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青藏高原地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羊卓雍错景区为例

    马百惠刘金花朵耀华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拥有独特的高原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以羊卓雍错景区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网络文本数据,抓取携程、大众点评、马蜂窝网站的游客评论,从高频词特征、社会语义网络和游客情感3 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影响羊卓雍错游客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结果显示,排名前 100 的5 个维度高频词中,景点旅游资源类高频词占比最高,为 53。10%。社会网络分析图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为"羊卓雍错""西藏""拉萨"。游客情感分析中,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分别占比 69%、25%和 6%。保证交通通达性、便捷购票、设立医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旅游产品等措施有助于提升羊卓雍错景区的整体旅游形象。

    游客满意度羊卓雍错网络文本分析

    融合多源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与分析

    齐广玉程玮瑜程朋根
    28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有利于监测城市化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遥感影像能反映地物的物理特征,但无法获取其社会经济特征。使用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数据、POI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建筑物轮廓数据,融合多源数据的特征信息并基于Scikit-Learn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城市功能区的划分。首先,以道路网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交通分析区,将研究区划分为 827 个地块,然后,结合核密度分析、频数密度法和区域分析,从研究区内提取并融合多源数据的特征信息,基于 3 种分类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利用光谱、纹理构建的BOVW模型、POI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建筑物轮廓数据的景观特征等特征指标,结合随机森林模型的方法,取得了最佳识别结果,其精度高达 76。65%。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高分二号遥感影像POI随机森林城市功能区

    准噶尔盆地北部含铀矿目的层白垩系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吴梦绮王清
    297-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含矿目的层红砾山组(K2h)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体系等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含矿目的层红砾山组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少量落于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中;红砾山组(K2h)下、中、上段沉积相分别为砾质辫状河沉积、砂质辫状河沉积和曲流河沉积;另外,研究区还原带中全铁含量最高,具较强的还原性,氧化带中发生明显的后生作用致使Fe3+富集。

    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红砾山组准噶尔北部

    基于PLUS-MarKov预测模型的赣州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

    钟羿汤江龙朱健计
    303-310,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区域"三生空间"时空变化与耦合协调度,对于区域是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PLUS-Markov模型,基于赣州市 2000、2010 和 2020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 2030 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研究和分析该地区"三生"空间发展协调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展开纵向分析,同时对 18 个县市区进行横向分析对比。研究表明:1)预计 2030 年将比 2000 年生产功能总分值增加1。04%,生活功能总分值增加 155。46%,生态功能总分值下降 1。43%。2)2000-2030 年,赣州市地区整体协调度均处于严重失调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重失调区域占比逐渐下降,在 2010 年后,高度协调度区域的占比快速上升。3)在 18 个县市区中,章贡区和南康区"三生空间"协调度明显优于其他县市区,定南县和崇义县较为落后。4)赣州市高林地覆盖率的特性,意味着其生态空间分布较广及生态功能较强,但在研究期间,建设用地的扩张并未导致"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失衡,反而促进了其良好的协调发展。

    "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PLUS模型土地利用模拟赣州市

    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治理对策

    杨德慧肖蔚彭锦臣蔡鑫...
    311-318,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清单分析法、等标污染法、GIS技术等方法,核算了 2010-2020 年湖北省 17 个地(市)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20 年湖北省COD、TN和TP排放总量整体均呈显著下降趋势,COD、TN、TP和总污染物降幅分别为9。29%、21。54。%、17。38%和 13。87%;COD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禽养殖,TN和TP的主要污染源是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农田固废的产污贡献率相对较低,水产养殖产污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0-2020 年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排放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 类污染物对于总污染物的贡献率大小为TN>TP>COD,TN和TP 是重点污染物;5类污染源的产污贡献率大小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水产养殖>农田固废,农田化肥和畜禽养殖是重点污染源。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具有较强的的区域分异特征,受地形、气候和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污染程度空间上呈"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

