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陉古道沿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文斌高晶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陉古道历史悠久,为太行八陉之第三陉.白陉古道不仅承担着军事防御、经济繁荣等职能,同时也是一条关键的文化纽带.古道沿线区域在历史上形成了大量乡村聚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白陉古道沿线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 10.6平台,分析白陉古道沿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得出白陉古道沿线乡村聚落呈集聚分布,并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坡度、河流、交通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探索古道沿线乡村聚落空间的分布特征,对于制定沿线乡村发展规划、精准配置设施资源、优化聚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陉古道乡村聚落空间分布GIS技术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困境与规划编制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上甘村为例

    姚圣黄琳艳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发展背景下,乡村地区成为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行政单元.村庄规划是村庄发展的重要导向,编制"好用、能用、管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时代命题.特色保护类村庄蕴含丰富内涵,肩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双重责任,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面临多重困境.同时,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由于上位政策变动频繁等现实难题,所能发挥的效能下降.文章通过研究江西省上甘村的规划编制实践,总结规划编制策略,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特色保护类村庄的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景观地文特征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北京密云区河西村为例

    张学玲许相慧陆嘉慧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传统村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而传统村落景观地文特征的数字化保护与转型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地文特征概念解析及其在传统村落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发展为主线,同时结合了住建部等四部门开展"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北京密云区河西村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360°全景拍摄等方法,对传统村落景观地文特征进行系统采集并建立数据库,结合3S等数字技术进行村落地文景观要素数字化采集解析、融合转化与映射展示,为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景观地文特征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与方法途径,也为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提质增效提供案例参考.

    传统村落景观地文特征数字化保护数字博物馆河西村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共体育设施要素研究

    林巧丘建发姜帆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大众开展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促进全民健身是发展公共体育设施的宗旨.公共体育设施如何有效地服务于大众的需求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文章从大众角度出发,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公共体育设施要素对健身活动状态影响的关联性研究.分析了公共体育活动实现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要素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并提出优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空间设计策略.

    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结构方程模型设计要素

    传统中心区空间活力动态影响机制研究——以夫子庙商圈为例

    魏晋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正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更新发展模式转变,我国诸多老城传统中心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逐渐出现物质空间老化与活力衰退现象,老旧传统中心区的复兴已成为当下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以活力复兴的南京夫子庙商圈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步行可达性、设施密度以及空间认知度等多个维度,分析其对传统中心区空间活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程度,并从空间与设施层面提出针对性的活力复兴策略.

    传统中心区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夫子庙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多维应用与挑战

    陈艳凤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继续给世界各地的城市带来新的挑战,智慧城市的概念是一个有前途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在这一转变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多个领域的应用,包括城市设计、环境韧性、智慧生活和社区参与,以及它们在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实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时所面临的挑战,如缺乏专业交叉人才、数据隐私和安全、成本问题、技术接受度,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文章对人工智能融入智慧城市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更为平衡的视角.

    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多源数据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动态活力特征研究——以南京中山路为例

    牛琛刘鹏程郭芒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道空间活力是表征城市社会经济各种活动的重要指标,具有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的内涵属性.传统数据环境下,学者主要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功能、环境等静态特征进行研究.随着新数据技术的迭代,基于大数据的街道活力测度方法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文章尝试基于多源数据的支撑,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空间句法等定量分析方法测度中山路街道的静态活力;同时,重点运用了百度热力图数据,选取了南京中山路沿线城市街道空间典型日期的百度热力图数据,经过GIS空间分析后,测度出中山路沿线街道空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热点迁移、类型分异的动态特征.最后,从空间类型三个层次,总结了中山路街道空间的动态特征模式,以期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依据与助益.

    多源数据街道空间动静态活力测度中山路

    共同富裕背景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时空演化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晁国敏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在推进全国基础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浙江省作为先行者,其区域间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最小.文章以浙江省为研究目标,首先确立了评价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基于核密度估计和莫兰指数分别分析了浙江省各区域时间演化态势和空间格局特征,发现浙江省各地级市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年上升,整体上趋于均衡,并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和一定的集聚效应,为全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共同富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时空格局浙江省

    基于熵权TOPSIS-IPA的商业空间地方文化感知评价研究

    陈奕洁汪滋淞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空间作为消费者感知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延续城市文脉与创新商业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选取上海多个依托历史及文化街区打造的商业空间,基于网络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法,使用熵权TOPSIS模型,定量分析消费者对商业空间文化元素的感知情况,并结合IPA模型分析消费者在商业空间中的行为活动.文章旨在通过商业空间的地方文化感知评价研究,为商业空间的优化提供决策支撑,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城市文化与商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文化感知商业空间TOPSIS模型IPA模型网络文本分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光绿复合屋面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李贝贝郑丽莉董楠楠马宇舟...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绿复合屋面技术(Photovoltaic-Green Roof,PVGR)充分结合了光伏系统和绿植屋顶两者的优点,不仅提供清洁能源,而且美化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对这一技术的发展进程、优势以及目前面临的局限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光绿复合屋面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环境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缺乏深入的综合实验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理论分析以及设施维护问题.此外,高昂的费用、政策和法规问题也亟待解决和完善.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光绿复合屋面技术,不仅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和指导,还有助于推动光绿复合屋面技术在未来智能城市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促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光绿复合屋面技术发展历程优势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