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
机械

王健

月刊

1006-0316

jixie@vip.163.com

028-85925070

610063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工业园区墨香路48号601室

机械/Journal Machiner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机械》杂志,1962年创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51-1131/TH ,国际刊号:ISSN1006-0316。《机械》杂志为综合性机械工程技术期刊,在机械工程广泛涉及的领域内,传播科技信息,刊载机械科技专题论著,展示机械工程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交流生产实践及革新改造的先进技术经验,传播现代科技新知识。《机械》杂志曾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加入了万方数据网数字化期刊群和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数据库。《机械》杂志在机电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点:理论与实际结合,普及与提高兼容,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读者对象:从事机械科技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教学科研人员 及企业的经营者、策划人员、营销专业人士和中、高级技工。栏目设置:设计与研究、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产品开发与设计、机电一体化、工程材料应用、测量与检测技术、工业设计、维修与改造、规划管理、经验交流、企业产品信息 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阻尼合金层的轴箱弹簧驻波效应抑制研究

    徐治强张源汪宏楠杨文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列车轴箱弹簧是转向架结构传声的主要路径,其驻波效应会对转向架高频隔振特性乃至车内噪声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基于弹簧驻波效应机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轴箱弹簧有限元模型,探究轴箱弹簧在0~2000 Hz频率区段内的模态应变能分布特点,提出在轴箱弹簧簧条内侧敷设阻尼合金层的结构设计方案,调查阻尼合金层厚度对抑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轴箱弹簧质量分布惯性作用的影响,其高频段会产生明显的驻波效应,对轴箱弹簧隔振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在轴箱弹簧簧条内侧贴附阻尼合金层可以有效提升其阻尼性能,2 mm厚阻尼合金层可将轴箱弹簧模态损耗因子从 0.001 提升至0.005,峰值密集区和峰值稀疏区选取的振动峰值抑制量分别可达 16.3 dB和13.4 dB,三分之一倍频段抑制量最高可达6.8 dB.该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提供指导和支撑.

    轴箱弹簧驻波效应阻尼合金模态应变能损耗因子

    基于载重飞艇的整体立塔技术仿真研究

    赵星俨范佳媛王杰黄纪刚...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输电铁塔的施工中,悬浮抱杆组塔和整体起吊组塔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两种组塔方式.针对这些组塔方式存在人员高空作业风险和大重型装备无法到达山区施工现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载重飞艇的整体立塔方案.该方案在地面完成整个输电铁塔的组装后,利用载重飞艇提供牵引力,使输电铁塔绕铰接式结构旋转直至竖立.针对立塔全过程,根据飞艇的牵引方式、飞行速度、飞艇牵引力与铁塔所形成的夹角对铁塔应力和应变的影响等,分为三种方案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整体立塔技术方案安全可靠,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的危险性,且能使大重型设备到达山区作业现场.

    载重飞艇山区施工仿真研究整体立塔

    基于Fluent动网格的径向气体轴承数值模拟

    邹宜鑫冷雪钟良杜国才...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双排孔径向气体轴承为研究对象,应用UG软件建立径向气体静压轴承的气膜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气膜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小扰动法即在轴颈上加载一个简谐激励代替主轴工作时的振动,结合动网格技术借助瞬态计算方法,计算出气体静压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系数.研究了不同工作条件转速、偏心率以及供气压力对气体静压轴承刚度的影响规律,为气体静压轴承等相关设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实验对仿真方法进行验证,对比了仿真和实验结果,仿真值和实验值的误差不超过 5.5%,证明仿真计算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转速和偏心率对于刚度和阻尼均有一定影响.当转速为 250~1250 r/min时,转速越大阻尼越小刚度越大;当偏心率为0.1~0.4 时,偏心率越大阻尼越大刚度越小.

    Fluent动网格气体轴承

    液电式馈能油气弹簧减振器力学特性仿真与研究

    袁野张旭赵韬硕张春生...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一种适用于特种车辆的液电式馈能油气弹簧减振器,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其数学模型和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以流体力学理论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减振器粘性阻尼力模型,其次设计一套馈能电机控制电路,结合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建立减振器电磁阻尼模型,最后分析外界激励频率、液压马达排量和占空比对减振器示功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减振器阻尼力随外界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频率较大时阻尼力趋于过大;阻尼力随液压马达排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小排量时对阻尼力影响较大;阻尼力随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占空比较大时对阻尼力影响较小.

    液压马达液压模块油气弹簧动力学特性

    悬挂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王安军周小江沈文林李宏伟...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挂式单轨列车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是从仿真方向来研究悬挂式单轨的动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基于线路实测数据,考虑车辆载荷因素(AW0、AW3)和悬挂状态因素(悬挂正常、空簧失气)在直线、曲线以及不同速度级做拉锯试验和全线试验.结果表明:在AW0 及AW3 工况下以试验速度范围在直线、大曲线、小曲线线路上运营时,横向、垂向平稳性指标以及舒适度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要求;在AW0 及AW3 空簧故障工况下车辆以空簧失气状态运行时,垂向平稳性指标恶化,但可限速运行;走行轮垂向力、导向轮横向力、稳定轮横向力的最大动载荷均在极限载荷范围内,且有一定的安全裕量,可保障安全运营.

