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管理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管理开发
机械管理开发

王守信

双月刊

1003-773X

wsxlxy@sina.com

0351-4137542 4041807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路39号

机械管理开发/Journal 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查看更多>>本刊以理论应用研究为主,面向机械、电子等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发管理资源、探讨管理及管理方法、交流学术成果和管理实践经验,提供管理信息和咨询服务,为研究生、工程师各类技术人员展示技术才华提供平台、为管理人员交流管理经验提供交流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分析

    李泽民
    286-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井通风是煤矿开采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井工开采过程中常产生有害气体和易爆粉尘,给井下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基于此,为了保证井下有足够的洁净空气,需要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供应风量,由此新建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尤为重要.以阳煤集团泊里煤矿新建矿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用立井中央回风通风设备选型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并对选型方案通风量进行计算,可以为矿井通风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计算校核

    SGZ900/1050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分析

    刘志强
    28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探究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的力学性能,以SGZ900/1050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建立中部槽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在推溜工况和拉架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等指标进行有限元分析,而后进一步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重型刮板输送机的中部槽结构进行强度校核.结果显示,在大部分运行条件下,该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在应力和位移两项指标上均符合预期要求.预计此次研究可为后续的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重型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仿真分析

    基于数控技术的虚拟仿真研究

    初晓孟魏世创尚忠泽
    292-293,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将数控过程直观、高效、安全地向学生展示,基于数控加工仿真平台,以三轴数控铣床为研究对象,根据机床各组件的运动关系,建立数控机床虚拟仿真模型及讲解零件的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了在数控程序仿真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床以及加工的全过程.针对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验证了虚拟仿真加工的可行性,并应用于教学指导大学生数控加工实验,摆脱了因设备、场地及时间的约束,降低了操作失误的成本,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效果比较显著.

    虚拟仿真数控加工建模安全性

    基于SolidWorks的针型阀虚拟设计与干涉检查

    余志伟
    294-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设计技术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前提,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并行地模拟出产品开发全过程.以SolidWorks软件为平台,以针型阀为例,详细论述了零件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技巧,虚拟装配中的连接定位、干涉检查等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优化设计质量,对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针型阀实体建模虚拟装配干涉检查

    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制造方法

    杨雪莉张灵林远鹏朱慧敏...
    297-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制造方法直接对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模型进行构建,未对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特征进行筛选,造成传统方法制造效率低.基于此,提出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制造方法.对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特征进行筛选,提高气门零件的性能和柴油发动机的整体效率,构建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模型,设计打印流程,基于金属3D打印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实现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制造.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零件制造效率更高.

    金属3D打印技术柴油发动机气门零件制造方法

    X射线测厚仪在镁合金轧制板带中的应用

    刘欢鑫杨明琴
    300-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X射线测厚仪主要应用在镁合金板带连续可逆轧制过程中,可以连续精准测量实时厚度.介绍了 X射线测厚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板带厚度控制的准确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和产品质量.

    镁合金板带X射线测厚仪在线测厚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仿真研究——以机器人打磨铸件教学为例

    陈晓斌段海峰黄洁豪刘禹帅...
    303-304,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以及机器人应用基础的大三机械/机器人专业的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工业机器人实际应用案例为对象,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将理论教学延伸到工业应用,采用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完成从方案设计到自动化设备设计,再到工业机器人仿真环境工作站的建立(包括手爪的设计、TCP坐标设定、机器人运动路径、机器人运动程序以及自动化设备的联动);加深学生对机器人应用的了解、培养出符合企业真实需求的人才.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仿真教学

    掘进巷道构造破坏区支护技术应用

    常晨
    305-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15102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受X4陷落柱影响,进入陷落柱区后围岩破碎严重,集中表现在顶板破碎冒漏、两帮收敛等,导致巷道成型效果差,掘进效率低以及安全系数低等问题,中岳煤矿通过技术研究,对巷道原支护工艺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陷落柱区巷道支护进行合理优化,提出了"自锁式锚杆+桁架锚索+π型钢棚"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措施后,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破碎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掘进巷道陷落柱联合支护

    智能化风门在井下巷道中的应用分析

    秦世鹏
    308-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矿井通风系统控制模式简单,无法对人、车进行识别,经常出现车辆碰风门的问题,开发一种新型激光感应全自动风门,对该风门的设计方案、控制逻辑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在煤矿井下的实际应用表明,新的风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人车的自动识别,将人、车碰撞事故率降低到0%,对保证人车的通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风门激光感应车辆碰撞控制逻辑

    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中的应用

    温晓东
    310-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机械制造设备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及维修效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对设备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通过这些算法,系统能够自主抽取关键特性,并据此对设备的运行状况作出推测与判定.结果表明,在轴承故障的诊断中,人工智能算法的准确率高达95%,召回率为93%,F1分数为0.94,检测时间仅需1.5 h,误报率仅为2%.此外,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的维修决策系统,维修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2.5 h,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95%,平均维修时间为4 h,维修成功率提升至98%.由此,在机器设备的缺陷检测与修复领域深层次学习技术性能表现优越.在极高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特别是当使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时,该系统能够高效率地对设备的操作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准确地提取出核心特征,从而能对机器的运作状态作出精确的预测评估.

    人工智能机械制造设备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