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与运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

杨东援

双月刊

1671-3400

shjtgcxh@126.com

021-63233961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193号324室

交通与运输/Journal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的融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科技期刊。致力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探索与交流;加大现代物流构建与发展前景的研究与介绍;积极推荐城市与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的导向标识一体化设计研究

    陶涛马丽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向标识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引导,帮助公众快速顺利到达目的地.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的导向标识在使用场景和范围、信息内容和重点、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两者在同一个车站或枢纽建立换乘关系,2 种不相兼容的导向标识必然难以衔接甚至产生冲突.通过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的客运流线,基于一体化设计对导向标识进行分类,并从统一基础框架、灵活应对差异、强化换乘设计、考虑公众需求、注重环境协调等方面提出导向标识一体化设计思路,以此为公众提供连贯、高效、便捷的出行指引.

    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导向标识一体化设计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赵磊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故障情况下快速故障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理论故障模型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构建理论故障模型并进行分析,根据失效率得出故障原因排序清单;其次,在理论故障模型基础上,结合现场故障数据对失效率进行持续地参数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故障原因排序清单,得出更加准确的故障定位信息.在信号设备发生故障后,利用该方法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供维护检修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为尽早恢复运营和设备正常使用提供更好地支持.

    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护诊断故障定位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站改建评价方法

    王扬张建业赖见辉李宇翔...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驱动下,从改建现有燃油汽车维修站的角度出发,在兼顾燃油汽车维修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涵盖社会、环境、企业、政策、交通五大因素20 个指标在内的改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面向新能源汽车的TOPSIS-秩和比法维修站改建综合评价方法,对进一步完善维修站评价体系与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为我国汽车维修站转型改建发展提供了基础量化参考.最后,以北京市现有燃油汽车维修站改建为例,对提出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验证.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合改建的燃油汽车维修站主要集中在北京市中心城区,该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站的发展.分析建议政府可对相对薄弱的地区采取改建补贴政策、技术人才和维修资源引入等措施.北京市维修站在整体性提升的同时更需关注交通因素相关指标的均等化发展.

    城市交通改建评价TOPSIS-秩和比法维修站新能源汽车

    基于接驳特征分析的上海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配置研究

    刘梅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轨道交通接驳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和便利性是影响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对上海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的空间和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状况,考虑车站区位、周边用地性质等因素,对轨道交通车站进行分类.针对每种类型车站的特点,综合各类出行方式的交通特征和需求,提出交通接驳设施的配置要求,为轨道交通站点接驳设施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借鉴.

    轨道交通车站接驳特征站点分类设施配置

    网约车与轨道交通竞合行为判别与特征分析

    叶建红李秀芝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共享交通出行方式,近年来因其便利的叫车方式,投放数量及用户规模大幅上升,也给公共交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科学评判网约车与轨道交通的竞合行为,以上海市 2d滴滴出行订单为数据基础,改进竞合行为判定模型并对上海市轨道交通服务站点及出入口进行了坐标匹配,将网约车出行分为四类:时间补充型、空间补充型、替代型、接驳型.在此基础上对四类网约车出行的出行时间、距离、费用、拥堵路段比例及OD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针对替代型网约车出行,建立效用函数分别计算网约车与轨道交通的出行效用,以此判断轨道交通能否完成出行、网约车能否为出行者带来更高的效益.结果表明,近九成的网约车出行效用低于轨道交通.科学界定网约车与轨道交通竞合行为并评估其影响,是两者协调发展的前提.

    竞合行为判别模型网约车轨道交通出行效用

    基于MaaS理念的产业园区"最后一公里"出行服务探索与思考

    任晓栋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交通拥堵,全新的交通理念"出行即服务(MaaS)"应运而生.总结MaaS系统的内涵特征,阐述"最后一公里"MaaS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定位.为推进MaaS理念下"最后一公里"出行定制服务场景的落地,对上海市典型产业园区进行分析,总结产业园区定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挖掘园区员工通勤出行特征,以产业园区所需交通服务角度出发思考末端出行需求痛点,提出基于MaaS理念下满足高峰通勤定制共享和平峰预约品质出行场景需求的实施策略与实施路径,解决产业园区末端交通出行痛点,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助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

    MaaS"最后一公里"出行产业园区实施路径

    厦门市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探析

    史志法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城市普遍开展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对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普遍面临评价阶段、研究范围、实施性不强等限制,而规划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一直仅有共识却没有广泛实施.以厦门市近年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改革创新开展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为例,完整介绍厦门市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制度、技术以及规划传导体系的创新.实践证明,厦门市探索的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依托多阶段、多层次交通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并融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体系中,通过在规划阶段方案反馈与互动机制、交通需求预测科学性、交通规划提升的可实施性等方面的全面创新,正逐步推动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区域性与系统性协调,也促进了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中的规划审批效能提升.

    详细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土地利用交通承载能力交通设施

    武汉都市圈背景下武鄂黄黄地区综合交通发展策略

    王韡张梅梅何寰朱芳芳...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鄂黄黄地区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为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学习国内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经验,将区域综合交通发展细化为"全域"和"核心城市"2 个层面,其中,"全域"层面重点对武鄂黄黄地区的轨道、枢纽和骨架路网进行系统提升,"核心城市"层面通过以"疏解、强片、缓堵、提质"为抓手,对武汉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进行优化提升,分层次、有重点地统筹推进武鄂黄黄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构建适合武鄂黄黄地区长远发展的交通支撑体系,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综合交通区域协调发展

    《交通与运输》征稿启事

    《交通与运输》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