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医学教育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月刊

1004-6763

cmezazhi@163.com

010-63265066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30号4层

继续医学教育/Journal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查看更多>>《继续医学教育》(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卫生部委托,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医科背景下信息化多维互动检验形态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杨斌斌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检验形态学教学的发展需求.为提高医学检验形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研究通过构建现代信息化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并加强师生沟通.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建立了以形态学为核心的案例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并采用全过程学业评价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形态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该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了专业学生在形态学检验岗位的胜任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平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该多维互动医学检验形态学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数据分析,提供了适应医学检验形态学需求的学习资源和智能学习服务,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体系.

    信息化多维互动形态学医学检验教学模式

    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修生CMR扫描技术的教学方法及思考

    陶黎徐勇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院区进行的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扫描技术短期进修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进修生遇到了几个主要问题:不熟悉扫描流程、扫描序列的功能及其参数设置,以及对常见心脏病诊断的理解不全面,导致无法有效处理扫描过程中的参数冲突.此外,进修生迫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扫描技术,以便回归工作岗位时应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问题和需求,笔者提出了一套教学改进措施,包括针对扫描技术规范、扫描序列及其参数特性的详细讲解,解决扫描过程中的参数冲突的策略,以及常见心脏病诊断的关键点.教学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进修生能在短期内有效掌握CMR扫描技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进修生不仅在短暂的学习期间基本掌握了CMR扫描技术,回到各自单位后,也能够独立开展相关技术项目,显著提高了进修生的技术掌握度和满意度.

    影像技术进修生心脏磁共振满意度教学改革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研究生实验技术及安全意识培养的探讨

    张洋谢放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学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医学研究生的实验培养模式正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医学研究生必须掌握多种实验技术,并学会分析解决复杂医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他们还需重视科研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熟悉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实验设备,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危险物品及操作,理解并遵循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安全素质的必要培养,不仅提升医学研究生的实验技能,还能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医学研究生的实验技术和安全意识素养是他们学术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基石,对其未来的临床研究工作尤为关键.通过这样的培养,医学研究生将在具备先进的科研思维和技术的同时,发展出坚实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向优秀医学研究人员转型,为我国医学科研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医学研究生实验技术安全意识管理制度医学实验方法安全素养培养

    课程思政在《中医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钟卫权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为了提高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素质,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是有必要的.文章主要从《中医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教学意义和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讨,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又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中医康复治疗学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素养.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中医康复治疗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法改革

    药物分子生物学新进展课程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文丽梅陈蓓胡君萍陈樟...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分子生物学新进展课程主要是旨在学科交叉基础上,围绕药物研发的不断拓展和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新理论、新技术.目前,开设药物分子生物学新进展课程的高校甚少,可借鉴的教学经验非常有限.为了适应当今药物研发领域的高需求,新疆医科大学针对药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该门课程,以期拓宽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文章基于科研思维培养的"专题化"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制定,"互联网+主题化+任务式"教学模式的尝试,"新理论、新技术"专题汇报评价方式的纳入,结合因地制宜的思政教育案例的选用,初步构建药物分子生物学新进展课程的教学创新体系,并对课程评价体系及思想政治相关具体细节进行探讨,力求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药学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药学教学药物分子生物学新进展科研思维专题化互联网+主题化+任务式思政教育

    信息化教学在核医学见习课程中的应用与展望

    杨静秦杰付巍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讨信息化教学在核医学见习课程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比较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在核医学见习中的优势和限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核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一部分,核医学见习课程的实践性和复杂性特别强,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工具,包括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和智能教学管理系统等.在核医学见习的具体教学中,信息化教学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及信息技术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安全和实用的学习平台.尽管如此,信息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技术限制、教师和学生的适应问题以及资源配置和效益评估的挑战.展望未来,文章指出了技术革新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提升实验仿真真实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如倒置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推广,旨在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讨论.文章最后提出建议,强调教育机构在推进信息化教学时应进行长远规划,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应对伦理责任和社会影响保持敏感.总体来看,信息化教学在核医学见习课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需解决技术、教育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以期在培养未来核医学人才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核医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信息化教学核医学多元化虚拟实验室医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医学教育