    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治理对策湖北省

    江西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肖蔚
    319-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供合理的区域环境发展和化肥污染治理的理论依据,基于 1985-2021 年统计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化肥施用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5-2021 年江西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整体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均在2015 年时达到峰值。氮磷钾施肥比例从 1985 年的 1∶0。30∶0。26 升至 2021 年的 1∶0。69∶0。71。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呈上升趋势,风险程度由 1985 年的"安全"程度上升到 2021 年的"低度风险"程度。江西省化肥施用环境风险指数空间差异性显著,其中南昌市和萍乡市的化肥风险指数较大,是化肥污染管控的优先控制区。建议江西省在维持现有化肥施用强度上,合理调整氮磷钾肥施用结构,各地级市在施肥结构上要保持氮磷钾肥 1∶0。5∶0。5,同时做好污染防控措施。

    化肥施用强度环境风险时空分异江西省

    Ca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应用

    王慧丽曹俊
    326-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Ca作为主要的造岩元素,在各类地质过程均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分馏,使之成为研究不同地质过程的潜在地球化学指标和示踪剂。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兴的Ca同位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学的不同领域,尤其在近十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简要介绍Ca同位素标准物质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Ca同位素在地质学 3 个领域方面的应用,包括:1)Ca同位素在行星地质方面的应用,探究陨石、月球等天体成因与演化过程以及早期地球特征;2)Ca同位素在深部地质过程方面的应用,可有效示踪地幔交代、大陆俯冲和深部碳循环等;3)Ca同位素在低温过程方面的应用,重建海水演化和河流、地下水与冷泉系统。通过上述重要地质过程中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旨在加深对Ca同位素体系的深入理解,并对Mg-K-Ca多元同位素联合示踪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Ca同位素行星地质深部地质过程低温过程多元联合示踪

    赣州市生境质量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与预测

    曹妍张立亭张紫怡陈竹安...
    33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评估生境质量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过程,基于Markov-PLUS模型耦合InVEST模型预测评估 2000-2030 年赣州市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根据不同等级生境质量斑块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2000-2020 年,人造地表和湿地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分别达到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值与最小值。2000-2030 年,赣州市生境质量平均指数达到 0。814。主要类型以较低生境质量和高生境质量为主,低生境质量呈现剧增的态势,主要集中在赣州市都市区。生境质量斑块优势度降低、复杂度提升、连通性差以及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大。因此,土地利用变化对赣州市生境质量及其景观特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规划用地类型,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最优权衡。

    生境质量赣州市InVEST模型PLUS模型景观格局

    江西省细分行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颖张明多玲花赵昱茜...
    340-347,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响应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实现"双碳"发展目标,研究行业碳排放及脱钩情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研究以 2000 研究行业年江西省各类数据为基础,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判别各行业脱钩情况,结合LMDI模型深入研究影响各行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厘清脱钩关系背后动因。结果表明:1)2000 影响各行业年,江西省碳排增量 10 188。6×104 t,能源消费结构中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强度呈下降趋势。2)研究期内,经济增长对碳排放产生增量效应;人口增长对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现象;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波动性且效力较大;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整体呈现增量作用,各行业存在显著差异。3)研究期内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整体向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内整体呈现脱钩状态,而第三产业整体处于负脱钩状态。从多角度对江西省细分行业碳排放脱钩进行研究,以期为节能减排、实现产业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碳排放LMDI指数分解模型脱钩分析细分行业时空变化

    基于PointNet++的沙质海岸点云形变监测分析

    舒研鑫夏元平王骈臻
    348-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质海岸因其特殊的物理结构,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遭受海水侵蚀发生形变。为了获取沙质海岸的形变信息,通常采用M3C2 算法计算研究区的形变量,但该方法仅考虑点云间邻域关系,缺失对点云全局的特征描述,因此,本实验采用荷兰Kijkduin地区监测的为期 7 个月的一公里海岸点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ointNet++深度学习算法提取不同尺度点云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构建点云特征向量的距离度量计算研究区内点云的形变量。实验结果发现,研究区内西部和中部形变量显著,最大月平均形变量为 0。305 1 m,并根据形变量的变化分析出沙质海岸的形变量与降雨量和温度有密切关系。该研究方法体系充分考虑到点云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从而实现沙质海岸点云的高效形变监测,对沙质海岸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沙质海岸多时序点云PointNet++形变分析点云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