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传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

秦大同(兼)

月刊

1004-2539

Jxcd@chinajournal.net.cn

0371-67710820;67710817

450052

郑州嵩山南路81号

机械传动/Jour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告机械传动领域研发及装置,测量技术等方向的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载荷谱工况的轮边减速器刚柔耦合动力学与疲劳寿命评估

    杨思源万一品张雷宋绪丁...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装载机驱动桥轮边减速器齿轮系统的疲劳问题,开展了其动力学仿真与疲劳寿命评估.首先,基于刚体动力学与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了太阳轮与行星轮接触力的变化情况,并与接触力理论计算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信性;而后,将太阳轮考虑为柔性体,提取了齿根疲劳危险点的应力时间历程,对应力时间历程进行了峰谷抽取与小波去除,结合Goodman公式修正了平均应力的影响,编制了一维应力谱;最后,依据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准则对太阳轮齿根的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计算评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太阳轮的裂纹萌生寿命为42709 h,与两次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5%与3.7%,验证了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为齿轮系统的优化与抗疲劳设计提供了参考.

    载荷谱动力学刚柔耦合疲劳寿命

    Walker曲线齿根修形对大型内齿轮热弹流脂润滑特性影响分析

    王振博郑鹏赵文辉
    8-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Walker曲线修形方法对脂润滑大型内啮合圆柱直齿轮齿面润滑状态的影响.根据内啮合齿轮对的啮合规律及工程经验,选取以小齿轮基圆与节圆之间的齿廓为算例,并参数化修形后的齿廓曲线,建立了齿面油膜厚度计算模型,对修形后齿廓的润滑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大型齿轮修形不能完全借鉴同种类小型齿轮的修形理论经验;线性增加的修形量不能使齿面润滑状态线性变化;提高润滑脂的黏度可以有效改善由于修形曲线缺陷所造成的局部润滑不良.

    内啮合脂润滑齿廓修形润滑状态

    正交各向异性C/SiC汽车通风式制动器仿真分析

    朱玉玲王优强赵涛李梦杰...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热力耦合及传热学相关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正交各向异性C/SiC材料的汽车通风式制动器模型;以此为基础,对该模型在紧急制动过程中不同制动初速度、不同制动压力以及制动盘的不同纵向膨胀系数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制动盘节点单元温度曲线呈现出"锯齿状"波动,热应力主要出现在摩擦副接触的中间区域;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压力和初速度越大,制动盘面温度上升越明显,而不同制动盘膨胀系数对制动盘最高温度的影响不显著.

    C/SiC制动盘热力耦合Abaqus温度场

    船用行星人字齿轮传动相位调谐减振设计

    赵天宇邹浩然王三民李志宾...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功率船舶传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行星人字齿轮传动.为了满足现代船舶对传动系统的噪声要求,开展行星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减振设计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理论意义.针对某舰船动力系统中的行星人字齿轮传动,建立了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的动态啮合力的解析表达式,得出了行星人字齿轮系统的太阳轮齿数、行星轮齿数及个数与啮合频率激励引起的振动之间的耦合规律.基于时变啮合刚度激励引起的振动方式与传动系统固有振动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通过合理设计行星人字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来实现对系统扭转振动进行抑制的相位调谐减振设计方法,并借助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抑制中心构件扭转共振.

    行星人字齿轮相位调谐振动模式减振设计

    外圈与轴承座配合间隙对齿轮-轴-轴承系统振动性能的影响

    许礼进陈青代鹏王风涛...
    30-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轮-轴-轴承系统是现代机械工业常用的传动机构.当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出现配合间隙时,传动系统会产生复杂的振动响应,使运行状态识别变得十分困难.建立了36自由度的齿轮-轴-配合间隙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结合齿轮副系统和轴承系统,考虑了配合间隙引起的碰摩;并通过Hertz理论中的非线性接触和库仑摩擦模型计算了轴承外圈和轴承座之间的接触力.结果表明,当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之间产生配合间隙后,传动系统的时域响应受到轴承外滚道故障频率的调幅,配合间隙越大,调幅现象越严重;由于衰减次数的增加,响应频谱上出现齿轮副和轴承的超谐波频率,传动系统的超谐波响应被激发;随着轴承外圈配合间隙的增加,更高阶的超谐波响应会被激发.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和对既得结果分析的正确性.