    将STEM核心能力培养整合于医学生神经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唐传喜李风高锦刘静...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改革仍受到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等诸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医学神经生物学是一门多课程知识点交叉的学科,也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其学科交叉和多层次研究十分必要.鉴于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教育法因其跨学科及实践理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新观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作用.STEM教育在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助于巩固他们之前学习的基础课知识,并为未来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它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至关重要.文章基于STEM教育思想,阐述了医学生的神经生物学课程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和交叉,提出要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强调了教师要围绕STEM教育视角将神经科学知识与其他医学课程知识联系起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前沿的欲望.以此作为课改思路,探索基于医学生神经生物学的STEM课程实践路线.

    STEM教育法创新能力医学神经生物学高等医学教育跨学科教育改革

    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管理的探讨

    时钢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相关机制与举措,通过调查相关文献,对国内国外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国目前突发传染病事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一是相关应急预案的理论基础与应急工作实践相脱节;二是应急实践方面重培训而轻操练.笔者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应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改进应急管理方式,提高信息化和宣传教育水平,充实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完善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法制管理.总之,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以及改进管理方式是突发传染病事件工作的关键.

    传染病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机制

    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刘磊王瑞涛赵峰赵静...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为案例,聚焦医院纪委的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实效,探索出以监督工作促进医院发展的机制.方法 在获得相关权威专家给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自行设计纪委以党风政风监督促进医院发展的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各微信工作群推送问卷,调查结束后回收并分析问卷.结果 经统计 228 份有效回收问卷,对工作所在部门对于涉及医院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整体进展认可度方面,所有人都认为整体进展非常理想或者比较理想;对纪委工作的熟悉程度方面,86.4%的答卷者知晓纪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有 82.46%的答卷者表示自己对医院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了解程度方面上是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医院纪委开展的党风政风工作监督促进医院发展的效果方面,认为医院纪委党风政风监督非常全面、具体的和监督工作开展整体情况尚可的分别占比 66.67%和 24.56%.以上调研数据证明医院纪委以卓有成效的党风政风监督工作促进医院发展的成效,得到了医院职工的一致认可,结合市委巡视对于医院党委领导下各项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探索出了医院纪委以党风政风监督促进医院发展的机制.结论 在总结党风政风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公立医院纪委如何更好地做到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纪委党风政风监督促进发展调查研究问卷机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的应用

    张杨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80例因上颌牙弓狭窄导致前牙拥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颌牙性扩弓设计,对照组则接受常规上颌牙性扩弓设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在上颌第一磨牙的整体位移量、支抗牙瞬间位移量和牙周膜应力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整体位移量指标中的X轴位移、Y轴位移和Z轴位移水平分别为(4.13±0.22)μm,(4.02±0.12)μm和(4.32±0.31)μm,均低于对照组的(9.82±0.71)μm,(9.53±0.41)μm和(11.70±1.2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支抗牙瞬间位移量为(4.21±0.21)μm,小于对照组的(10.42±1.1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一磨牙支抗牙牙周膜应力为(0.53±0.06),Mpa大于对照组的(0.38±0.02)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矫治后,SNA角度和U6-PP角度为(81.52±0.21)°和(82.21±0.15)°,均大于对照组的(79.40±0.16)°和(78.8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6-PP距离和N-Me距离为(26.11±0.13)mm和(105.43±0.11)mm,均长于对照组(22.72±0.25)mm和(103.22±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上颌牙性扩弓设计中能有效降低整体位移与瞬间位移,增加牙周膜应力,显示出较常规方法更优越的矫治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颌牙性扩弓整体位移量瞬间位移量牙周膜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