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银颗粒-聚氨酯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拉伸传感应用

    张宁仪王潮霞
    1170-1177,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导电纤维的可拉伸性,采用湿法纺丝制备聚氨酯纤维(TPU),将TPU纤维浸渍三氟乙酸银溶液并还原制备了纳米银颗粒/聚氨酯导电纤维(AgNPs-TPU导电纤维).探究了不同制备条件下AgNPs-TPU导电纤维的导电性和拉伸性,研究了AgNPs-TPU导电纤维拉伸传感性能.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25%的TPU纺丝液所制备的TPU纤维浸渍20 g/L三氟乙酸银溶液还原4次后,AgNPs-TPU导电纤维电阻为10.79Ω,抗拉伸强度为5.14 MPa,断裂伸长率为576.18%.在不同拉伸应变下,AgNPs-TPU导电纤维可通过自身电阻变化率的变化对不同的拉伸应变信息进行表征,实现将拉伸应变信号稳定转化为电信号,并具有良好的拉伸传感性能.

    纳米银聚氨酯导电纤维拉伸应变传感性循环利用性功能材料

    脂肪酸-胺反离子耦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耐盐性

    王樊方银军刘雪锋方云...
    117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十二酸(C12)分别与三甲胺(TMA)、N,N-二甲基乙胺(DMA)、N-甲基二乙胺(MDA)、三乙胺(TEN)、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N,N-二甲基乙醇胺(DM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三乙醇胺(TEA)反应,得到反离子耦合表面活性剂C12-TMA、C12-DMA、C12-MDA、C12-TEN、C12-TMEDA、C12-DMEA、C12-MDEA和C12-TEA,分别考察Krafft温度(KT)及其NaCl耐受性.结果表明,C12-TMA、C12-DMA、C12-MDA、C12-TEN、C12-TMEDA和C12-DMEA的KT均比十二酸钠(C12-Na)低;当NaCl质量浓度为25.0 g/L时,C12-TMA、C12-DMA、C12-MDA、C12-TEN和C12-TMEDA的KT<46℃;适量的NaCl能提高C12-Na、C12-TEN和C12-TMEDA水溶液与十二烷形成乳液的稳定性,但过量NaCl则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C12-TEN和C12-TMEDA析出时NaCl质量浓度为23.0 g/L,比C12-Na(15.0 g/L)提高了约53%.脂肪酸胺比其钠盐具有更好的NaCl耐受性.

    反离子耦合耐盐性能Krafft温度有机胺乳液表面活性剂

    两相体系中生物转化肉桂醇生成天然2-苯乙醇

    黄秋容粟桂娇梁敏赖芳...
    1184-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肉桂内生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Z45生物转化肉桂醇合成天然2-苯乙醇.为了提高肉桂醇的转化率和产物2-苯乙醇的质量浓度,探究了在油相(有机溶剂)/水相(发酵培养基)两相体系中进行生物转化的工艺.结果表明,在筛选的6种有机溶剂中,油酸作为构建两相体系的有机相,在10 mL发酵培养基中,加入1 mL种子液培养24 h后,同时加入底物肉桂醇3 g/L,油酸10 mL,在30℃、转速为200 r/min的摇床中反应12 h,在该条件下肉桂醇转化率达88.0%,2-苯乙醇质量浓度为2.64 g/L.与单水相体系同等条件下(底物肉桂醇加入量3 g/L)的转化结果相比较,肉桂醇转化率提高了41.2%,2-苯乙醇质量浓度提高了1.43 g/L.

    肉桂醇天然2-苯乙醇两相体系鞘氨醇单胞菌生物转化生物工程

    Ni改性Mo2C/γ-Al2O3催化剂在逆水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

    吴勇丁巍戴咏川王宏浩...
    1190-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掺杂Y型分子筛的γ-Al2O3为载体,七钼酸铵(AMT)、六次甲基四胺(HMT)为原料,NiCO3•2Ni(OH)2•4H2O为改性助剂,通过共浸渍和程序升温炭化法制备了Mo2C/γ-Al2O3(MCAS)和Ni改性的Ni-Mo2C/γ-Al2O3(MNCAS)催化剂.采用XRD、ICP、N2吸附-脱附、TEM和EDS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逆水气变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NCAS催化剂出现了Ni3Mo3N的特征衍射峰,Ni的加入有效改善了Mo2C的聚集现象,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MCAS催化剂对逆水气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300℃时CO选择性为93.87%,MNCAS-8催化剂〔n(AMT):n(HMT)=1:8,Mo和Ni的理论负载量分别为30%和5%,实际负载量分别为28.52%和4.51%〕倾向于将CO2转化成CH4,在低温段CH4选择性达到84.37%,生成的Ni3Mo3N有利于提高CH4的选择性.

