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灾害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生物灾害科学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

王海

季刊

2095-3704

swzhkx@163.com

0791-83828147

330045

江西南昌经开区志敏大道1101号江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生物灾害科学/Journal Jiangxi Plant Protec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程序性死亡在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彭文吴国灶高晓娜刘佩...
    491-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是常发生于快大型肉鸡的营养代谢病,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腹部出现大量液体潴留、肺动脉发生重构及运动耐受力下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是当前家禽养殖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疾病。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参与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在PH的发病机制中,程序性死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可介导众多心血管病理生物学过程,并影响肺动脉重构的发生发展。作者以程序性死亡为切入点,介绍并总结了程序性死亡与PH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程序性死亡通过介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增殖和分化等过程,调控PH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以期从程序性死亡的角度解释PH发病的分子机制,为以程序性死亡为靶点的PH临床防治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H)缺氧肺动脉重构PASMCsPAECs程序性死亡

    根际微生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抗逆影响机制与应用研究进展

    张玉芹李军民崔丙慧赵珊珊...
    500-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际微生物通常存在于植物根部表面及其周围土壤中,涵盖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多个类群。它们通过促进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和产生抗菌物质等多种机制,为现代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系统综述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机制和抗逆机制,并探讨了其在烟草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根际微生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根际微生物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新的研究思路。

    根际微生物烟草生长发育抗逆

    茭白孕茭机制的研究进展

    尹智慧李志宇李怡鹏潘素君...
    512-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茭白作为中国第二大水生蔬菜,是由茭白黑粉菌侵染菰使其茎膨大产生肉质茎进而形成的,此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综述孕茭机制,包括植物激素的差异调控、糖代谢产物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茭白孕育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生长素(3-indoleacetic acid,IAA)在茭白膨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茭白孕茭;糖类同化物质在茭白茎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氧化物酶不仅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还对茭白的形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最后对茭白的研究方向及其孕育机理进行了展望。

    茭白茭白黑粉菌孕茭激素

    甜瓜迷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及风险分析

    夏丽华依米提·热苏力辛蓓
    517-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甜瓜迷实蝇[Myiopardalis pardalina(Bigot)]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严重影响瓜类产量,目前已被EPPO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EPPO)、中国列为进境检疫有害生物。为明确甜瓜迷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其在中国入侵定殖的风险。[方法]基于R软件的Biomod2 组合模型对该害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评价甜瓜迷实蝇入侵的风险。[结果]甜瓜迷实蝇适生区在中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北部、西北部、中部、东部、西南部、南部,甘肃西北部、中部,青海西部,宁夏北部、中部、中西部,内蒙古西部、西南部、中部、中西部等。风险性等级评估结果显示甜瓜迷实蝇在中国风险性总值R为2。55,属特别危险的有害生物,一旦该害虫在中国定殖、暴发,将严重威胁中国瓜类生产。[结论]应加强检验检疫措施和监测手段,避免甜瓜迷实蝇传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甜瓜迷实蝇适生区Biomod2组合模型风险分析

    非洲猪瘟病毒p30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陈春龙张丽荣孔令保
    524-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目前国内流行的变异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表现出毒力低,传染性强,隐蔽性强的特点,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诊断难度大,快速灵敏的早期诊断试剂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至关重要,而p30的研究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可以为早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分离的非洲猪瘟毒株 Pig/Heilongjiang/HRB1/2020(GenBank:MW656282)提供的 p30 的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序列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信号肽及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预测,由生物公司优化密码子并合成重组质粒pET-28a-p30。将p30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用纯化所得的p30蛋白对小鼠进行3次免疫,获取多克隆抗体并检测效价。[结果]由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出p30 蛋白含 194 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001H1575N259O308S7,p30 蛋白为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区,无信号肽,二三级结构中含大量的α-螺旋。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当诱导时间为6 h,IPTG终浓度为0。05 mmol/L,诱导温度为34℃时,p30重组蛋白表达量达到最佳,浓度高达0。9 mg/mL以上,1 L菌液可产53 mg重组蛋白。通过间接ELISA测得小鼠血清抗体效价高达1:10 000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p30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经过表达优化p30蛋白产量得到明显提高,并获得效价较高的多克隆抗体,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对研发针对p30更加灵敏的诊断试剂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非洲猪瘟病毒(ASFV)p30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江西省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猪蓝耳病的调查研究

