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2275134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三维审视

    陈俊珂陈凡凡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助于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形成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现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是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然目标;有利于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各种校内外资源都可以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培训,教师提高自身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因素,创造性地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家校合作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多方协同努力,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育人目标

    论劳动教育的三重空间

    陈继旭陈佳瀛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空间的支撑,对劳动教育空间的研究不容忽视。认知在实践中得以形成,精神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基于三者关系,实践空间、认知空间与精神空间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三种主要空间类型。其中,劳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劳动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人类社会独有的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发挥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的生存发展与社会交往奠基。学生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更是彰显了劳动教育的认知空间。教育过程中,审美精神、创新精神、节俭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培养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进一步诠释劳动教育的精神空间。

    劳动教育实践空间认知空间精神空间

    软权力理论关照下的课堂场域师生关系研究

    姚瑶畅肇沁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课堂场域中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课堂内部权力主体的有效作为与权力秩序的正确限定。借鉴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透视课堂权力,可为理顺师生关系提供全新思路。基于软权力视角,教师通过惩戒或奖励学生的方式促使学生服从指令,属于教师强制性的"硬权力"范畴;教师通过提高文化修养、完善价值观念、更新课堂管理规则、改良师生交流方式等间接措施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则属于教师吸引性的"软权力"范畴。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硬权力的矫正与强化作用受到过度重视,软权力的吸引与指导功能往往被忽视,从而导致学生权力长期受限,师生关系出现固化、硬化甚至僵化。因此,合理化课堂场域的权力布局,亟待教师硬权力与软权力的优势融合,以期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共赢。

    师生关系软权力课堂场域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力及其养成

    肖菊梅周婷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情感力是指教师在情感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管理、控制、调节情感体验与行为的能力,是教师需具备的情感性人格特质。"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教师情感力在指向对象、能力构成等维度被赋予了新的延伸内涵,并呈现出独有的情感关怀性、情感生命性、情感智慧性等特征。基于此,积极探寻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情感力的养成路径,如遵循技术关照下的"教育逻辑",转向新型的教师情感思维范式;依托智能与技术的辅助工具,提高教师情感"合力";加强"社会、学校、课堂"场域联动,构筑丰盈的教师情感空间等,有利于构建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的良好教育生态。

    人工智能教师情感力新型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探源与纠偏

    何丹龙赵健梅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学生为中心"曾一度被奉为教育的旨宗,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极端倾向利己主义。通过对"以学生为中心"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探源,反观众多不正常教育现象,发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运用中有错位现象,对教育产生了 一定的阻滞。由此提出纠偏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真谛,"严管真爱"才是应追求的学校教育生态。

    以学生为中心民本主义思想学校教育生态

    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高磊张志杰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领导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教师领导力的评判标准。本研究在对教师领导力概念界晰及国内外多种领导力模型量表借鉴基础上,初步拟定出5个维度,即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及社会感召力,共29项指标所构成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得到26个正式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精准测定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的实然状况,为未来的科学改进提供有力指导。

    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城市、县城及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对比研究

    张珊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调查是揭示教育环境系统对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影响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均值水平最高,县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总水平及所有次级因子均是最低。但在年级变化趋势上,县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呈上升趋势,城市与农村小学生则呈下降趋势。对调查数据及各学校客观情况的分析表明,评价体制、教师素质及大班额等因素是不同区域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城市小学县城小学农村小学

    道德领导视域下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研究

    林俊祺陈红燕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运用道德领导视角审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挖掘学校文化的内在优长和机理。从联动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与"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发现二者存在内在的价值逻辑、伦理逻辑和实践逻辑。经过分析发现阻碍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文化主动性、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缺失。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心、脑、手并用,从外源到内涵、同质到多元、割裂到联动的三条路径入手,使道德领导成为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的真正动力,从而提升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机制健康发展。

    道德领导学校文化内生式发展

    协同育人视角下学校教育的边界意识

    王慧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育人"旨在聚合各方力量,产生协同效应,但需以边界意识为前提,确认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并尊重彼此差异,明确角色分工和责任界限。边界意识包括作为领域分化的存在、有限性与相对性、自成目的性和自我限制性四重规定性。学校教育"失界"的原因表现在社会、教育行政、教育立法和制度、学校教育实践四个层面。学校教育的边界意识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得以体现与表达,即以物理边界为基础,促进学校教育场域分殊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从心理边界入手,建立学校教育的身份认同;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为切入点,加强学校教育的跨界合作。

    学校教育协同育人边界意识

    PAST视域下教师研修活动评价框架及应用

    张妮刘绘绘李玲玲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教师研修活动评价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框架,从而导致评价效果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PAST(Pedagogy-Assessment-Space-Technology,教学法—评价—空间—技术)视域下的教师研修活动评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可有效突破这一瓶颈。具体而言,其评价框架以教学法、评价、空间和技术等核心要素为一级分析指标,以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研修实践等13个维度为二级分析指标进行设计,依据该分析框架对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开展的精准教研支持下的工作坊主题研修活动进行评价,为综合评价教师研修活动效果提供具体的参考框架。

    教师研修评价PAST学习分析技术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