    碳化钼氮化镍钼逆水气变换反应催化剂催化技术

    Mn-Co尖晶石催化氧化乙酸乙酯

    侯祎苗刘郡任爱玲赵文霞...
    1197-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n(NO3)2、Co(NO3)2•6H2O、KMnO4和Na2CO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n/Co不同物质的量比的Mn-Co尖晶石催化剂,利用XRD、BET、TEM、XPS、H2-TPR、O2-TP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催化氧化乙酸乙酯的性能.结果表明,Mn/Co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可影响尖晶石活性位的数量,当n(Mn):n(Co)=1:1时,制得的Mn1Co1Ox(2≤x≤3)具有最多的活性位数量,催化活性最佳〔乙酸乙酯转化率为50%时的温度(T50)为151℃、乙酸乙酯转化率为90%时的温度(T90)为164℃,表观活化能(Ea)为120.2 kJ/mol〕,这与尖晶石催化剂表面的氧空位(OV)含量、Mn4+及Co2+浓度直接相关.催化剂表面OV与金属阳离子电子交换(Co2++Mn4+↔Mn3++Co3+)的协同作用构筑了高效的OV-Mn4+-O2−-Co2+活性位.

    活性位Mn-Co尖晶石氧空位乙酸乙酯催化氧化催化技术

    双羟基吡喃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清除自由基性能

    王清福蔡莉莉刘前进杜佳...
    1205-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以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钯碳氢化、羰基α位乙酰氧化和脱乙酰基4步反应,合成了双羟基吡喃酮化合物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Ⅴa)和2,3-二氢-3,5-二羟基-6-乙基-4H-吡喃-4-酮(Ⅴb).利用1HNMR、13CNMR和HRMS对每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优化了合成反应工艺,通过清除自由基实验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羟基吡喃酮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其中Ⅴb对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2,2-二(4-叔辛基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Galvinoxyl自由基(Galvinoxyl•)的清除率分别为88.9%、83.8%和68.4%,明显高于维生素E(V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构效关系表明,在吡喃酮结构中引入羟基或增强侧链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均能提高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双羟基吡喃酮合成工艺优化自由基抗氧化活性医药原料

    酶促酯化拆分-化学消旋串联法制备(S)-布洛芬

    雷高乙李红霞陈中胜乐长高...
    1212-1217,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布洛芬为原料、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为催化剂,通过对映选择性酯化反应拆分布洛芬,对醇的种类及用量、反应介质、底物物质的量比、酶用量、干燥剂种类及添加量、温度、时间进行了优化.在1 mL环己烷、0.0206 g(0.1 mmol)(±)-布洛芬、0.0444 g(0.6 mmol)异丁醇、添加量为40 g/L 5A分子筛、15 mg CALB、温度60℃、时间48 h的条件下,以56%的收率、100%的对映体过量值得到了纯的(S)-布洛芬.接着对上述拆分时生成的(R)-布洛芬异丁酯进行酸性水解;然后以二异丙基氨基锂为催化剂,对水解生成的(R)-布洛芬进行化学消旋得到(±)-布洛芬,再进行酶促酯化拆分.该酶促酯化拆分-化学消旋串联法可循环进行多次,从而提高(±)-布洛芬的利用率.

    (S)-布洛芬消旋二异丙基氨基锂酶促酯化拆分医药原料

    含铁离子纳米络合物的制备及其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作用

    张潇童周凯悦徐文男徐强...
    1218-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死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与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代谢有关.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Fe3+配合形成的FeⅢEGCG网络结构为纳米载体,负载铁死亡诱导剂索拉菲尼(SRF),制备了SRF@FeⅢEGCG纳米络合物.对其进行了粒径、Zeta电位及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并测试了SRF@FeⅢEGCG纳米络合物中SRF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细胞实验表明,SRF@FeⅢEGCG纳米络合物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细胞存活率约为30%.此外,发现SRF@FeⅢEGCG纳米络合物存在多种形式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相协同的效果,诱导细胞铁死亡确实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金属-多酚网络索拉菲尼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铁死亡医药原料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抑制剂宾达利的合成及表征

    杨旭锋闫玉兵陈栋栋
    1223-1227,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宾达利(BIN)合成工艺难放大生产的问题,报道了一种高效制备BIN的方法.以吲唑-3-羧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吲唑-3-羧酸甲酯(Ⅰ),该中间体与苄溴反应得到1-苄基吲唑-3-羧酸甲酯(Ⅱ),随后酯基进一步被硼氢化钠还原得到1-苄基吲唑-3-甲醇(Ⅲ).最后中间体Ⅲ与氯仿、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目标产物BIN,通过1HNMR、13CNMR、HRMS和元素分析对BIN结构进行了表征.在n(Ⅲ):n(NaOH):n(CHCl3)=1:10:4,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BIN产率为65.0%.该法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易于工业化生产.

    宾达利吲唑-3-羧酸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抑制剂酯基还原硼氢化钠医药原料

    莲藕淀粉/乳清蛋白复合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刘海鹏冯磊李玲王相友...
    1228-1233,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油作为增塑剂,将莲藕淀粉与乳清蛋白以不同比例混合制得了一系列莲藕淀粉/乳清蛋白复合膜,探讨了乳清蛋白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FTIR、DSC及TG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在25℃、相对湿度为50%环境下,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莲藕淀粉与乳清蛋白具有优异的交联能力,彼此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清蛋白的添加提高了莲藕淀粉膜的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其中,添加量(以复合膜液中莲藕淀粉的质量为基准)为50%的乳清蛋白在莲藕淀粉中分散得更好,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最优,其抗拉强度为(11.66±0.95)MPa,断裂伸长率为14.71%±0.33%,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为(8.42±1.33)×10–12 g·cm/(cm2·s·Pa)和(8.85±0.75)×10–11 cm3·cm/(cm2·s·Pa),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莲藕淀粉乳清蛋白复合膜表征性能淀粉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