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谢明勇

月刊

2095-4727

ndyxb@ncu.edu.cn

0791-86361259

330006

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Jiangxi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份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11月。1981年起改公开发行,1993年第2期开始向国外发行。现刊为双月刊。主旨为反映学院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注重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积极为繁荣医学事业服务。主要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学术内容,刊登相关论文及信息。系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以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标记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胡震赵绍基祁玉忠王光熙...
    1-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免疫特征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精准识别胃癌免疫敏感人群,以期改进联合免疫疗法并揭示肿瘤免疫交互作用的潜在分子特征.方法 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对胃癌免疫景观进行定量评估,并将其划分为具有不同免疫浸润丰度的集群.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及Cox回归模型对候选基因进行逐步回归,以构建胃癌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列线图、校准曲线等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IMvigor210队列以及"oncoPredict"包预测免疫治疗应答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基于28个免疫相关基因集的免疫状态定量分析确定并验证了 2个具有不同预后和免疫浸润模式的功能簇.识别和构建由6个免疫相关基因组成的特征风险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免疫背景的风险亚群.高风险亚群具有较差的预后,且伴有免疫抑制、高水平的静止细胞亚群浸润、低频基因突变和较低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这些特征与免疫逃逸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不同风险组之间的半最大抑制浓度(IC50)存在显著差异,这能够有效识别"热肿瘤"及免疫治疗敏感药物的筛选.结论 建立并验证基于免疫特征的新型风险模型,其在预测胃癌预后和指导临床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潜在的运用价值.

    胃癌肿瘤微环境列线图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

    miRNA-126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子宫平滑肌肉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马文文曹晖陈茜松于倩...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NA-126在子宫平滑肌肉瘤(ULMS)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其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miRNA-126在ULMS组织和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iRNA-126表达与ULM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复发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常规培养ULMS细胞SK-UT-1,随机分为NC对照组和miRNA-126 mimics实验组,分别转染NC mimics和miRNA-126 mimics.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126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转移能力;TOP/FOP Flash实验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子宫平滑肌瘤组织相比,miRNA-126在ULMS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miRNA-126在肿瘤直径大和存在转移的ULMS患者中表达显著减少(P<0.05),miRNA-126表达对ULMS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NC组相比,miRNA-126 mimics组SK-UT-1细胞中的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SK-UT-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显著降低(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及相关蛋白Slug、Snail和CyclinD1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miRNA-126在ULMS组织中表达降低,miRNA-126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ULMS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子宫平滑肌肉瘤miRNA-126增殖转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漆黄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兰金滢吴国江邹晓伟万爱兰...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漆黄素(Fisetin)对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精神分裂症模型组(SZ组)、漆黄素干预组(Fisetin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8只,并利用MK-801处理SZ组和Fisetin组,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建模完成后,对Fisetin组大鼠腹腔注射漆黄素(20 mg·kg-1·d-1),SZ组和Control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亚砜,连续14 d.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进行评估;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钙/钙调素依赖激酶Ⅱ(CaMKⅡ)、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Control组,SZ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空间探索时间显著缩短(P<0.01),穿越原安全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减少(P<0.01);相较于SZ组,Fisetin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空间探索时间显著延长(P<0.05),穿越原安全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增加(P<0.05).蛋白表达方面,3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MKI、ERK1/2、CREB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SZ组CaMK Ⅱ、ERK1/2、CREB 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与 SZ 组相比,Fisetin 组 CaMKI、ERK1/2、CREB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漆黄素可缓解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MKⅡ、ERK1/2、CREB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漆黄素MK-801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伤动物,实验大鼠

    藤黄酸对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曾静杨舒雅钱娴静张清...
    23-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藤黄酸(GA)对脓毒症大鼠肠损伤的影响以及对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4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Spesis)组、低剂量GA组和高剂量GA组,各10只.除Sham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盲肠穿孔结扎法(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低剂量GA组和高剂量GA组于造模前24 h分别灌胃给予50、100 mg·kg-1 GA.造模后12 h麻醉处死,收集外周血和小肠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Chui's评分;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及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比较,Spesis组大鼠肠黏膜受损明显,Chui's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明显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Bax、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Caspase-3、Bcl2、MLKL、RIP1以及RIP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Spesis组比较,低剂量GA组和高剂量GA组大鼠肠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Chui'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小肠组织中Bax、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Caspase-3、Bcl2、MLKL、RIP1以及RI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GA能够减轻脓毒症诱导的大鼠肠道损伤,这或许与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藤黄酸脓毒症肠道损伤炎症反应信号通路动物,实验大鼠

    膝骨关节炎与肌肉减少症的相关性Meta分析

    叶斯哈提·木拉提别克张悦何舰郭万首...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与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via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有关KOA患者肌少症的研究文献.2名评审员利用Endnote 20软件独立完成筛选文献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e15.0软件对KOA与肌少症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果定义为KOA中肌少症的患病率.结果 KOA中肌少症患病率为29.4%(95%CI:0.177~0.410).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男性KOA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5.3%(95%CI:0.051~0.654),略低于女性的37.3%(95%CI:0.164~0.583);80岁以上KOA患者肌少症患病率最高,为71.8%(95%CI:0.404~1.032);亚洲国家KOA患者肌少症患病率最高,为32.4%(95%CI:0.175~0.473).横断面研究的KOA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3.1%(95%CI:0.195~0.468),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研究的5.5%(95%CI:-0.013~0.122).结论 KOA患者中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且患病率受年龄的影响较大.应重视KOA患者肌肉的质量和功能,采取适当的肌肉力量训练,并加强蛋白质摄入,以减缓膝骨关节炎的发展.