    悬挂式单轨列车线路实测动力学性能

    典型运行风环境对400km/h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石俊杰胡喆池茂儒崔涛...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时速400 km动车组在明线平地15 m/s横风、单车通过双线隧道和明线列车交会三种典型运行工况下气动载荷对动车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先利用 Fluent 流体力学软件仿真得到三种典型风环境下各节车体的非定常气动力和力矩,再将其作为外部激励施加到 Simpack 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中,进而构建列车的离线流固耦合模型,开展提速后的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无气动载荷相比,不同环境下气动载荷均会使列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指标有所增大,但各节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横风工况下,由于头车受到较大的侧向力和摇头力矩,故气动载荷影响下头车平稳性和安全性的恶化程度远大于其它车;单车通过双线隧道工况下,由于受到尾流涡的影响,1~8 车的气动侧向力、摇头力矩波动程度整体呈逐渐增大规律,故气动载荷影响下 4~8 车的横向平稳性恶化程度远大于 1~3 车;明线交会工况下,各节车的平稳性指标均有所增大,且增幅接近,相比其它车,尾车的安全性变差明显.

    动车组气动载荷流固耦合平稳性安全性

    轮轨冲击振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金洋李万祥张红兵
    44-5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车辆通过轨道的局部不平顺时,轮轨间将产生大小突变且具有随机性的作用力,使车辆垂向系统的动态响应发生较大变化,这会影响车辆与轨道部件的疲劳寿命、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还会导致车辆振动加剧.为分析当轮轨间发生冲击振动时车辆垂向减振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建立一种垂向轮轨冲击振动系统物理数学模型,将动力学方程处理为无量纲形式,利用定步长四阶R-K数值方法求解该冲击振动系统响应,并将轮轨垂向冲击位置作为系统的 Poincaré 映射界面,结合分岔图、相图、时域响应对该系统在不同的无量纲激振频率下的分岔形式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系统通过余维二Hopf-Flip分岔、倍周期分岔向混沌运动转迁的过程,为车辆减振设计中的混沌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轮轨冲击振动Poincaré映射Hopf-Flip分岔混沌

    一种室内管道阀门搬运安装设备的设计

    张鹏飞李舞雩邓斌郭亮...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工厂室内复杂环境的管道阀门搬运安装设备,该设备能够搬运不同尺寸规格、不同种类的管道阀门,并在特殊环境中完成辅助安装.本研究针对以下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①为克服复杂的室内环境,设计了一种综合式的移动底盘,其采用麦轮组合及辅助越障轮,提高了设备的越障能力;②为适应室内狭窄空间及管道阀门特殊安装位置,设计了一种升降机构,其由垂直升降机构和水平提升机构组成,实现了起重升降,保证了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工作范围;③为适应不同种类阀门的装夹,提出一种新型末端装夹机构,其能够快速切换装夹方式及调整尺寸,同时能够对管道阀门姿态进行微调,以实现精确安装.本研究使用ANSYS软件对末端装夹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校核了强度;分析了设备的安装精度及抗倾覆能力,验证了设备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厂房室内管道阀门结构设计末端装夹机构ANSYS

    基于工程实践的一种太阳能无碳小车设计

    刘智贺郭艾咏陈文扬陈柏锜...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一款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太阳能无碳小车,首先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小车进行了整体三维建模,然后设计了小车的关键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微调转向机构和凸轮的设计,并选择适合的电机.在满足无碳小车尺寸要求的前提下,借助MATLAB软件对小车的运行长征轨迹进行了凸轮仿真和轨迹优化.最后,通过Motion运动仿真成功验证了小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现了太阳能驱动和固定点打卡的功能要求.设计出的小车结构简单、性能良好、运行效率高,为今后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无碳小车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太阳能小车凸轮设计Motion仿真长征轨迹单轮驱动

    高分子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照明方案设计

    邓海云陈新辉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高分子薄膜表面存在的缺陷类型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着重介绍了工业视觉检测系统中光源对高分子薄膜表面缺陷特征成像的影响.为寻求能够最大程度呈现高分子薄膜表面缺陷特征的光源照明方案,通过分析高分子薄膜的光学特性和专用光源的相关特性,结合高分子薄膜表面缺陷的特点,设计了多组光源方案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僵块和黑点类缺陷在红色、白色和绿色LED光源以正向背光、角度背光和侧向角度等照射方式均能较好地呈现特征;条纹和死皱类缺陷受光源颜色影响较小,当光源以侧向角度和角度背光照射时这两类缺陷特征较为明显,而以正向背光照射时几乎没有特征呈现;活皱缺陷仅在绿色光源以角度背光照射时特征较为清楚.综合各类缺陷在不同照明方案下的特征呈现效果,实现了高分子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照明方案设计.

    高分子薄膜缺陷机器视觉光源缺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