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研究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研究与管理
江西省能源研究会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江西省经贸委节能技术中心
能源研究与管理

江西省能源研究会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江西省经贸委节能技术中心

熊继海

季刊

1005-7676

pengyou218@sina.com

0791-88175707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能源研究与管理/Journal Jiangxi Energy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以及本省能源政策和法规,介绍省内外有关能源研究开发,综合利用、能源转换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以及省内外工矿企业节能成果和实用技术。读者对象为厂矿企业能源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能源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能源规划和管理干部及能源科技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周宏春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孕育,又要回到新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去。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在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中培育和发展了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能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融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生产力三个要素,形成新的职业、新的劳动资料和新的劳动对象。能源领域新的劳动者,包括能创新、懂管理、会经营、精操作的所有人力资源;劳动资料覆盖能源智慧平台、虚拟电厂等新的组织形态,还包括"算法""算力"等新的劳动工具;新的劳动资料,从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延伸到深海深空,不断发现新能源品种,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能源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能源转型要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导向,以能源结构低碳化、能源供应安全化、终端消费电气化、生产过程无害化、供需管理智能化为标志,不仅需要能源结构、技术支撑、能源产业、用能产业等的演变,也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或制度安排的优化调整,从而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费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现状、挑战与优化发展路径

    庄汝龙职梦露杨洁宓科娜...
    11-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能源消费重要"场域",对于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尤为重要。系统梳理中国家庭能源消费现状,深刻剖析绿色转型面临的挑战,并探寻优化发展路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在家庭能源消费领域做出了许多努力,体现在相关政策持续推进、结构不断优化、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等方面。然而,家庭能源消费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家庭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持续增长、城乡差异明显、居民绿色低碳意识有待提高等。基于研究结果,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优化城乡用能格局及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等方面提出优化发展路径,以期为控制家庭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优化能源消费格局以及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参考。

    家庭能源消费现状挑战优化发展中国

    2000-2022年间江西省碳固定和碳排放时空变化规律

    吴小红喻艳菁谢运生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江西省碳固定和碳排放的时空规律,把握其碳平衡态势,有助于全省探寻切实可行的节能减排与增汇路径。基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热点分析法、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和局部二元关系分析江西省2000-2022年间碳固定和碳排放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2年间,江西省的碳固定值呈现出中心低、四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反,碳排放量则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MGWR结果表明,2000年,温度t、GDP、第三产业产值Tiav、人口密度POP与碳固定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降雨量P、第一产业产值Fiav与碳固定总体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到2022年,Tiav与碳固定从负相关转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Fiav与碳固定的关系从正相关转为显著负相关关系;2000-2022年间,江西省碳固定和碳排放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凸形、关系不明确和不显著4种关系。研究结果强调了生态恢复与经济结构转型对碳固定和碳排放的双重影响,为江西省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碳固定碳排放时空规律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驱动因素江西省

    基于Frastate的六安市LUCC碳排放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

    赵铭周振宏智菲杨宗霖...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六安市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制定区域低碳发展策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提升土地管理效率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基于六安市2000-2020年间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Frastate4。2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土地的碳源与碳汇进行定量评估,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量化分析两者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在2000-2020年间,六安市景观破碎化程度显著提高,斑块间距离分散,导致景观系统向愈加错综复杂的层次发展,同时,景观多样性亦由单一性向复杂性转变。2)同期,六安市碳源和碳汇量呈增长态势,但碳源量的增长使六安市成为碳净排放区,碳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3)六安市的碳排放量增长与景观格局破碎化、分布复杂性增强、斑块间分散度提升及最大斑块面积缩减等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景观格局变化是影响六安市碳排放量的关键驱动力。因而,在制订区域低碳发展策略时,需综合考量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通过合理调整土地使用模式和优化土地利用措施,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并推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碳排放灰色关联分析法六安市

    江西省电力行业碳减排政策影响分析

    袁琳翰蔡盛钱立泽刘沙沙...
    36-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国内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控措施,助力江西省电力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亟需从科学的角度出台相关的减排政策并客观地评价这些政策。以江西省能源政策模型为基础,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两种情景(照常和"双碳"情景),分析其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的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结果显示,到2060年"双碳"情景和照常情景下的电力行业CO2排放当量分别为7。89×106t和92。10×106t,其中清洁电力标准和电力进出口 2项政策的碳减排贡献加总占比达到94。5%。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1)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能源结构;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3)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以期为推动江西省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电力行业碳减排能源政策模型江西省

