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

汪润珊

月刊

1002-0845

info@exploreedu.com

0451-8630527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

教育探索/Journal Education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突出理论性、学术性、管理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的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破圈"路径研究

    盛巧玲种海峰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圈层因设定成员进出界限,成员之间具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群体之间分享情感体验,并且每个圈层都有其独有的符号与高度凝聚力,从而成为天然的互动仪式链"场域".网络"圈层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场域孤岛""情感失调""表达式微"的困境.本研究结合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创设具体话语情境、增加虚拟互动仪式、强化客体情感共鸣、构建思政象征符号的"破圈"路径,以此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凝聚民族共识.

    互动仪式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圈层

    新媒体场域下大学生审美人格建构研究

    郭倩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作为大学生审美活动的主要场域,在为大学生审美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会使大学生面临审美能力下降、审美标准偏低、审美认知破碎、审美判断不足、审美眼界狭窄、审美创造力匮乏等风险,增加大学生人格异化和人格缺失的危机.基于此,高校美育工作应以建构大学生审美人格为主要目标,以提升大学生审美人格需要力、审美人格判断力、审美人格选择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有效利用网络美育、提升校园环境的美育氛围等途径建构大学生审美人格.

    新媒体大学生审美人格

    黄炎培职业素养教育观及其视域下乡村振兴人才造就探赜

    姬君彩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谋划以乡村振兴建设人才培育为重心的职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神的重要举措.黄炎培职业素养教育观历经孕育成长期、生成升华期和成熟发展期等阶段,形成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业作风意识、"敬业乐群、忠诚爱国"的职业道德要求、"尊重个性、因性施教"的职业技能培育、"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职业行为规范等丰富的理论内涵.我国职业教育应深入研究黄炎培职业素养教育观从"加强职业思想培育,历练敬业奉献型人才""注重职业道德培养,锻造德技双馨型人才""深化职业技能培育,造就理实兼备型人才""严格职业行为规范,培养乡村应用型人才"等方面探索引领乡村人才培育的实践路径.

    黄炎培职业素养教育观乡村人才培育实践路径

    我国"U-G-S"教师教育模式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林利民韩国海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U-G-S"教师教育模式是推进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大致可划分为初步探索、快速发展、深入发展三个演进阶段;研究聚集了一批核心作者以及两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术团队,但研究力量整体偏弱;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概念内涵与理论演进研究、实践探索与发展困境研究、协同机制构建研究、培养标准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未来,"U-G-S"模式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升研究实力;聚焦模式发展困境,深化研究问题;丰富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进程.

    "U-G-S"教师教育模式可视化分析研究力量热点主题

    生态体验视域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三个维度

    王晓亚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体验为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生态体验道德教育是一种融合主客、沟通内外,在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的统摄下优化生命体验的道德教育范式.生态体验视域下师范生师德教育应基于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的体验展开:自然生态体验可以有效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脱节;类生态体验可以有效缓解道德人为与道德自在的间离;内生态体验可以明显改善道德理想与道德境遇的冲突现象.

    生态体验师范生师德教育

    "双减"背景下教育治理的"群己困境"

    周恬恬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次"减负难"不仅是教育内部问题,更是社会的系统性问题.既往减负政策成为学生、家长、学校、政府等社会各方博弈的整体性复杂概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基础教育发展和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权责上的"群己博弈"成为减负治理困境的关键所在.实施"双减"政策试图回应"教育内卷"的社会现状,治理教育领域过度竞争的"异化"现象,亟需厘清减负问题的"群己困境",形塑教育权责统一的"家国契约",以整体性思维实施多元协同的综合性教育治理.

    "双减政策"群己权界教育治理

    两院院士留学经历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以湖北省81位院士为例

    郭恺茗黄涛张瑞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国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湖北省81位两院院士的留学经历进行梳理,从出国留学角度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多数湖北省院士都有出国留学经历,且其相关经历在服务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并在坚定爱国主义理想、强化顶层制度设计、深化服务管理保障、推动留学国家分散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方向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两院院士拔尖创新人才出国留学

    《教育探索》2024年下半年投稿指南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