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传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

秦大同(兼)

月刊

1004-2539

Jxcd@chinajournal.net.cn

0371-67710820;67710817

450052

郑州嵩山南路81号

机械传动/Jour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告机械传动领域研发及装置,测量技术等方向的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IDG不同阻尼液黏度控制齿轮轴系振动噪声的试验研究

    张翼鹏何立东侯启炀李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整体式阻尼齿轮(Integral Damping Gear,IDG),研究IDG不同阻尼液黏度对齿轮传动系统减振降噪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IDG减振力学模型,分析了IDG控制齿轮系统振动的有效性;搭建一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试验台,对普通圆柱直齿轮系统和不同阻尼液黏度的IDG系统支承处的振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IDG能够有效控制齿轮传动轴系的振动;在本试验所用的阻尼液黏度范围内,随着IDG所用阻尼液黏度的增大,齿轮轴系的振动逐渐减小,最大黏度下的IDG平均减振幅度大于50%;同时,IDG能够有效降低齿轮系统的噪声,最大黏度下能够降低7.6 dB(A)的噪声,进一步说明IDG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特性,可保证齿轮传动系统的平稳运行.研究为齿轮系统的减振降噪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整体式阻尼齿轮(IDG)阻尼液黏度齿轮传动系统减振降噪

    含间隙渐开线花键副动力学建模与实验研究

    王晓蕊李兵苗慧慧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渐开线花键在特种车辆传动系统中应用广泛,现阶段研究通常忽略间隙影响将花键副视为刚性连接,对于传动系统等动态特性要求较高的环境,花键副界面接触状态直接影响传动系统的特性.考虑花键副的配合间隙采用悬臂梁模型计算花键单齿啮合刚度,建立了渐开线花键副弯-扭耦合模型,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并搭建花键副动力学实验台,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加速度频谱特性.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转频下,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随着配合间隙的增大,花键副各齿受力减小,且同一间隙量下各齿受力不均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方法可为间隙配合渐开线花键副界面接触特性研究提供基础.

    渐开线花键副配合间隙弯-扭耦合模型啮合刚度接触特性

    分体式链轮体的受力分析研究

    翟红升徐颖杰岳修任徐文博...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外链轮体的主要结构形式普遍采用整体式结构,但整体式链轮轴组换向、维修困难;相对而言,分体式链轮轴组在维修成本及便利性方面有极大的优势.为此,根据经典理论力学原理,对新型结构的分体式链轮体进行受力分析研究,采用材料力学计算理论进行强度校核计算,并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得到分体式链轮体连接结构设计的校核计算方法.文中提出的分体式链轮受力分析研究方法,可以为连接设计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提供必要的载荷和约束条件.分体式链轮通过在上、下链轮体之间设置圆柱销来传递转矩,能够保证现有大功率重型刮板机链轮轴组在安装空间受限、连接螺栓数量有限情况下的连接可靠性,为今后类似链轮体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分体式链轮受力分析连接螺钉圆柱销有限元计算

    时变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李学飞李纪强陈卓李志远...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面摩擦力对齿面接触应力和接触疲劳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齿面接触疲劳寿命预估时,常忽略齿面摩擦力的影响,不利于齿面接触疲劳寿命的准确预估.为了准确预估齿面接触疲劳寿命,根据18CrNiMo7-6齿轮材料的齿面接触疲劳试验数据,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和名义应力法对R-S-N曲线进行拟合,在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中引入时变摩擦因数,分析了时变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并通过齿面接触疲劳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由于时变摩擦因数的影响,采用传统的名义应力法所估计的齿面接触疲劳极限偏大,且随着应力的增大,摩擦因数对齿面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呈减弱趋势.

