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
机械

王健

月刊

1006-0316

jixie@vip.163.com

028-85925070

61006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墨香路48号601室

机械/Journal Machine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机械》杂志,1962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51-1131/TH ,国际刊号:ISSN1006-0316。《机械》杂志为综合性机械工程技术期刊,在机械工程广泛涉及的领域内,传播科技信息,刊载机械科技专题论著,展示机械工程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交流生产实践及革新改造的先进技术经验,传播现代科技新知识。《机械》杂志曾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加入了万方数据网数字化期刊群和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数据库。《机械》杂志在机电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点:理论与实际结合,普及与提高兼容,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从事机械科技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教学科研人员 及企业的经营者、策划人员、营销专业人士和中、高级技工。栏目设置:设计与研究、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产品开发与设计、机电一体化、工程材料应用、测量与检测技术、工业设计、维修与改造、规划管理、经验交流、企业产品信息 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内粉末冶金闸片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张智钦曹秋萍付雷杰左鹏军...
    1-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末冶金闸片广泛应用于高铁、动车组列车、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中,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核心零件.从学术、专利、产业化三个方向对粉末冶金闸片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学术方面,系统分析了摩擦材料、摩擦性能、检修工艺的研究进展;在专利方面,对闸片的加工制造和结构展开了具体分析;在产业化方面,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粉末冶金闸片生产公司的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在粉末冶金闸片领域的进展情况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从新型闸片研究、极端条件产品开发、促进专利开发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对粉末冶金闸片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粉末冶金闸片轨道交通摩擦材料

    基于Social-STGCNN轨迹预测的Risley棱镜跟踪控制方法

    陶冶吴圣雨吴小龑李留留...
    11-1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Risley棱镜视轴指向控制技术已被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飞行目标跟踪,而飞行目标时间步坐标直接影响Risley棱镜跟踪精度.因此,开展飞行目标轨迹预测将为Risley棱镜视轴指向控制提供革新规划与控制思路.结合Social-STGCNN深度学习方法对Risley棱镜控制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定义数据集获取飞行目标信息,利用STGCNN预处理,然后运用旁轴法求得Risley棱镜方位与俯仰角并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对Risley棱镜电机与视轴实现精密调控的同时,取得了0.151 mm的轴间误差,在MAE指标中比单纯采用图像误差反馈的控制算法低88.29%,有效验证了本文所控制策略的优化效果与跟踪性能.

    Risley棱镜轨迹预测目标跟踪深度学习

    焊接工艺参数与焊道成型参数研究

    宋麒陈绪兵韩桂荣王仕仙...
    19-2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空间曲线的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每层道的焊道都会影响最终焊缝成型质量,而焊缝成型质量与焊接工艺参数相关.为了探究此种关系,搭建了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单道熔覆试验平台,根据对13 组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了各焊接工艺参数与焊道成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焊接电流保持不变,焊道横截面积、熔宽、余高都随着焊接速度的减小而增大,当焊接速度保持不变,焊道横截面积、熔宽、余高都随着焊接电流的减小而减小.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焊道成型参数以及根据焊道信息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将焊接速度作为模型的输入,焊接横截面积、余高、熔宽作为模型的输出,对该模型进行回归检验,并经过反编码计算得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表达式.最后,基于模型得到了焊接工艺参数与焊道成型参数的关系曲线图,为后续的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以及多层多道焊路径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多层多道焊接工艺参数焊道成型参数

    面向球形金属粉末制备的电弧熔融等离子体雾化装置的设计

    肖瑜余德平范颖屈鋆...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增材制造用高性能球形金属粉末的主流制备方法是雾化法,其中等离子体雾化法所制备粉末的性能相对更加优异,但其出粉速率较低.针对这一难题,将等离子体雾化法和丝材电弧喷涂技术结合,开发出了一套新型的电弧熔融等离子体雾化装置,旨在保留等离子体雾化法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出粉速率.之后开展了等离子体炬发生器性能测试实验,以及 304 不锈钢和纯钛丝材的雾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弧熔融等离子体雾化法利用高温高速的等离子体炬对金属熔融液进行破碎,保证了粉末颗粒的过热度,使其有充分的球化和凝固时间.从粉末性能和出粉速率两方面对比分析了本技术和国外专利技术,证实了在粉末性能相同的前提下,本技术的出粉速率是国外专利技术的2~7 倍.

