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发展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张国良

半月刊

1008-3855

jyfz@263.net

021-64034596;64038342;64186212

200032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教育发展研究/Journal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注重决策参考和分析,适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拔尖创新人才选育特点及其保障体系构建

    刘玉祥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促进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推进部门联动,体现了不同部门在拔尖创新人才选育中的功效与作用;通过强化科教融合,提升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实战能力与素养;通过注重大中衔接,倍增了高校和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选育中的合力;通过发挥高考作用,确保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育质量与公平底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在现有措施基础上,以组织、制度、质量、安全等关键要素为着力点,探索构建更加有利于促进健康可持续选育拔尖创新人才的保障体系,助力全面实现人才自主培养,为强国建设战略需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保障体系组织制度质量

    地区贫富差距、家庭教育期望与共同富裕:微观证据与政策思考

    吴尧陈武元程章继
    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贫富差距对家庭教育期望的作用是提升还是抑制、如何通过教育公平促进阶层流动乃至实现共同富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至201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探究贫富差距对城乡家庭教育期望及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富差距会降低家庭教育期望,且主要对低收入与农村家庭造成负面影响;而教育补助能显著抑制贫富差距对弱势家庭教育期望的负向效应;但区域贫富差距扩大将使该地区总体教育投入水平提高.研究还发现贫富差距会扩大阶层教育投入差异,反映出当前教育投入的"内卷化"趋势.最后,本文针对贫富差距对教育领域存在的负外部性问题,从缩小社会阶层差距、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改善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共同富裕贫富差距家庭教育期望阶层流动教育公平

    特色高中建设:基于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分析

    朱益明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特色高中是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重点分析了自2010年以来特色高中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并指出这些政策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系统阐述了学界有关特色高中建设的研究文献,概括了特色高中的理论观点;同时以特色高中建设的上海样本为例,指出实践发展带来的一些启示.本文遵循新发展观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了特色高中建设的四方面建议:强化以学生为中心和面向每所学校、优化与重塑高中教育政策、改进学校制度与提升教师能力、推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同步互动.

    特色高中学校转型新发展观

    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徐国庆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正处于极度不明确状态.其形成并非源于自身直接遭遇的困难,而是非教育研究者对当前教育问题的不合理归因.根本原因在于高等职业教育大规模发展后一直没有完成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理论研究.高中阶段教育的多样化属性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国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1)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分化程度;(2)高中阶段学生的就业需求;(3)高等职业教育对职业基础教育的需求;(4)高中阶段教育职普融通改革趋势.在办学模式上,就目前我国现实条件看,举办完全型态的综合高中非常困难.

    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高中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学校新分类发展的缘起、挑战与构想

    徐士强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而落实这项战略的主体在普通高中学校.画学校多样化的"样"、树育人个性化的"个"、破办学同质化的"同",均对普通高中以"层"代"类"的学校固有分类法提出了挑战.学校分类有功能、内容、属性和管理体系等多种维度."功能+内容"、"优质+特色"的分法构想可以作为破层立类的有益思考.分类不仅要在技术方法上精进,还要在学校本体利益关切、结果与影响评估、政策支持上加以研究,更要从高中格局优化、生态改进、育人方式变革的角度予以考量.

    普通高中教育学校新分类构想

    "双减"政策执行中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

    薛海平张小莉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政治系统理论,采用爬虫技术获取2021年7月24日至2024年3月31日之间半官方的"人民网留言板"及非官方的"知乎"两类网络平台有关"双减"政策的网络舆情数据,展开"双减"政策执行中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客观描述大众对"双减"政策的情感态度倾向,分析得出"双减"政策执行中"双减"政治共同体关注的主要议题,全面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双减"政策的真实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参考依据.

    "双减"政策政治系统理论网络舆情监测LDA主题模型

    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样态特征、兴起动因与治理对策

    董圣足赵阳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一个阶段的集中治理,大规模、机构化、阵地式的违规校外学科培训已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清除,基本实现了"双减"政策的预期目标.但同时,调研发现,当前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有所抬头,并呈现形式更加隐蔽化、类型更加多元化、主体更加个人化、组织更加严密化、手段更加科技化等特点,对此,本研究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维度分析了隐形变异兴起的动因,并分别从治本、分流、堵漏和协同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政府监管体系的健全,推动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治理的深化,从而更好地推进"双减"工作落地生效.

    双减学科培训隐形变异治理对策

    学校如何执行教育政策——基于米特-霍恩框架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个案研究

    徐赟丁洁琼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处于教育政策执行结构的最底层,其政策执行往往决定着教育政策的最终效果.运用米特-霍恩框架对F小学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在政策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包括政策目标与标准的宽泛化,教师、空间和经费资源保障不足,政府与学校间的"事责财权"不匹配,执行组织关系松散且具有"间歇性重构"特征,社区环境的结构性固化和家长的功利化参与,执行个体的认知偏离和利益冲突.突破个案来看,要促进学校有效执行教育政策,则需提高区县级教育决策质量,扩大政策执行资源供给,健全学校与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重构符合专业化特点的学校组织架构,优化多元协同的执行环境,提升教师的教育政策执行力.

    教育政策执行学校教育政策执行课后服务米特-霍恩框架

    在现代化路途上重思教育的道德关切——评《道德冷漠的教育省思》

    刘小柳
    79-84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技巧分析——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实务》

    王军胜牛丽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