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价值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

郜明信

旬刊

1006-4311

vezzsbjb@163.com

0311-83020178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西路88号卓达物业楼A501室

价值工程/Journal Value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价值工程》杂志中国高教学会高校价值工程专委会会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 国 期 刊 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 方 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 中 文 科 技 期 刊 数 据 库收录期刊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085/N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4311 名誉 顾 问: 袁宝华 张彦宁 张宝明 苏立功 编委会主任: 黄锦奎 总 编 辑: 郜明信 副 总 编辑: 王乃静 沈岐平 宋 辉 《价值工程》杂志1982年创刊。 “价值工程”不仅是全球公认的技术、经济与管理紧密结合、实施创新与优化的一门现代管理技术,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价值工程”的价值导向原则和创新本质、以及它的多学科化特性,将对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21世纪是价值决定胜负的时代。 价值分析(VA)、价值工程(VE)、价值管理(VM)都是为了追求价值的创造与提高,亦将广泛地协助企业领导管理者协调、综合处理好质量、成本、市场占有率、信息、创新五个方面的关系。 价值工程(VE) 帮助企业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价值分析(VA)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消耗来提高经济效益! 价值管理(VM) 帮助企业从实物管理走向以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视角下山地型乡村耕地整治潜力测算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杨珊胡景云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多元利益主体下西部山地乡村地区耕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为新时期耕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国土综合整治效率。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围绕耕地整治潜力来源构建山地型乡村地区耕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不同利益主体的耕地整治潜力评价模型,并以花溪区高坡乡耕地整治现实潜力校核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耕地整治潜力重点考虑土地优化配置、保护耕地生态利好,利润回报、施工难易程度以及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三个方面;2)花溪区久安乡、孟关乡和燕楼镇耕地综合整治潜力较大,高坡乡整治潜力较小。研究结论:构建多维度多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探讨不同实施主体下的山地型乡村耕地整治潜力,有助于提高山地型耕地整治潜力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但打破行政界线对耕地集中度的割裂、构建包涵更多变量因子进行更为复杂的合理性分析评价模型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土地综合整治山地乡村耕地整治潜力多元利益主体潜力评价模型

    山西电动汽车的现状及其问题与建议的调研分析

    韩丽萍康佳韩莉宏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文章通过对腹地山西电动汽车发展情况的深入调研,从充电费用、充电设施等现状入手,通过学习海南、北京、上海等电动车发展较快省市典型经验,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出影响山西电动车发展的充电设施质量、充电电价机制与服务费等方面的若干问题挑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规范电价执行、加大设施建设等有针对性建议及措施,对推动电动汽车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电动汽车现状问题建议

    复杂条件下高速公路箱梁架设施工方案设计研究

    孟雪飞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湾区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选址越来越趋于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在施工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工况。增天高速朱宁路跨线桥低净空下穿 220kV高压线,上跨县道X268 及龟岭村路交叉口,县道X268 旁又有 10kV高压线和地埋自来水管及多条通信线路、20~30m高的行道树,复杂的施工工况为该桥的箱梁架设增加重大的安全风险。通过对现场施工条件的精准分析,架梁方案设计分两种工况,采用架桥机和大吨位随车吊两种方案完成箱梁架设,未发生险性事件,为后续同类施工提供了借鉴。

    高速公路高压线箱梁架设

    综合地质与经济因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潜力探析

    张培兴韩健健靳天禄周娜...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考虑地质条件约束的地下空间开发潜力评价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化规划与开发需求。本文在考虑地质因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量引入经济因素,初步建立了综合经济与地质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法构建地下空间开发潜力综合评价模型。以我国东南部地级市N市c区为研究案例,在考虑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引入房价与人均GPD,借助GIS软件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开发潜力呈现由北至南逐渐降低的特征;c区地下空间高潜力开发区、中等潜力区、低潜力区、差潜力区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5。74%、37。66%、32。17%、15。43%。对比不同约束条件下地下空间开发潜力的评价结果可知,综合考虑地质与经济因素下的c区地下空间开发潜力高的地区比单一考虑地质条件下开发潜力高的地区面积占有所降低,因此将经济要素纳入地下空间开发评价指标体系考量范围,能够促使城市地下评估更具全面性,以期推动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评价、规划及利用。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因素经济因素GIS

    焚化中心垃圾储坑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其优化策略研究

    曾国胜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城市生活垃圾量急剧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焚化中心作为有效处理大量垃圾、减少体积并回收能源的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垃圾储坑是焚化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整个设施的稳定运行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然而,垃圾储坑往往需要开挖深基坑,这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构成了一大挑战。鉴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在保障焚化中心垃圾储坑建设安全和效率方面的核心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支护技术和优化策略。

    焚化中心垃圾储坑深基坑支护技术优化

    新时代新能源光伏无人值守智能电站项目的整体规划与目标设定

    张善强郭杨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光伏电站的发展需求。基于信息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值守智能电站逐渐从理想变为现实。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讨了智能电站的整体规划思路,包括智能设备部署、集控中心建设及区域检修中心构建等核心内容。研究表明,采用"集中监控+区域检修+场站无人值守"的运营模式,可显著提升人效比35%以上,实现发电量提升2。1%,运维效率提高46。7%,设备运维费用降低28。3%,为新能源电站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

    新能源电站无人值守智能化运维集中监控区域检修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内生动能、建设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

    李艳楠赵亚男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简称"联合体")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汇聚了地方政府、产业园区、高等院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在创新互动、共同培养人才以及共享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共生环境。通过这种方式,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得以高效整合,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在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内多主体参与过程中所激发的内在动能时,可以发现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园区提供的平台作用、企业的技术支持、学校的教育输出以及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主要驱动力;此外,建议采取一种由分散到集中的资源整合策略,该策略应从国家层面直至地方层级逐步实施,并建立一个涵盖多方利益相关者的理事会,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框架和信息交流平台;同时,还需形成一套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跨组织的人才互聘机制和共性技术服务机制。

    市域产教联合体内生动能多元主体协同人才互聘机制

    "新乡人"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镜像与路径

    曾莉冯咏陈中耀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乡人"的概念界定及培养研究进行分析,探讨"新乡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角色与镜像,分析了"新乡人"以"农业+"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形态变革、以"数字+"推动乡村振兴数字技术赋能、以"职业+"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强基、以"创新+"培育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和融合发展的路径,对培养新乡人提出建议。期望新时代职业教育能够在乡村人才培养中"唤醒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唤来助乡人、转型新乡人、成为兴乡人"。

    新乡人乡村振兴镜像路径

    附加阻尼比与多高层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秦桧荣付汝高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附加阻尼比是指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中,阻尼器(消能装置)附加给原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其作用是吸收或消耗地震波传递到结构上的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从结构力学知识和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可知,当结构附加阻尼比时,建筑结构本身承担的地震作用小于不附加阻尼比的结构,且附加阻尼比越大,建筑结构承担的地震作用减少越明显。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阻尼比对地震作用的影响,总结其变化规律。

    附加阻尼比多高层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

    船舶光伏并网逆变器主动谐波补偿研究

    徐一鸣王家骏冒冬琴黄宇博...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船舶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与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日趋严格,将太阳能与传统能源相结合为船舶提供动力,在航运业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光伏发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船舶光伏并网逆变器往往无法以额定功率输出,存在动态容量剩余。另一方面,随着船舶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及非线性负载的比重逐渐增加,船舶电力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将主动谐波补偿技术融入到船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展开深入研究,利用船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剩余容量对船舶电网谐波进行主动补偿。

    船舶光伏并网逆变器主动谐波补偿闭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