    增材制造金属粉末等离子体雾化制粉丝材电弧

    浅析管式分离机的制动装置

    由美雁马峰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式分离机多数机型需要停机后进行人工卸料,多数管式分离机制动是切断电源后再停车,存在停机时间较长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管式分离机的分离效率,对管式分离机的制动装置进行探讨.阐述了离心机的机械制动、电磁制动、液压制动、液力制动和变频制动等方式,分析了各种制动装置在管式分离机上的应用可能性及其应用状况.为实现连续生产降低人工成本、避免对管式分离机机体的拆卸,可通过自动卸料装置的研制,来解决频繁停机后需人工卸料的问题.

    离心机管式分离机制动装置变频器

    钻井自动化设备大型二层台性能评估

    许爱荣何攀攀王超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层台系统是钻机自动化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际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受风向、风速、机械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二层台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通过API标准确定设计载荷,使用ANSYS Workbench 对二层台不同工况下的力学与工作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的所有工况中,二层台最大位移均发生在猴道前端面,应力较大的位置主要出现在二层台连接耳及猴道附近二层台框架竖杆上.其中,在风速16.5 m/s环境作用下,二层台最大应力工况为BW1aX,其值238.91 MPa是NYX工况的1.4 倍.因此,在进行二层台系统设计时应加固连接耳和框架竖杆,使其安全平稳运行,为二层台系统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二层台载荷工况有限元分析性能评估

    动车组车顶多响应灵敏度优化分析

    李娅娜刘靖楠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动车组车顶结构刚度,减小质量,并研究车顶结构优化对整车弯曲刚度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多目标尺寸优化.基于整车垂向静载荷工况分析结果和位移插值技术建立动车组车顶子模型,采用折衷规划法将多个子目标拟合为一个多目标函数,同时提出一种多响应灵敏度分析,从而选取符合要求的构件进行优化.经优化车顶子模型质量减小5.5%,垂向最大变形减小8.6%,同时一阶垂弯频率提升2.5%.采用优化后的板梁数据重新计算整车的垂向静载荷工况,结果表明整车弯曲刚度提升3.2%,说明可通过提升车顶刚度性能进而提升整车刚度,为动车组车顶优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动车组车顶多响应灵敏度分析子模型多目标优化

    高速列车转向架轻量化设计评估系统构建

    马建勇马术文张海柱黎荣...
    52-5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向架轻量化设计是高速列车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当前转向架基于轻量化需求进行定制设计后与定制方案的仿真优化评估相脱节等问题,建立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轻量化设计评估系统的技术架构.以转向架的关键承载部件构架为研究对象,对转向架构架结构仿真评估、结构优化等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基于JIS E 4207 标准对构架进行静强度分析和疲劳强度分析,确定危险工况,并基于贝叶斯优化算法对构架进行尺寸优化.优化后的构架质量减轻 6.5%.经评估,优化后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实现了转向架轻量化的目的.开发了高速列车转向架轻量化设计评估系统,以某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高速列车转向架轻量化设计系统构建

    一种适用于海洋平台的电控手柄的结构设计

    王梦杰韩嘉骅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平台是长期远离港口的外海海域从事钻探和石油开采的人工岛,由于长期处于海风、海浪、潮流、地震等恶劣环境下,会造成海洋平台产生强震动的现象,从而有可能造成平台设备故障以及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海洋平台的抗震能力,提出了一种采用机械锁定结构进行定位的离散型电控手柄的设计方案,并对此设计方案进行小批量加工验证以及疲劳寿命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机械结构进行定位的电控手柄可以满足抗震性的要求,并且在经过 1×106 次加速疲劳寿命测试后,该电控手柄结构仍然可以快速、准确定位,且测试前后挡位反馈力变化幅度较小.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这种采用机械锁定结构进行定位的离散型电控手柄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海洋平台的强震动而产生跳档、脱档的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可以满足海洋平台电控手柄的使用要求,并且可为后续同类型的电控手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海洋平台抗震性电控手柄离散型

    发动机衬层抛涂检测设备结构设计及控制系统开发

    赵一凡朱俊捷吴琼高瀚君...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衬层作为发动机绝热层和燃料药柱间的过渡层,起着粘结隔热的作用,其成型质量直接决定发动机启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检测成型后衬层的完整性目前仍为发动机设计的难点之一.针对如何完成发动机衬层的全方位检测,设计了一套搭载工业相机来实现衬层表面图像完整性采集的抛涂完整性检测设备,并开发了一款实现设备自动运行的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衬层完整性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前伸杆的挠度仿真、前伸杆挠度实验及理论计算、衬层检测工作流程、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设备的运行测试实验.通过设计的检测设备及其控制程序实现了对衬层的自动化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实验验证表明,该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结构设计挠度补偿PLC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