    陈永华汪恩奇张颖宋伟...
    536-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蓝耳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找出防控漏洞,并提出针对性改良建议,为后续猪场生产中规避相关安全隐患问题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对江西省某大型规模猪场从猪蓝耳病阴性场转为阳性场进行了调查,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双重荧光实时RT-PCR两种检测手段对该母猪场2023 年全年进行PRRS病原学监测。[结果]通过调查既往病史得知该母猪场于2023 年以前从未爆发过PRRS。在2023 年暴发PRRS中,发现母猪群体和仔猪群体的PRRSV平均抗体水平较低,均匀度较差,且在2023 年该母猪场PRRS暴发时期多集中于 1~6 月份,存在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变异株混合感染的情况。[结论]蓝耳疫情对该猪场的生产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蓝耳疫情导致猪场抗体阳性水平波动,抗原阳性检出率高;疫情还引发猪场生产水平下降,具体表现为母猪因繁殖障碍和高烧不退而死淘的数量上升,母猪空胎、返情、流产现象频发,健康仔猪的产出量大幅度下降,进而对猪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PRRS猪只群体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

    江西鄱阳湖候鸟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梁惠平黄鹏严珲邓海欣...
    546-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研究候鸟沙门氏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通过对江西省鄱阳湖采集的 108 份候鸟粪便样品进行处理,使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细菌分离和菌种鉴定,通过纸片扩散法对菌株进行 8 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统计数据后进行药物敏感性、多重耐药和耐药谱分析。[结果]共分离到 96 株沙门氏菌,阳性率为 88。89%;对 8 种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 88。54%;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64。58%),其次是庆大霉素(42。71%)、链霉素(39。58%)、四环素(33。33%)、环丙沙星(23。96%)、头孢噻肟(17。71%)、诺氟沙星(8。33%)、氯霉素(4。17%);对诺氟沙星敏感性最高(61。46%),其次是氯霉素(60。42%)、链霉素(37。50%)、庆大霉素(36。46%)、环丙沙星(36。46%)、四环素(20。83%)、头孢噻肟(13。54%)氨苄西林(8。33%);分离的 96 株鸟源沙门氏菌共产生 39 种耐药谱组合,存在 6 重耐药谱,其中以 1~4 重耐药为主,多重耐药率达 42。71%。[结论]该地区的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出现多重耐药且其耐药谱呈现多样性。

    沙门氏菌分离鉴定耐药分析耐药谱

    宁都黄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其病毒meq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吴虹瑾黄曼孜胡煜吴欢生...
    55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诊断江西宁都某鸡场黄鸡发病原因。[方法]通过病理剖检、PCR检测确诊该鸡场黄鸡患马立克氏病,并对该病毒meq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病鸡表现"劈叉"神经症状,剖检结果发现病鸡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器官表面均出现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腺胃糜烂、出血。PCR鉴定结果为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阳性,随后对MDV的meq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MDV meq基因全长为 1 020 bp。与参考毒株相比,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99。8%和 97。1%~99。7%,存在9 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有3 段4-脯氨酸(PPPP)重复序列,2段发生(PPPP-PR/APP)氨基酸突变。[结论]该毒株与近年国内强毒株或超强毒株在同一分支上,且氨基酸突变基本相同,推测该分离毒株毒力至少为强毒株。研究为临床马立克氏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为分析MDV变异提供重要参考。

    马立克氏病病毒PCR检测meq基因遗传进化序列分析

    基于烟株冠层高光谱的烟草病毒病分类模型构建

    姜雪妍辛星龙薛文鑫李文杰...
    561-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烟草病毒病影响烟草生长,甚至导致烟叶减产、烟株死亡,严重影响烟叶的品质。为实现快速高效烟草病毒病害监测。[方法]采用芬兰SPECIM IQ高光谱相机,通过无损检测烟草病毒病感染程度的技术,建立了高光谱相机在烟田中采集健康和不同级别病毒病感染程度的烟草植株图像,预处理后提取波长范围为397~1 004 nm的 204 个波段光谱特征,使用四种波长选择方法与四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 16 个田间烟草病毒病等级分类模型。[结果]模型检测结果表明一半以上模型精度超过0。70。其中,鲸鱼优化算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的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0。83,表现最佳。波段选择与变量贡献分析表明,近红外光谱区在区分健康与感染病毒病烟草叶片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研究证明了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和波长选择算法,能够有效监测烟草病毒病,为大范围田间烟草病毒病害监测提供了基础与理论支持。

    烟草病毒病高光谱成像特征波段机器学习

    湖南宜章县金刚藤锈病病原鉴定

    陈丹张岩杨华周倩...
    574-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23年11月在湖南省宜章县金刚藤上发现一种锈病发生严重,为探究金刚藤上锈病的病原,开展金刚藤锈病病原鉴定相关研究。[方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患病叶片上病原菌的形态,然后取金刚藤叶片发病部位提取总DNA,用通用引物扩增病原菌ITS和LSU序列,并切胶回收扩增片段,连接T载体测序,测序结果NCBI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湖南省宜章县金刚藤上发现的病害是由柄锈菌属(Puccinia sp。)真菌引起。[意义]明确了湖南省宜章县金刚藤病害的病原菌,为今后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金刚藤锈病柄锈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