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学术月刊
教育学术月刊

吴重涵

月刊

1674-2311

jyxsyk@126.com

0791-86765836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韶赣江南大道2888号

教育学术月刊/Journ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

    张忠华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功能、发展历程、基础理论、教育原则、教育策略与教育路径、教育模式与方法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网络新媒体、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其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品性不足,实践情怀空泛,一元主导多元的困惑;重形式轻内容,重宣教轻践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中小学、社会和家庭领域研究不足;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方面存在着重思辨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较少.今后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本身的创新研究,深化价值观教育规律的探索,在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视角,把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统一起来.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教育路径教育方法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控制变量的演进与展望——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二维分析

    贾伟钟发全毛亚庆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视角,明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控制变量,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着眼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控制变量的演进分析,发现持续推进的改革相伴国家层面持续"做课程","潮起潮落"之形,"一脉性""多元性"和"相对稳定态"之质越发显现,发现存在相对稳定的函数表达式即y=f(c & s & t)的实践逻辑方程.着力中国式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课程改革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对第一个十年的自变量"课堂"(Class)和"有效课堂全动力模型"展开描述,第二个十年的自变量"学生"(Student)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动力模型"进行诠释,第三个自变量"教师"(Teacher)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全动力模型"全面预测,籍此理清控制变量之间的叠加融合关系,或者更好地控制和改进控制变量的逻辑关系助力长远规划,对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尤为重要.

    新课程改革控制变量全动力模型高质量发展

    多模态视阈下现代汉语的网络化表达研究

    罗玮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至今为止的网络语言研究基本都是以文本为基础,而实际上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呈现多模态的表现方式.本研究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从模态选择、结构配置、模态关系三个方面研究现代汉语网络化进程.研究表明,网络语言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是其符号性显著,这一特点实质上反映出语言学正逐渐回归于符号学,除语言文字外其他符号资源的选择与使用是网络语言多模态化的有力验证.而模态的确定需要结合不同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其中非语言模态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结构配置来看,语言模态仍是网络语言的主体,在内容上凸显情绪化特点.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视觉感官得到进一步刺激,一种"图像+"的形式正成为网络表达的新兴配置,承载着愈来愈多的意义.最后在模态关系上,网络化表达的各种模态之间主要呈现为互补关系,不同模态的形式虽然各有差异,但都是为了体现交际者整体意义,实现更加有效的信息交流.

    现代汉语网络语言多模态符号系统视觉语法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测度

    胡德鑫逄丹丹
    2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是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与重要着力点.在简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机理基础上,文章运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2015至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并挖掘影响两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高职教育综合评价值历来低于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值,高职教育发展长期滞后于产业需求;产教耦合协调度由2015年的0.622波动下降至2021年的0.532,始终处于中层次的过渡阶段,尚未实现良好的同频共振;产教耦合协调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整体呈现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梯度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和高职教育规模与资源占有指标灰色关联度稳定在0.65以上,两者的高度关联是制约产教耦合协调的关键要素.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强化高职教育内生动力,对标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型发展架构;聚焦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精准形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教融合新业态;构建差异化和梯队型发展空间生态布局,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区域错位与特色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耦合协调产教融合新质生产力

    超越功能主义:现代中小学校空间形态变革的逻辑与趋向

    陈忞胡耀宗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18世纪以来美国公立中小学校空间形态流变的史料,通过教育与建筑理论发展的双线叙事,论述了现代中小学校空间形态的阶段特征,及其适应教育变革而随动演化的基础逻辑.研究发现,推动现代中小学校空间形态演化的关键力量是教育人与建筑人对"功能"这一概念理解的进步;随着教育思想的变革,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日益复杂化、多元化、非程式化;作为学校教育载体的学校空间是在响应这种"功能需求"扩张的过程中,层累地形成其阶段特征,包括建筑技术在内的其他技术发展仅是学校空间形态变革的次要推力.因此,辨识、论证并理论化新的"必备功能",是构想学校空间形态未来趋向的根本性工作,也是避免对学校空间进行低效投资和造成空间资源浪费的基础性工作.

