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技术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技术开发

朱清江

月刊

1001-523X

010-68229551 88223766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34号

建筑技术开发/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建筑类综合性科技刊物,全国唯一一家以建筑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重点报道混凝土制品、防水与装饰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机械、工程监理、测试技术、试验仪器等。设有技术开发报道、专题开发综述、国外技术开发、技术讲座、技术开发专栏、短文荟萃、开发信息集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及管理分析研究

    何维荣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旨在探讨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管理特点,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依托深圳市工务署运用E工务、EIM管理平台强化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以任务管理为主线,实现工程进度实时监控、进度动态展示,以提高工程管控效率.

    E工务EIM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检查机制

    涉地铁保护工程深基坑施工微扰动控制要点研究

    陈星桉叶永叶晋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永安国富大厦项目为例,分析介绍了涉地铁保护工程深基坑施工微扰动控制管理要点,阐述了在运用合适施工技术的前提下,不同工况的施工扰动因素,并加以精细化管理,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扰动,以达到良好的基坑安全及地铁隧道变形控制效果,其可为后续同类施工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地铁保护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

    不同基础条件下预制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与检算

    付琪璋安震万廷聪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需求,在非预应力轨道板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不同基础条件下的无砟轨道结构耦合模型,结合极限状态法,研究开展了综合考虑列车荷载、温度梯度和基础变形作用下预制板的弯矩及配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非预应力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路基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配筋设计受偶然组合作用控制,不同基础类型的轨道板纵横向配筋均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组合控制.

    地铁结构设计检算板式无砟轨道极限状态法

    市政道路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解析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吕维光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市政道路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对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土岩组合边坡勘探线、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布置,对主要岩土层及岩体结构面均提供了满足工程需要的边坡力学参数,对土岩组合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全方位评价,对边坡可能存在的各种破坏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计算分析,解决了工程实践中如何进行土岩组合边坡勘察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其可为类似土岩组合边坡勘察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土岩组合边坡勘察要点结构面产状边坡力学参数边坡稳定性分析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掌子面失稳演化特性研究

    谢高英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施工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失稳演化特性,分析了掌子面挤出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掌子面涌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掌子面逐渐迫近断层破碎带,掌子面挤出位移、塑性区体积和涌水量呈现由"略微增加"到"明显增加"再到"急剧增大"的变化规律.防突体厚度越大,发生突水突泥灾害的概率越小,该隧道穿越F4断层施工的极限防突体厚度为5.2 m.

    隧道工程富水地层断层破碎带掌子面失稳流-固耦合

    市政道路表层维修与治理策略研究

    牛红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对西安市浐河东路路面病害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龟裂、线裂、车辙和网裂的主要成因是沥青面层和基层的薄弱及不稳定.通过路面检测,提出了包括沥青表面微层处理、沥青路面再生、雾封处理、碎石封层和稀浆封层工艺在内的维修策略,旨在针对不同损伤程度提供有效的养护与修补方案.研究强调,定期养护及选择与道路使用情况相匹配的维修策略对于提升道路持久性和使用效率至关重要.

    市政道路维修路面病害沥青路面维修策略

    隧道跨越巨型溶洞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徐博杨忠超王维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贵南高铁甲良三号隧道跨越巨型溶洞段为工程背景,对拱隧一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先对跨越溶洞段落的隧道洞身施作锚索加强,在溶洞范围施作超前注浆支护后,按照台阶法开挖隧底基坑,采用独立的吊装设备调运基坑碴土,然后施作拱圈地模、拱座及支墩,分段浇筑拱圈结构后分层回填拱上结构,最后施作隧道二次衬砌结构.结果表明,拱隧一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攻克了隧道跨越巨型溶洞安全快速施工与配套工艺的技术难题,保证了隧道跨越巨型溶洞的施工安全.

    岩溶隧道岩溶治理拱隧一体结构巨型溶洞

    高应力软岩隧道二次衬砌合理支护时机分析研究

    徐志平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兰渝铁路某隧道为研究对象,考虑炭质板岩地层的蠕变特性,基于广义西元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支护时机下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受力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提前施作二次衬砌,能够和初期支护构成叠合支护体系,有效约束软岩变形,减小变形速率,施作时间越早,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越好;(2)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应力支护时机相关.二次衬砌施作时间越早,越能够改善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减小初期支护应力,同时分担的围岩形变压力越大,二次衬砌应力越大.

    软岩隧道高地应力二次衬砌粘弹塑性数值分析

    基于Revit二次开发技术的机电设备参数化建模研究

    陈剑佳戴伟骏崔家琪周平...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的建模效率,研究提出了一种参数化建模方式,把多个机电构件组合成一个构件组,设定参数用于调整构件属性以及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基于Revit提供的API命令与C语言编程技术,设计代码来实现参数化构件组的创建、存储、读取和布置.经研究分析最终得出,用参数化构件组进行建模的方法,提高了机电设备建模的效率、灵活性和准确性.

    Revit设备布置参数化软件开发

    桥梁墩身模板与挂篮模板模块化周转设计研究

    李庆辉伍柏宏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主要以桥梁施工模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模板周转次数少、空闲率高、模板制作多、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某特大桥为例,将模板设计贯穿于整个模板施工阶段,综合考虑将墩身模板与挂篮模板无缝周转设计,利用Revit技术进行桥梁墩柱模板设计及装配模拟,通过算法流程结合MID AS软件验算模型得出最优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模板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前提下,墩身模板转挂篮模板周转率达77.42%.

    模板模块化墩身模板挂篮模板周转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