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臂架起重机标准体系分析及标准国际化实施策略研究

    赵溦
    349-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臂架起重机是起重机分类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装卸、水利水电建设、核电建设、设备制造、造船、铁路、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大型物件吊装作业.我国是臂架起重机制造大国、使用大国和出口大国,了解和掌握中外臂架起重机技术要求和标准体系差异十分重要.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与研究了国际标准体系的缺失项,并结合臂架起重机标准化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包含开展系统性调研、持续跟踪中外标准技术内容、建立标准研究平台、推进重点项目国家标准制定和国家标准英文版翻译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国际合作在内的六项标准国际化实施策略.

    臂架起重机技术要求标准体系国际化

    数控系统样条曲线插补技术研究综述

    盖荣丽马淑雅杜晓燕高守传...
    35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数控系统加工复杂曲线时,一般采用微小线段或圆弧段逼近的方法,加工精度低,易引发刀具抖动、机床振动等问题.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控机床向高速度、高柔性方向发展,基于高质量加工的要求,提出样条曲线插补方法.对样条曲线插补方法进行综述,首先阐述了插补技术的重要性;其次从进给速度、加工精度等角度系统分析了样条曲线插补方法,分别介绍了A样条插补、B样条插补和C样条插补;最后描述了三种插补方法的发展过程和最新研究动态,对其未来趋势做了总结和展望.

    数控系统样条曲线插补A样条插补B样条插补C样条插补高质量加工

    EEMD与LSTM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张丹袁林隋文涛金亚军...
    357-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是实现装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的最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准确预测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做时域、频域及时频分析,同时记录相应特征;进而,筛选特征,通过EEMD对振动信号予以分解并重构;最后,通过LSTM结合经过处理的信号构建健康特征指标.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的预测出轴承的剩余寿命,且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长短时记忆网络特征提取寿命预测

    深沟球轴承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高显简小刚周大威
    3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Romax软件为平台,针对型号为6212的深沟球轴承,采取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轴承的回归模型;利用回归方程和加权优化算法,对深沟球轴承的双目标参数优化设计,并将优化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分析发现,寿命和径向刚度的仿真值和预测值比较接近;轴承的寿命和径向刚度随着内、外圈沟曲率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内、外圈沟曲率系数fi和fe的交互影响对轴承的径向刚度影响总体大于对寿命的影响,表明优化模型和计算方法正确有效,可用于深沟球轴承寿命和径向刚度的分析和预测.

    Romax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深沟球轴承仿真分析双目标优化设计

    遗传神经网络下机器人双头夹具参数优化研究

    景兴淇任涛卢万里董俊...
    366-369,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直角坐标机器人双头夹具动力学较为复杂,难以找到双头夹具最优参数组合,因此以直角坐标机器人为基础,提出遗传神经网络下机器人双头夹具参数优化方法.分析不同工况下双头夹具关节在夹持工件时的接触力,结合偏移量约束搭建双头夹具动力学模型.以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置参数优化约束条件,包括竖直与水平移动距离、末端节点运行速度、夹具质量、等效应力、丝杠变形量等.结合相关约束条件,构建双头夹具参数优化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神经网络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取目标函数最优解,该解即为双头夹具参数结果.经实验数据分析证明,所提方法优化后的双头夹具参数更接近于理想值,夹具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质量.

    遗传神经网络直角坐标机器人双头夹具参数优化动力学模型约束条件

    制造过程关键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栗仕强臧阳阳梁昭磊汪启华...
    370-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关键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是质量和工艺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关键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往往依赖于专家经验,而专家评价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传统方法存在应用局限.因此对基于模糊集理论和VIKOR的产品制造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将不确定性信息引入评价指标中,并通过对质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实现了关键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最后在某航空产品焊接过程上进行了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制造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模糊集理论VIKOR因素识别

    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马彪王赫郑长松阳仁奇...
    376-379,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向机构是综合传动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其零部件故障将导致车辆转向功率不足,甚至失去转向能力.针对某型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在试验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进行故障归纳与诊断,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转向机构的可靠性建模与分配,并分析其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最大故障影响概率达0.9.基于分析结果,从结构和装配工艺性对转向机构可靠性进行改进,并进行了改进后的转向机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转向机构可靠性已满足要求,改进技术措施有效.

    综合传动装置转向机构可靠性故障模式工艺改进

    等速节沟道磨削用椭球砂轮设计及优化

    王勇项贺朱嘉敏金平...
    380-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等速万向节中星形套椭圆形弧沟道的加工精度,在分析了万向节沟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椭球砂轮磨削星形套沟道的方案,针对此方案,对砂轮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初步得到了椭球砂轮的基本尺寸;根据砂轮的实际磨削状态,对砂轮形状进行了结构优化,为验证优化后砂轮形状的正确性,利用UG和VERICUT软件分别对球笼沟道磨床磨削沟道的加工过程和用新型椭球砂轮磨削沟道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比仿真结果,后者误差有所减小,从理论上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弧沟道砂轮设计砂轮形状结构优化球笼沟道磨床模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