    R-S-N曲线威布尔分布摩擦因数接触疲劳寿命齿轮传动

    基于正交试验的齿轮修形对RV减速器降噪研究

    刘文川张迎辉何卫东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RV减速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问题,对渐开线齿轮和摆线齿轮进行齿面修形,基于经验修形公式得到其修形量,建立正交试验表,以RV110E型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Recur⁃Dyn软件得到减速器在不同修形下的噪声值.结果显示,对于渐开线齿轮修形,RV减速器的降噪效果显著,最大噪声值减小了7.78 dB(A).利用Romax软件建立RV110E型减速器虚拟样机,导入渐开线齿轮修形参数,对比修形前后的仿真结果可知,组合修形后的渐开线齿轮传动误差减小,齿面单位长度载荷峰值减小,齿面偏载问题和噪声均得到改善,有效提高了减速器的传动平稳性.研究结果对不同型号的RV减速器齿轮修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RV减速器齿轮修形降噪

    一种3K-H行星轮系自锁与效率最大化设计

    黄君鹏孔建益孙伟邢星奥...
    32-3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星轮系主要用于动力传递,研究其自锁及效率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一种3K-H型行星轮系进行了自锁分析与效率最大化设计.首先,运用传动比法对该轮系正反机构效率进行了计算;然后,对该行星轮系效率总结出了一个统一公式,并且通过Matlab软件绘制了效率曲线;接着,分析了该行星轮系效率变化的趋势以及能够实现自锁的条件;最后,研究了在保证自锁条件下如何实现其相反机构效率最大化的设计.

    3K-H行星轮系传动比法效率自锁

    基于Adams的自行走式缠绕包装机器人包装膜固定装置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石亚磊王良文刘一扬李伟玮...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缠绕包装广泛应用于物流运输包装中.开发自行走式缠绕包装机器人可以显著推升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开发该机器人的关键是包装膜固定装置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用于自行走式缠绕包装机器人的包装膜固定装置,包括气缸驱动关节臂、夹持翻转机构、压带切断机构、胶带展开机构等.在根据工作要求进行机构设计的基础上,采用SolidWorks对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Adams对其进行多体运动学分析,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夹头的运行轨迹符合规划路径,达到了设计要求.研究为后续缠绕包装机器人的实用化提供了依据.

    包装机器人缠绕包装包装膜固定装置建模Adams仿真

    一种旋转型弹性驱动器设计及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王才东王翊臣朱建新胡亚凯...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柔性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弧形螺旋弹簧的旋转型串联弹性驱动器,采用多级回转轴承组合结构,将刚度不同的弹簧内外双层串联,实现关节的大范围柔性输出.建立弹性驱动器动力学模型,采用反演控制方法,设计了弹性驱动器柔性关节控制器;采用Matlab和Adams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对外力干扰下柔性关节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器能够克服干扰力使柔性关节在0.59 s内恢复平衡状态,验证了所设计弹性驱动器结构和控制规律的有效性.

    柔性机器人弹性驱动器动力学性能反演控制

    基于TRIZ理论苹果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

    桓源任工昌孙建功徐若萱...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人工采摘苹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采摘设备功能单一的问题,以TRIZ理论为基础,通过发明原理的启发,对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运输装置、收集箱和其他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设计出一款集采摘、收集、分拣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建立采摘机械臂的D-H模型,运用Matlab对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通过Adams对机器人采摘过程进行运动仿真,并制作1:3实验样机,对各部分功能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的各部分功能完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满足使用需求,为后续机器人的进一步研制和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撑.

    TRIZ理论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工作空间分析动力学仿真

    湿式摩擦离合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蒋凯李华陈思李石磊...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影响传动装置的效率,离合器的接合转矩影响传动装置的可靠性,但在通常情况下,降低带排转矩和增大接合转矩是相互矛盾的.以湿式摩擦离合器为研究对象,以湿式离合器摩擦片内径、外径、径向槽深、径向槽宽和径向槽数、摩擦副间隙为优化设计变量,以离合器的带排转矩最小和接合转矩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给出了Matlab的优化工具箱求解方法;并以某压裂车变速箱离合器为实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带排转矩减小了31.67%,接合转矩增加了33.51%.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有效,可为湿式离合器的摩擦片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湿式摩擦离合器带排转矩接合转矩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