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与运输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

杨东援

双月刊

1671-3400

shjtgcxh@126.com

021-63233961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193号324室

交通与运输/Journal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主办的融指导性、专业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科技期刊。致力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探索与交流;加大现代物流构建与发展前景的研究与介绍;积极推荐城市与运输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北高架交织区与地面路网协同组织研究

    徐暘暘孙李君陈广江文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织区是城市快速路的瓶颈段,车辆变道交织行为是导致交通运行紊乱、通行效率下降、安全隐患增加的主要原因,易形成秩序乱点、交通堵点和事故黑点.对条件受限的交织段,优化交通组织来缓解拥堵显得尤为重要.以南北高架(北京西路上匝道至威海路下匝道)交织区为例,基于现状运行特征与问题分析,对交织区的部分交通流向采取限行措施,简化交织流线,由地面路网分担绕行流量或分散至其他入口重新进入快速路系统.最后,运用交通仿真工具进行方案评估和比选,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为其他交织区的交通改善提供参考.

    交织区交通组织交通仿真城市快速路

    上海市大中型剧院交通可达性与观演群体集散特征研究

    刘小倩乔瑛瑶简辰煜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各类剧院建设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为目标的上海市为例,基于上海市大中型剧院发展演进历程与空间区位分布特征,从观演出行链的角度,借助ArcGIS工具分析上海市34家大中型剧院的轨道交通、公交和私人机动交通的方式可达性,调查研究剧院观演群体的集散特征,并对大都市大中型剧院的交通集散策略进行展望,为国内大中型剧院的规划选址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中型剧院观演群体交通可达性集散特征

    城市中观动态交通仿真建模关键技术应用

    冯明翔刘振华李海军严飞...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中观动态交通仿真模型对城市核心区域进行大范围一体化模拟仿真,能够定量化描述和评价不同交通条件下道路网络特征,对于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提升大城市服务水平、实现大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至关重要.首先,总结中观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特点和使用场景,提出中观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次,围绕模型构建方法,提出融合交通卡口数据的中观交通模型需求计算方法和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中观模型关键参数估计方法,支撑中观动态交通仿真模型的构建;最后,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验证和校核.结果显示,模型仿真结果较为准确,能够支撑各类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的量化评估.

    交通仿真城市交通多源数据中观模型

    基于分层负二项模型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分析

    叶斯哈提·阿扎提王雪松张学芳周朝飞...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几何设计、交通运行和环境因素对事故频次的影响,通过采集36 个隧道路段的多源数据,在贝叶斯框架下构建分层负二项模型分析隧道事故频次.结果表明,长隧道路段更容易发生事故,隧道入口至中间路段事故更多,事故频次随路段曲率和坡度变化率、日均交通流量和大雾天数增加而显著上升,路面抗滑性能越差,事故越多.研究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隧道安全改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事故频次分层负二项模型

    基于多源数据的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常规公交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侯天育程志华孟子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比例逐步迈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在公共交通出行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为了更为深入地理解并满足老年人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实际需求,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对该市 2023年8-9 月的常规公交刷卡数据、常规公交GPS数据、乌鲁木齐市地理信息数据和天气数据进行预处理,研究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以及老年人与其他成年人之间的出行行为差异.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适应老龄化需求的建设性意见.

    多源数据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

    USP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与应用

    杨先韦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施工生产方式,依托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江杨北路—牡丹江路)新建工程 6 标,通过室内试验对比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和USP低温沥青改性混合料 2 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根据实际工程技术要求,全过程分析USP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中相应的技术指标,竣工后进行USP低温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表明,USP低温改性SMA-13 沥青混合料比SMA-13 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大幅提高,低温抗裂性略微提高,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两者略有降低,但均符合相应技术要求,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压实温度均降低 20℃以上,USP低温沥青技术和传统施工工艺对比,减少能源消耗和烟气排放,降低对施工人员以及周边环境影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USP低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节能减排

    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衔接交叉口时空优化设计

    任恒恺徐惠娟谢鑫鑫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快速路下游衔接交叉口吞吐量有限导致较长排队并溢流至出口匝道,影响快速路主线车流甚至高快路系统正常运行问题,以常州市衔接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的青洋路与河海路交叉口为例,结合此类交叉口特点,对交叉口运行现状、不同时期流量及常态化拥堵成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效率和安全 2 个方面对该交叉口提出 2 种时空优化方案,最终通过Vissim仿真软件对 2 种优化方案进行讨论.从技术角度,方案二的优化效果更优;从经济角度,方案一的改造成本更低.

    衔接交叉口高快路系统时空优化交通仿真

    城市道路地面塌陷隐患熵权法评估模型及其应用与验证

    刘文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道路地面塌陷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已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焦点问题.利用上海市道路地面塌陷案例数据,系统分析城市道路地面塌陷主要成因及影响因素,建立城市道路地面塌陷评估指标集及计算模型.结合选定的上海市杨浦区、长宁区和闵行区等 3 个区域部分道路开展应用,利用历史案例数据和评估结果以及近期浦东新区实际案例,验证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及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工作可为上海城市道路地面塌陷评估与精细治理提供理论模型和实践指导,并为其他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城市道路地面塌陷指标体系隐患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双层车辆基地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陈卓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规划选址越发困难,采用双层车辆基地布置形式可有效集约利用土地.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双层车辆基地的规划设计要点,结合实际规划设计案例开展研究.首先,从城市设计与综合开发角度探究双层车辆基地开发业态的确定方法以及城市界面设计的关键所在;随后,聚焦双层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指出库房组合形式、牵出线布置形式、联络线布置形式、双层库房层高设计、无坑式低位作业面设计等规划设计要点;最后,总结得出城市轨道交通双层车辆基地规划设计原则以及具体的设计优化建议,为后续双层车辆基地规划设计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轨道交通双层车辆基地规划设计综合开发

    基于NURBS曲线的小半径钢轨打磨措施研究

    王子旭蔡湘璇车玉富钟旭磷...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列车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减少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运用NURBS曲线设计个性化钢轨打磨廓形.首先,基于三次NURBS曲线,推导我国现有标准钢轨打磨廓形CHN60;其次,通过弗雷歇距离法选取实测小半径曲线磨耗钢轨代表廓形;再次,基于差分进化算法,迭代优化个性化钢轨打磨廓形;最后,基于SIMPACK软件建立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个性化打磨廓形与CHN60 标准打磨廓形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CHN60 标准打磨廓形相比,个性化打磨廓性磨耗指数降低17.76%;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轮轨垂向力分别降低30.38%、11.84%、21.28%和 0.37%.

    轮轨关系列车动力学小半径曲线个性化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