    中小学校学校变革学习空间功能主义空间形态

    实践者视角中的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逻辑与本质取向

    刘远杰吴杰凤游春艳
    47-5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针对"什么是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本质问题,对30名广西乡村教师进行访谈研究,旨在了解一线教师对于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推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研究发现:更充分、更优质、更均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更科学、更民族、更本土的课程教学变革,更人文、更多元、更专业的教育评价革新,构成了一线教师眼中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引领、以传承创新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禀赋、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构成一线教师眼中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价值逻辑.本研究认为,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诉求,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和未来导向的中国现代民族教育为发展目标,以特色明、质量优及满足需求能力强为主要特征,通过不断优化和协调影响民族教育系统内外部要素和机制的方式提升民族教育整体质量的过程.

    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民族教育乡村教师实践者视角

    国际财经素养测评的框架、实施与启示

    莫玉音戚务念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经素养不仅关乎个体和家庭的福祉,更关乎国家经济和金融稳定,不少国家将财经素养教育纳入国家战略,成立了专门组织或机构推动财经素养测评标准或测评框架的制定与实施.通过对国内外12个典型的财经素养测评项目的测评指标、考查要点、组织实施以及测评方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对财经素养内涵的理解主要涉及知识、技能以及行为活动等三个维度.与国外对于财经素养教育与测评的个体主义偏向不同,我国不仅关注于个体的自我诉求,更关注个体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责任.不同国家或组织实施的财经素养测评虽各有差异,但基本由国家专门机构顶层部署,采用多元化方法和多部门协作方式来推进.我国财经素养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测评也尚未成熟.未来,财经素养教育可从顶层设计、测评体系的构建、测评对象的差异、测试方法和推进路径等方面借鉴国外成熟做法.

    财经素养财经素养测评财经素养教育教育评价改革国家战略

    "双减"政策下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困境与突破路径

    王佳佳郭钰鑫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发展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以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但在当前,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处于困境之中,具体表现为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的自觉意识较为淡薄、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的知识储备相对有限、教师开展作业设计的实践操作缺乏支持.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困境源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教师教育体系的空位导致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先天不足,因循传统的惯性阻碍了教师作业设计的探索尝试,政策推进的压力使得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处于边缘地位.为了突破当前的困境,需要通过设立标准构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框架,通过教研协同引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路向,通过数据赋能加速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进程,通过共同体建设增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发展动能.

    "双减"学生作业作业设计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舆情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冲击及其突围

    崔宇玮龙宝新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舆情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冲击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移动互联时代给予教师成长以丰富有机的时空窗口,但也随之伴生潜在危机.网络舆情下,教师专业成长文化冲击的"四种表征"是:教师觉知失控化、情感负向化、意志唯诺化、行动困顿化,导致的"三重危害"为:教师身份选择力失落、专业成长力下沉、队伍生畏力涨高.文化冲击源起于教师失德失信事件爆发,在潜舆论活跃显舆论冲击下发酵,经由网络生态多点牵引爆发助推,最终生成非理性境遇文化冲击波.未来,纵横连贯、内外共长、情理共治是文化冲击突围思路,教师源头防落网络舆情漩涡,舆情引导及其身心警愈,转向定焦舆情主体,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之道.

    网络舆情教师专业成长文化冲击

    中小学教师浅层情绪表演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心理解脱的调节作用

    赵娜靖国民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教师的工作投入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本研究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心理解脱量表对山西、吉林、江苏等地的1266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浅层情绪表演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心理解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的浅层情绪表演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教师的心理解脱水平在浅层情绪表演和工作投入之间起调节作用.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提升教师的工作投入,促进情绪智力发展,提高心理解脱水平.

    浅层情绪表演工作投入心理解脱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