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深度学习和贝叶斯优化的压缩机故障诊断

    董丽娟方召陈会涛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往复式压缩机的故障诊断需要复杂而耗时的特征提取过程,并且对超参数优化存在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贝叶斯优化的压缩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时域计算短窗口的预处理方法降低模型复杂性,并且不损失时间相关信息.然后从压缩机振动信号的时间序列表示中迭代训练长短期记忆模型,在每次迭代中限定搜索空间,并利用贝叶斯优化方法对超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实验结果显示提出模型的故障识别率达到93%,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高.

    往复式压缩机故障诊断深度学习贝叶斯

    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性能测试实验装置研究

    李运堂廖佳文陈卫宇周重建...
    53-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电磁加载稳定且可调可控等优点,提出了电磁非接触式加载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性能检测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确定电磁力与励磁电流、加载距离、加载盘直径、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优化了电磁铁结构和参数,得到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磁铁.结合高精度三维力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搭建了主轴性能检测实验平台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动态电磁力与励磁电流成正比,与主轴转速和加载距离成反比,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非接触式加载高速超精密气浮电主轴承载能力性能检测

    渔用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实验研究

    朱钱龙范宇航王丽娟喜冠南...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回收柴油机缸套水散逸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里基于T6138ZLCZu型船舶柴油机搭建了一套余热回收台架,并利用Labview软件和嵌入式开发技术设计了以PID模糊控制方法为核心的温度测控调节平台.实验研究了柴油机功率、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对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利用效果及燃油消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柴油机负荷为75%,外循环水流量为5m3/h时,燃油经济性较好,此时外循环水进出口温度差最高可达到43℃,可回收缸套水热量为205kW.且系统闭环控制效果良好,超调量较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PID模糊算法闭环控制

    基于数据对齐的深度AN N机械寿命预测

    吴涛马驰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智能数据驱动机械剩余寿命预测存在两个问题:(1)预测起始时间的确定精度不高(2)实体之间数据分布的显著差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对齐的深度对抗性神经网络机械寿命预测.利用生成性对抗性神经网络学习机器健康状态下的数据分布,建立系统异常的有效指标,确定预测的预测起始时间.将学习到的特征进一步用于剩余寿命估计,并对不同实体的数据比对引入对抗训练.在学习子空间中通过数据对齐策略来提取实体不变特征,弥补数据分布差异,提高了数据驱动程序方法的泛化能力.最后利用两组加速滚动轴承退化测试数据集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预测精度,并且有效解决了数据差异问题.

    剩余寿命预测深度对抗性神经网络数据差异预测起始时间

    涡旋压缩机非对称型线圆弧齿端修正的研究

    夏玉红叶畅相玲玲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涡旋压缩机的涡旋齿通常采用圆渐开线的对称型线,存在吸气过热、低绝热效率、难以提高压缩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非对称圆弧齿端修正的设计,解决了对称圆弧修正中的不足,更好地兼顾内容积比和齿端强度.通过理论计算,该设计缩小了两工作腔内容积比之差,减少排气的气流脉动;同时运用CAE仿真分析在气体温度及压力载荷共同作用下,非对称型线设计的涡旋齿端的应力与变形最大值减小.最后实验证实了非对称型线齿端修正能够降低功耗、提升压缩机的性能与可靠性.

    涡旋压缩机涡旋齿非对称型线内容积比

    飞轮电池转子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刘晋霞臧丽伟刘宗锋
    76-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立式飞轮电池为研究对象,应用集中质量法将其离散化为弹性轴承—偏置转子模型,建立起具有陀螺效应、弹性轴承、内部阻尼和刚度以及PID控制下的八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法推导了转子—轴承系统涡动微分方程.根据微分方程计算特征方程的特征值,利用最大特征值法判断系统随角速度变化的稳定性.借助MAT-LAB 通过时域波形 图、相图、Poincare图、幅频特性图研究转子在不同角速度下的振动特性,进一步验证了最大特征值原理的正确性.

    飞轮电池转子—轴承系统稳定性振动涡动特征方程

    共轴双旋翼单元不同旋翼间距的气动性能分析

    雷瑶叶艺强王恒达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设计合理的旋翼布局来展现出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性能,通过搭建试验平台测量了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间距比为0.32R-0.75R的功耗和升力.另外,采用ANSYS建立了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全尺寸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得到了不同间距下共轴双旋翼的压强、速度和流线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共轴双旋翼间的气动干扰在合适的间距下被削弱,此时桨尖涡流完整.同时,整体的升力比单旋翼至少可以提升58%,最高可以提升72%.此外,还发现在产生相同升力时,在较低转速下产生的功率载荷PL值比较大.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旋翼间距h为0.385R时的气动性能较良好,是共轴双旋翼单元最佳的布局.

    旋翼布局共轴双旋翼旋翼间距气动性能功率载荷

    铝合金管件电磁胀形中螺线管线圈的受力研究

    聂鹏陈天缘陶金
    86-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管件电磁胀形中螺线管线圈的使用寿命短、易损坏的问题,运用ANSYS Maxwell对电磁胀形过程中螺线管线圈所受到轴向与径向电磁力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螺线管线圈在高于被胀形管件的情况下,随着螺线管线圈内径的不同,其所受到的电磁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在螺线管线圈高于管件的电磁胀形中,当螺线管线圈内半径r=11mm时其所受到的力主要来自于管件;当螺线管线圈内半径r=8.5mm时其所受到的力主要来自于自身产生的电磁力.同时螺线管线圈所受到的轴向力是导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

    电磁胀形电磁力螺线管线圈使用寿命ANSYS

    加权动态时间扭曲的不平衡结构转子故障诊断

    许伟红周金宇
    9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弥补实际工业数据和实验实验室数据之间的差距,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动态时间扭曲的不平衡结构转子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使用基于故障信息内容的加权方案改进的软动态时间扭曲方法处理数据安全性和不平衡问题.在故障分类阶段,引入了 一种结构转子故障的早期分类方法,通过仅将准确度作为目标来开发序列深度学习分类器,然后通过考虑准确性和早期性来定义早期决策策略.在试验台数据集上产生的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结构转子故障诊断的精度,并且有效同化数据之间的差异.

    动态时间扭曲不平衡结构转子故障诊断

    42CrMo钢板移动感应加热温度场数值模拟

    皇甫瑞云贺占蜀
    101-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有限元软件Flux建立42CrMo钢板二维移动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感应加热过程中钢板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了钢板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稳态时沿深度方向的温度变化规律,还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板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上表面温度最高且双峰性最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双峰性也逐渐变得不明显甚至消失.此外,钢板表面温度随着电流强度、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移动速度、空气间隙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电流强度和电流频率这两个变量对钢板峰值温度的影响较大.

    移动感应加热数值模拟温度场Fl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