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与职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与职业
教育与职业

李益生

旬刊

1004-3985

zazhishangxun@263.net

010-87279634

100075

北京市崇文区永外安乐林路甲69号

教育与职业/Jour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与职业》杂志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7年创办,中共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在目前中国近万种期刊中创办最早、刊史最长,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覆盖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教育与职业》杂志现为旬刊,其中上旬刊为综合版,内容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从民间角度出发,反映教育领域的前沿资讯,探讨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报道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的具体领域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职业培训等。读者对象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教育一线工作者等。中、下旬刊是本刊专门设立的教育学术研究版,以倡导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为目标,以刊登教育研究学术论文为主,立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探讨当前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广泛交流国内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所刊登论文包括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职业知道、职业培训等研究成果,读者对象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理论意涵、典型特征与运行机制

    许悦宋洁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产教融合组织形态的创新发展,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从哲学本体论、目的论、方法论的角度看,其建设的本体是正确界定联合体的本质,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双向赋能,方法上以"多元治理""协同共生"的理念为指引。在多元协作、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建设原则下,市域产教联合体呈现出区域性、开放性、生态性、复杂性等鲜明的组织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政策引导机制、组织治理机制、产教嵌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的运行机制,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产教主体的联动发展,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数字化赋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研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

    李雨健张燕梁卿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整体性治理理论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存在治理主体、资源要素和组织形态的"碎片化"问题,分别表现为:信息共享融通不足,互动沟通亟待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不足,资源整合需要加强;治理机制有待完善,协同治理有待提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数字生产力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可以破解以上问题,数字技术的连接能力可以赋能信息畅通,数字技术的整合能力可以赋能资源共享,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可以赋能组织治理。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际需要,数字化赋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可采取的举措包括:搭建产教信息联动网络,助力人才培养;夯实产教资源共享载体,服务产业发展;完善内部数字治理体系,提升发展效能。

    市域产教联合体整体性治理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社会逻辑与实践路径

    郑立群王忠英和震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为切入点,运用社会构成的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精神文化"四要素"分析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可知,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县域经济统筹发展,助力县域政治生态稳定,满足县域社会美好生活需要,创设县域良好文化环境。由此,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区域特色、功能定位、条件保障等方面寻求路径突破,提出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化"发展、"区域化"发展、"多元化"发展、"长效化"发展,从而为实现我国县域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县域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社会逻辑实践路径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具身转向:理论逻辑、现实障碍与实践进路

    韦妙吴泽宇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教材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产业发展新需求,增强自身适应性,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出发,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的设计、开发、应用走入了忽视学生身心发展、割裂学生身体认知、脱离学生身体环境的"离身"歧途,与职业教育新课标关注身心合一、强调身体参与、回归生活实践情境的具身思想渐行渐远。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必须重新认识"身体"的认知论意义,在教材设计层面树立促进学生身心整全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教材开发层面重视推动学生身体认知融合的功能研制,在教材应用层面实现学生身体环境交互的情境构筑。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具身认知理论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陈建录邸光飞汤淑惠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政策支持、参与合作主体以及合作形式三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即合作温度不高、合作广度不足以及合作效度不佳。据此,提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展望:坚持理念引领,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定向统领;加强机制建设,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提质增效;尊重文化差异,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凝心聚力;加快数字转型,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强基固本。

    "一带一路"倡议南非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职普融通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进路

    时小燕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普融通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引领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新方向、给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服务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当前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缺乏可参考的经验,也存在诸多问题。据此,提出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坚持类型特色,把握质量保障目标的精准度;深化产教融合,彰显质量保障体系的大贯通;多措并举强配套,实现质量保障队伍的高水平;提升组织能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

    职普融通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研究

    郭高萍何景师徐兰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现场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现场工程师作为新型劳动者,应具备创新能力、跨界技能、数智素养、学习能力和工匠精神。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过程,应对标"新产业"、运用"新介质"、开发"新模式"、瞄准"新技术"、聚焦"新主体",构建真实情境、开发真实任务、梳理真实流程、立足真实岗位、挖掘真实典型。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

    城校共生视域下韩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区域事业(HiVE)项目的分析

    王佳桐冯旭芳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城校共生成为韩国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基于该理念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韩国政府出台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区域事业(HiVE)项目,其愿景是创建与城市(社区)相生的高等职业院校,其目标是打造区域紧密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了四维战略举措、四大实施成效以及五大改进方向。探讨其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实践,特别是在促进城校共生、产教融合、终身教育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提供宝贵借鉴。

    城校共生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HiVE政策研究韩国

    从传统行会到现代治理:英国技能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杨丽波陈欣星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技能治理承担着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任务。英国的技能治理在各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重要变迁后,逐步形成了一个协调、灵活的体系。该体系以技能政策为支撑、以技能培养为基础、以技能供需预测为导向、以技能认证为保障,从制度、资金、教育、信息等各个方面来管理和协调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借鉴英国技能治理的成功经验,我国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技能治理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开发中国特色技能治理模式;提高技能供需预测的精准度,建立数据驱动的技能治理模式;完善技能认证体系,以标准化的评估提升技能治理的效能。

    英国技能治理学徒制技能人才

    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的运行机制与经验启示

    姜芸张卫民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援助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的新方向。目前,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走出去"方面的职业教育合作还比较有限,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APTC)长期致力于为太平洋岛国提供职业教育支持。APTC的成功在于其具有主动对接本国外援战略、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广泛构建合作网络等特点。借鉴APTC的经验,中国—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合作应以对接国家外援政策为方向,以优化组织协同机制为支撑,以灵活适应培训需求为重点,以坚持多元合作办学为抓手,在顶层设计、运行实施和模式创新方面提高项目的精准度、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澳大利亚太平洋培训联盟(APTC)太平洋岛国职业教育援助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