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高效除盐研究进展

    刘崇涛李同刘壮壮李洋洋...
    465-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MDC)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可持续循环能源技术,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作用同步驱动除盐、产电及降解有机污染物.首先,概括了传统能源密集型除盐技术(热浓缩法和膜法)的能耗及局限性;然后,介绍了MDC运行机制、耦合系统及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多种MDC耦合工艺协同高效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及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 MDC 在高效、可持续和低碳废水处理、盐水淡化和能源/资源回收方面的研究前景.

    微生物脱盐燃料电池耦合系统除盐膜污染生物膜

    改性HA纳米粒子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杜婧羽占晓徐余欢杨人元...
    479-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以及疾病和交通事故等因素的影响,骨损伤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使骨替代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羟基磷灰石(HA)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人类和动物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生物体内可降解、参与代谢,释放出的离子对机体无害,被广泛应用于骨修复、再生和置换等骨组织工程,但HA纳米粒子分散性差、强度低、高分子相容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探索改性或复合 HA 的方法,以改善其分散性、亲水性、抗菌性及机械强度等,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该文重点总结了当前主流的 HA 纳米粒子的改性方法,包括离子掺杂、表面改性、材料复合.详细介绍了目前 HA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以期为HA复合材料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羟基磷灰石骨组织工程离子掺杂表面改性材料复合

    可得然胶功能特性及在肉及肉制品中的应用进展

    曹云刚胡春杰李远征陆瑞琪...
    491-49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得然胶是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因其良好的增稠、持水、凝胶以及成膜等性能,近些年在肉类加工及保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可得然胶的功能特性,重点阐述了可得然胶对肉及肉制品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其对肉品的品质提升机制,最后总结了由可得然胶制备的不同类型可食性复合膜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可得然胶在肉类加工和保鲜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可得然胶功能特性肉及肉制品品质保鲜

    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

    王陈亮杨建军吴庆云吴明元...
    499-508,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优异的性能.该文首先从不同类型的愈合机理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包括氢键结合体系、基于芳香基的 π-π 堆积体系、链段侧链中含有离子基团并彼此形成交联点的离子交联聚合物体系、金属离子与配体进行配位引起材料交联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体系、大环分子与特定大小的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客互动体系.然后展望了自愈合聚氨酯未来发展优势.

    自愈合聚氨酯超分子作用动态键氢键配位键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程志杰马建中杨娜张文博...
    509-51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具有特殊层状结构的阴离子黏土,具有化学组成可调、比表面积大及结构记忆效应独特等性质,在废水处理方面备受关注.调控 LDHs 自身结构,是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吸附性能的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LDHs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其自身性质;总结了LDHs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即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尿素水解法、煅烧复原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分别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LDHs的结构调控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LDHs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最后,指出了目前 LDHs 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并对该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结构调控吸附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袁静珂何柏韩慧敏孟科全...
    520-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稠油各类开采技术中,物理降黏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好等优点,但存在生产成本高、稀油资源短缺等不足;化学降黏具有见效快、能耗低等优点,却存在处理工艺复杂等短板.油溶性降黏剂技术结合了物理降黏与化学降黏的优点,具有添加量少、效果好、成本低及后处理简单等诸多优势.该文介绍了稠油高黏度的原因;分析了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各类油溶性降黏剂的合成工艺;分析了不同类型降黏剂的优点与不足.相较于二元和三元油溶性降黏剂,四元油溶性降黏剂的多种极性基团能够更好地与稠油中的大分子相互作用并破坏胶质、沥青质的层状结构,进而大幅度降低稠油黏度;降黏剂的复合及复配使用可增强降黏效果.对油溶性降黏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还需从分子层面进一步对降黏机理开展深入研究、从绿色环保的角度优化降黏剂合成工艺,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高效油溶性降黏剂分子的设计、制备与广泛应用.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合成作用机理

    抗菌型纳米材料在制革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范倩倩胡雪云石传晋马建中...
    534-5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革作为一种天然材料,在贮存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或发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抗菌型纳米材料具有耐热性好、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和反应活性高等特性,已在制革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归纳了抗菌型纳米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制备方法;接着,阐述了抗菌型纳米材料的抗菌机制;然后,对其作为鞣剂及其助剂、加脂剂、涂饰材料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现阶段抗菌型纳米材料在制革加工过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推进皮革行业的新材料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抗菌型纳米材料制革工业加脂剂鞣剂涂饰材料

    "双碳"下金属纳米颗粒优化暗发酵制氢策略及前景

    李亮荣陈镇杨小喆江文丹...
    542-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双碳"下推动化石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推动绿氢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微生物暗发酵制氢是实现生物质绿氢转化的有效途径.其中,利用具有量子尺寸效应、比表面积大和电导率高的金属纳米颗粒(MNPs)优化暗发酵制氢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添加MNPs用于优化暗发酵制氢性能的作用机制、技术难点和制氢效果等,重点阐述并比较了铁、镍和锌基三类热门MNPs优化策略在提高产氢酶系活性、增强代谢产氢途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展望了暗发酵制氢可深入MNPs优化氢化酶活性、拓宽生物质发酵底物以及产氢菌筛选和反应器设计、生物质发酵技术开发等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双碳金属纳米颗粒暗发酵制氢绿氢

    PDMS仿生表面及其在防护领域的应用进展

    张徐靖韩惠聪匡卫田荟琳...
    558-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物启发的仿生功能表面设计与制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在日常生活、工业及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由于其高柔顺性、低表面能和化学稳定性,在仿生表面功能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文综述了 PDMS 微纳粗糙型仿生表面和光滑型仿生表面的制备与性能调控方法及其在防腐、防冰、防生物污染和光学设备领域的防护应用进展.对比了不同类型的PDMS仿生表面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表面性能的调控策略,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聚二甲基硅氧烷仿生表面防腐防冰防生物污染

    纳米SiO2复合粒子/有机硅低聚物透明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李冀郭浩彬叶向东郗长青...
    572-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Stöber法制备的胶体SiO2粒子溶液与粉体SiO2粒子进行物理共混得到SiO2复合粒子溶液,以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的酸性有机硅低聚物为黏结剂,使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KH540)与全氟癸基三甲基氧硅(PFDT)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喷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SiO2 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复合透明超疏水涂层.考察了 SiO2 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KH540 及 PFDT 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O2复合粒子溶液由粒径为110 nm的胶体SiO2粒子溶液与粒径为50 nm的粉体SiO2粒子(其用量为胶体SiO2粒子溶液质量的1%)组成、SiO2复合粒子溶液与酸性有机硅稀释液质量比为4∶1、KH540 与 PFDT 的添加量(以混合液总质量计,下同)均为 1%时,制备的复合涂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88%,静态接触角达155°,在 800目砂纸上磨损60 cm后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

    纳米SiO2透明超疏水涂层有机硅低聚物制备性能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