号灯信息时延、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基于对信号机的硬件采集方式,实时获取信号控制路口信号灯信息数据.根据不同相位时长,通过机器学习及滤波算法,实现路口信号配时方案的获取.针对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对信号灯信息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以PTP高精度校时为基础,通过引入灯色及倒计时置信度参数,消除路口配时方案切换阶段信号灯倒计时跳变问题,提高SPAT消息的高可靠性,提升车路协同网联车辆的服务水平.选取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路口进行场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信号灯信息的实时高可靠读取,针对事件触发精度控制在 50 ms±3 ms范围内,无倒计时跳变现场.满足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应用中在SPAT消息要求的前提下,可结合MAP、RSI等消息数据赋能城市交通管理.

    信号灯信息采集SPAT车路协同置信度

    基于潜在类别选择模型的MaaS套餐偏好异质性分析

    叶建红郑佳琦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行即服务(MaaS)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集成信息、预定和支付的单一数字平台.MaaS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产品,其中包括捆绑式的MaaS套餐,将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并以一站式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为了探讨出行者对MaaS套餐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对上海312名受访者进行调查,使用潜在类别选择模型(LCCM)分析不同群体之间偏好的异质性.识别3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别具有不同的MaaS套餐偏好和个体特征.结果表明,个体偏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当前出行行为都在个人购买决策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MaaS运营商和政策制定者识别潜在人群和设计可行的MaaS套餐方案提供参考,以帮助提升用户出行体验和更广泛的采用与推广MaaS.

    MaaSMaaS套餐潜在类别选择模型异质性用户偏好

    基于车牌识别数据的区域交通特征分析方法及应用

    陈浩刘凯刘飞扬谭倩...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区域交通特征,首先,通过均值与中位值对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数据清洗,以获取不同时段的道路行程时间,从而根据最大道路行程时间计算道路出行阈值;其次,通过道路出行阈值对单车出行轨迹进行多次出行划分,通过出行轨迹时空信息划分出行链;随后,根据出行链统计交通产生与吸引情况,从而获取研究区域内的交通特征;最后,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局部路网为例,分析其车辆来源及主要出行方式,确定局部路网出行的热点区域与热点路径.通过所述方法,能够基于车牌识别数据深入挖掘区域交通特征,并进一步为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车牌识别数据多次出行划分区域交通特征分析行程时间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