    膝骨关节炎肌肉减少症相关性Meta分析老年病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甲状腺癌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表达研究

    冯玉俊王林娜赵正历刘海楠...
    35-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甲状腺癌(TC)患者癌组织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表达情况,探讨miR-1296、miR-637和miR-1243与T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00例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取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肿瘤边界2 cm以上)及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不同组织中miR-1296、miR-1243、miR-637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分化型患者miR-1296、miR-637和miR-124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型患者(P<0.05);癌组织miR-1296、miR-637、miR-1243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正常组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96、miR-637和miR-1243高表达是TC患者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保护因素(OR<1,P<0.05).100例TC患者随访24个月,其中预后良好75例(75.00%),预后不良25例(25.00%);预后良好组miR-1296、miR-637和miR-1243相对表达量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243相对表达量及联合检测预测T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 癌组织中miR-1296、miR-637和miR-1243相对表达量与T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分子标记物,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期预后预测

    mPCNL与FURL联合治疗完全性铸型肾结石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机体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

    潘腾飞武立新刘祥鹏陈冬...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联合治疗完全性铸型肾结石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机体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完全性铸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mPCNL治疗,研究组行mPCNL与FURL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术前术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氧化应激[皮质醇(Cor)、丙二醛(MDA)、谷胱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结石清除率显著增加(P<0.05).2组术前术后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24、48 h Cor、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Px、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比较,研究组Cor、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GSH-Px、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2组术后2 h 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2 h IL-6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 h 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2、12 h PC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研究组术后各时点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24、48 h CRP水平显著升高;但研究组术后各时点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CNL联合FURL治疗完全性铸型肾结石疗效确切,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结石清除率显著增加,且不增加患者肾功能及机体应激与炎症反应程度,有利于术后恢复.

    完全性铸型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应激反应炎症反应

    宫颈癌患者术前血清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水平与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林燕韦陈丽黄玲李柱娟...
    47-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TIE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的3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10例进行Olink蛋白组学分析.使用试剂盒检测所有患者的术前TIE2水平,分析患者TIE2水平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IE2对肿瘤复发的临界值.Kaplan-Meier方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 Olink蛋白质组学显示宫颈癌根治术后血清TIE2、S100A4、MSLN、FGFBP1、ICOSLG和CASP8水平降低(均P<0.05).术前血清TIE2水平与患者FIGO分期、肿瘤大小、深部肌层浸润、LVSI、宫旁浸润、阴道边缘侵入、淋巴结转移和盆腔外复发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18~0.791,P<0.001),约登指数为2.75 ng·mL-1,敏感度为73.2%,特异度为70.3%.血清TIE2水平≤2.75 ng·mL-1患者的中位PFS和OS优于血清TIE2水平>2.75 ng·mL-1患者(均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LVSI和血清TIE2水平>2.75 ng·mL-1是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术前血清TIE2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有关;术前血清TIE2>2.75 ng·mL-1的患者预后更差.

    宫颈癌根治术内皮细胞TEK酪氨酸激酶预后

    不同路径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性的网状Meta分析

    冯琦凡涂发妹吴季敏张永慧...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比较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最佳穿刺路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7月有CVC不同植入路径的已发表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传统Meta分析和Stata 14.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包含674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3种路径中经腋静脉植入CVC首次穿刺成功率优于颈锁骨下静脉[RR(95%CI):0.88(0.84~0.91)]、经腋静脉植入CVC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锁骨下静脉植入[RR(95%CI):1.90(1.23~2.92)],但高于经颈内静脉植入CVC[RR(95%CI):1.76(1.35~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误穿动脉发生率高于腋静脉组[RR(95%CI):2.36(1.02~5.45)],气胸发生率高于腋静脉组[RR(95%CI):2.36(1.03~5.39)]和颈内静脉组[RR(95%CI):2.34(1.14~4.80)],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颈内静脉组高于锁骨下静脉组[RR(95%CI):0.34(0.16~0.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腋静脉植入CVC在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有优势,推荐临床CVC植入首选腋静脉路径,但仍应充分考虑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最优路径植入 CVC.

    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网状Meta分析

    军事训练中髌骨不稳致髌骨一过性外侧脱位的相关因素及其MRI表现

    范华刚谢安明魏文峰查婧...
    61-6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中髌骨不稳致髌骨一过性外侧脱位(TLPD)的相关因素及MRI表现.方法 选取126例男性髌骨不稳士兵为研究组,80例男性髌骨稳定士兵为对照组,比较2组TLPD发生率,并统计易导致TLPD的军事训练科目.评估研究组膝关节稳定相关参数,筛选TLPD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膝关节损伤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TLPD发生率为84.9%,对照组为20.0%,2组TLPD发生率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不稳情况下,TLPD高发的训练科目为跑跳类训练,占82.2%;其中研究组400 m障碍训练科目致TLPD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训练科目(P<0.05),≥2种以上髌骨不稳因素TLPD发生率显著高于单一髌骨不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位髌骨、滑车发育不良、髌骨倾斜角>17°、TT-TG距离≥20 mm与TLPD存在相关性;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滑车发育不良及TT-TG距离≥20 mm是TLPD的独立危险因素.MRI检查结果显示,TLPD易造成典型的骨挫伤、骨折及相关软组织损伤,研究组107例TLPD患者髌骨及股骨挫伤、膝关节积液发生率为100.0%,内侧髌股韧带损伤发生率为88.8%.结论 军事训练中,髌骨不稳是TLPD的危险因素;跑跳类训练是TLPD高发科目,以400 m障碍训练最为常见;髌骨部分因素滑车发育不良及TT-TG距离≥20 mm是TLPD的独立危险因素;TLPD造成典型的髌骨及股骨挫伤、内侧髌股韧带损伤,MRI能准确诊断TLPD,可以避免漏诊误诊.

    军事训练髌骨不稳训练科目一过性髌骨外侧脱位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