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三大促进

    叶旭山康叶红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是信息技术时代,各科教师都应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科教学.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以及数学的特点、教学的要素,发现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能促进学习活动可视化、教学评价数据化、内容理解深度化.这三大促进作用能使数学教学具备三大显著特征:更生动直观、更精细准确、更深刻透彻.

    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学习活动教学评价内容理解

    "七选五"解题教学:从语篇结构入手

    何欢欢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选五"试题的解答需要考生综合应用语篇知识,全面认知和解释语篇的形式结构和逻辑语义关系.因此,"七选五"解题教学可以从语篇结构入手.从语篇的宏观结构入手,把握行文脉络;从语篇的中观结构入手,梳理逻辑关系;从语篇的微观结构入手,抓住解题线索.

    "七选五"试题解题教学语篇结构

    英语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

    章磊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课程思政,要坚持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统一、深入挖掘和有机融入相结合、英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呼应的原则,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三观",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思政元素,抓牢教材这个主阵地,用好英语报刊这个后花园,充分体现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初中英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英语教学如何渗透中华文化

    顾琴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中,很多都涉及中华文化.高中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华文化,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用空间的同时,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拓展式阅读,发现中华文化的衔接点;开展思辨式探究,找准中华文化的切入点;进行内化式表达,抓住中华文化的体验点.

    高中英语中华文化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文化品格

    单元大概念下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

    汪定用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单元大概念是化学学科大概念、化学主题大概念与单元教学内容结合的产物,是化学学科大概念的次级概念.化学单元大概念是学生开展单元整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形成和运用化学学科大概念的最基础内容.单元大概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思路为:从层级概念结构出发,解析单元逻辑;结合情境问题解决,深化单元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拓展单元外延.

    初中化学单元大概念层级概念结构情境问题解决跨学科实践

    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浅探

    徐婷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课堂,是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课堂由教室物理环境延伸到网络智能环境,形成的一种智慧学习场域.依托"学正"智慧课堂学习平台,可从学情分析、资源推送、互动交流、评价反馈等方面推进教学.具体步骤是:精准分析学情,制定学习目标;推送丰富的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立体化互动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即时评价反馈,关注过程表现.

    初中生物智慧课堂学习平台

    思政教学要善做"简法"——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

    杨晓丽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教学应善做"简法",以简驭繁,构建简约而不简单的思政课堂.教师必须提高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简要,不能求大求全;开发简练的教学素材,做到选材"精"、组合"优";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要追求简便,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复推敲,把教学语言锤炼得简洁又周密.

    高中思政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教学媒体教学语言

    课后服务时段开设思政类社团的探索

    王鑫红何琴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的思政类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开设思政类社团,可以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体系中的呈现方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团从师资队伍、活动时间、学生需求三方面整体规划,内容架构遵循生动化、形象化的原则,重视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课后服务思政类社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社团

    时代世相中的"这一个"——《潘先生在难中》教学实录及评析

    魏芳江雪松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潘先生在难中》一课教学,以一个主任务推进教学,贯穿课堂始终.任务设置难度契合学生认知,任务设置指向激活学生思维,任务设置落脚于梳理学生思想;任务完成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完成凸显以思辨为核心.

    高中语文主任务思辨《潘先生在难中》

    "文化素养"校本课程的初步建构

    吴启虹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素养"校本课程主要目标涵盖认知、情意与行动三大领域;依据课程目标,内容分为文化通识课程、文化理解课程和文化实践课程三大类别;三类课程在目标、内容和功能上各有侧重,需要差异化实施,从而保障每一类课程都能落实到位.

    "文化素养"校本课程文化通识文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