    齿轮-轴-轴承系统配合间隙碰摩振动响应

    油气管道机器人过弯特性研究与仿真

    夏文凤喻九阳戴耀南程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管道机器人在变径管道中转弯困难、移动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自适应性油气管道机器人,采用可变径的2履带1滚轮支撑式移动机构,确保机器人在管道中稳定移动.对油气管道机器人在管道内的通过性进行理论研究,确定机器人尺寸;通过Adams软件对机器人的转弯性能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在600 mm的管道内能顺利完成转弯运动.因此,确定电动机所提供力矩应大于90 N∙m.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实验测得速度值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管道机器人运动学仿真转弯性能Adams

    新能源悬臂型轮边减速器箱体结构强度研究

    黄红涛徐文博钟鸣王晓鹏...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轮边减速器作为重型或新能源车辆重要的减速增扭传动结构之一,其箱体是齿轮传动系统内部载荷和车架连接外部载荷的重要承载体,箱体结构设计合理和强度性能满足是轮边减速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基于箱体三维几何结构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集"模型-强度评判-运转"的箱体结构分析方法,综合研究了箱体的结构强度及密封性.结果表明,采用组合计算的载荷和强度评判准则下的箱体具有足量的设计强度和刚度,可以支撑内场传动系统的平稳运行和抵抗外载荷作用变形;足量的螺栓分布和合适的螺栓型号可以保证箱体结合面接触面均匀分布,且不发生漏油现象;箱体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提出的结构强度分析方法为箱体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轮边减速器箱体结构疲劳强度运转分析

    基于Bricard机构的客机舱门多模式运动开启机构设计

    朋仁辉杭鲁滨吴柏锐吴扬...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舱门相对机身全方向位姿调整是舱门与机身外表面平滑连接、机身内外可靠密封的前提.针对现有提升臂4R机构串接铰链臂机构的开启支链不能实现舱门位姿全方向调整,提出以面对称Bricard机构代替4R机构的新型飞机舱门开启支链,与平行杆机构2-S-S支链构成3支链舱门开启并联机构.分析了Bricard机构6R、4R运动模式及模式切换条件;基于并联机构方位特征集理论,进行舱门开启机构不同模式下方位特征集分析,验证了串接铰链臂面对称Bricard机构6R模式、4R模式及模式切换可实现飞机舱门提升及全方向位姿调整;机构方位特征集揭示舱门机构提升、调整和旋转运动过程具有1个自由度及选取不同独立元素的3种运动模式:6R提升运动,球面4R调整运动,铰链臂旋转开启运动.嵌入面对称Bricard机构开启机构使得舱门能够全方向进行姿态调整,为飞机舱门开启机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舱门开启机构面对称Bricard机构多模式方位特征集

    1T1R新型并联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及部分平衡优化的设计

    汪林平沈惠平李菊聂亚彪...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有限位置法对一种空间1T1R新型并联机构进行摆动力完全平衡设计与部分平衡优化.首先,根据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理论,设计一种一平移一转动(1T1R)的新型并联机构,并进行拓扑分析和位置分析.其次,进行树的划分,确定连枝构件,通过求得该机构包含的两个子运动链(SKC)的质量矩,最终求出机构总的质量矩.然后,根据质量矩平衡条件,导出摆动力完全平衡方程组,求得各树枝构件的配重参数并进行完全平衡效果验证.最后,考虑实用原则,进一步研究摆动力部分平衡优化,采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配重质量和配重位置,并将平衡前后进行对比,通过计算可知:机构质心轨迹在X、Y、Z方向上的波动分别减少了55.38%、26.17%、86.29%,摆动力在X、Y、Z方向上的波动分别减少了58.39%、67.11%、39.19%.

    并联机构拓扑分析有限位置法摆动力平衡总质量矩

    齿轮泵/马达的内泄漏伺服模型及其容积效率仿真

    吴坤王明威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使齿轮泵/马达的内泄漏计算及其容积效率评估更加符合实际,依据弹性体的变形规律和轴抗扭能力的一致性要求,提出了随齿顶圆半径线性变动的伺服间隙和伺服轴径,从而构建出相应的内泄漏伺服模型,并分析了齿轮宽径比对容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形状系数最大化利于实现容积系数最大化及其轻量化;无根切齿轮的齿顶高系数最大化并不能实现更高的容积效率;宽径比越大,容积效率越高,轻量化效果越好,与固定间隙固定轴径下的结论正好相反.得出内泄漏伺服模型既符合实际又简单可靠的重要结论.

    齿轮泵/马达伺服间隙齿顶圆半径形状系数容积系数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