    基于LEAP模型的零碳港口规划

    李刚钱栋骆跃军杨铃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需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实现港口"零碳化"的目标。基于某港口的活动数据,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为港口设定了基准情景、现有政策情景和零碳情景进行分析,模拟了3类情景下港口的能源消费情况与碳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新能源工程、节能提效工程等6个方面规划了具体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情景与现有政策情景,零碳情景能进一步减少碳排放24 275、7 992 t。而要达到零碳情景的规划要求,港口应建设风光储一体化用能系统,实现绿电使用占比100%;采用节能灯具与10 kV高压供电等方式显著降低能耗水平;建设岸电30台,同时引入电动半挂车、电动抓料机等设备,实现港口"油改电""气改电"比例达到100%;在堆场附近挖掘收集污水的沟渠和调节沉淀池,同时与危废处理单位合作,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增设环境监测设备与监控系统,并建设碳排放管理平台,提升港口能源和碳排放的监管水平;此外,购买碳信用1 860t来抵消余下的碳排放量。综合这些实施路径,零碳情景能帮助港口顺利实现"零碳化"目标。

    港口零碳LEAP模型情景分析

    江西省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李海霞孙李媛谢运生范焰焰...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造纸和纸制品行业低碳转型升级,如期实现江西省"双碳"目标。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估算并分析2013-2022年江西省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西省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碳排放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7%。2)资产和能源强度对江西省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碳排放呈现促进作用,碳排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134。23%和95。97%。3)资产使用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呈现微弱的抑制影响,碳排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22。60%和-12。54%。基于江西省造纸企业实际情况从提升资产效率、降低能耗强度、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探索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造纸和纸制品行业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碳排放绿色低碳江西省

    碳中和目标下旅游度假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袁杰辉刘志红施俊豪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旅游度假区的绿色低碳发展问题,构建了基于能源结构的旅游度假区碳排放评估模型,精准测算旅游度假区能源相关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探究碳中和目标下旅游度假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实现路径,并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案例度假区进行验证示范,以期为碳中和目标下旅游度假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规划及行动措施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与采用传统高碳能源供能模式相比,采用绿色低碳能源供能模式能够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贡献显著的CO2减排效果,减排CO27。2万t/a,减排率为48%。2)当前阶段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等技术路径是能够帮助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实现碳中和的比较可行的路径选择。旅游度假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由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管理、绿色建筑等形成的组合路径,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旅游度假区分布式能源绿色低碳实现路径碳中和

    碳基集流体在锂金属负极中的改性和应用

    王晨阳邓惠玲张祺黄睿...
    6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基材料因低密度、高导电率以及高可调性等优势,成为锂金属负极的理想载体。依据最新研究进展,总结碳基集流体的亲锂改性策略,归纳碳基集流体应用于锂金属电池的技术瓶颈,有助于阐明碳基材料对负极界面调控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高效的碳基集流体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目前,碳基集流体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但仍面临改性方法复杂、与电解液兼容性差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于碳基材料的结构/组成设计及其对锂的存储-传输机制,同时考虑材料成本和规模化生产问题,以推动未来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锂金属电池的发展。

    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调控碳基集流体改性策略

    德兴铜矿成矿斑岩演化及成矿专属性

    许红光尹昭君王健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兴铜矿是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斑岩型铜矿,由北西向南东可分为朱砂红、铜厂、富家坞3个矿区,花岗闪长斑岩被公认为是其成矿的主要来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对比了3个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特征,并探讨了其岩浆演化规律以及成矿专属性。结果显示:斑岩体自北西至南东方向具有酸性程度和碱度依次递增、大离子亲石元素的晚期富集、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一致性的特点,表明3个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具有同源性,且在岩浆侵入过程中依次发生了演化,演化方向为从朱砂红向富家坞方向;但在富家坞岩体中发现微量元素与朱砂红、铜厂岩体的细微差别,表明在岩浆的分异演化过程中富家坞斑岩体可能混入了外来物质或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地质混合作用。结合岩浆的演化阶段与成矿专属性特征对比发现,成矿较好的阶段往往是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对于后续找矿和勘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德兴铜矿斑岩地球化学岩浆分异岩浆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