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铁路站场空间设计理论及策略研究

    沙子集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客站及沿线轨道作为城市空间中的线性要素,对城市空间肌理产生了割裂的不利影响.文章在通过梳理当前国内外铁路交通设施与城市空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改进城市环境的空间质量的角度,分析站场空间在功能、交通、空间、景观等方面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机制,引入城市缝合理论并建构与铁路站场空间的密切关系,并基于理论研究提出相关策略,最后总结推进此类项目的可行性及注意要点,以期为我国新时代铁路站场空间开发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城市缝合站场铁路客站空间缝合策略

    乡村运营理念下乡村发展路径研究——以杭州市小古城村为例

    裘黎明钱杰陈晓敏吴一洲...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已由单纯追求物质环境建设转向强调运营管理的阶段.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乡村运营是以市场化手段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与乡村资源要素的丰富度、利益主体的联结度、运营方式的准确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以杭州市余杭区小古城村为例,探究其乡村运营模式、特征和内在机制,在运营理念下从协商治理、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制度优化、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总结小古城村成功发展的五大路径,以期为转型期的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乡村运营乡村发展路径多元主体

    全域旅游背景下离岛"乡村活力节点"——洞头区鹿西码头交通综合体策划研究

    吴越张宇帅姜中月韩泽旭...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鹿西乡是温州市洞头区唯一的离岛乡镇,全岛建设空间有限,项目资源稀缺,规划建设的鹿西码头不应仅是功能单一的交通码头,而应在海岛乡村整体发展和洞头区全域旅游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把握机会,补足乡村发展迫切需求的功能要素,打造一个"乡村活力节点",是进行本次策划研究的核心理念.针对鹿西乡面临的交通与旅游、游客与岛民、发展与保护三对主要矛盾,研究团队提出了"综合交通换乘、功能用途混合、地域文化融入、场所记忆延续"四大策划理念,并进一步规划了交通集散、社区服务、旅游集散、特色餐饮、观光游览、文化展览、综合商业七大业态板块,将鹿西码头打造成一个交通综合体,从而激发海岛乡村活力,并进一步带动洞头北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的融合.这也将为今后其他海岛乡村发展和小规模码头综合体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海岛乡村乡村振兴客运码头交通综合体建筑策划

    "红绿融合"开创乡村振兴新格局——以井冈山朱砂冲行洲村为例

    陶正源方遥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助"红绿融合",发展革命老区乡村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模式.结合大学生联营实践经验,以井冈山朱砂冲行洲村为例,提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通过红色旅游为引导,赋能绿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实现红色最红、绿色最绿、风景最美的振兴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两山"理论红色旅游绿色发展

    太湖古村落空间活化的策略探究——以翁巷古村为例

    田禾马建武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在现代文明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它们的活化和振兴.文章以翁巷古村为例,探讨太湖古村落空间的活化策略.首先,通过对该村落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传统人文环境流失、特色产业参与不足、公共空间不足和旅游环境不友好等问题.根据翁巷古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引入传统建筑功能、增加文化历史展示、鼓励村民个体参与、明确景区节点标识和改善公共空间与设施等方面.

    太湖古村落空间活化传统村落翁巷古村

    文旅融合导向下的乡村综合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窑则头村为例

    许碧康胡振宇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综合环境更新设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发掘乡村特色资源和地域特色,开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生活注入活力,已成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文章以文旅融合为导向,探索乡村综合环境更新的设计策略,以山西省高平市窑则头村为例,在现状调研和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地域文化与特色资源,营造乡村特色文化空间,完善乡村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乡村文旅路线,构建宜居文明、富裕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乡村规划设计设计策略窑则头村

    在地性视角下乡村建设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陈建华王婧怡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关于"在地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对延续地域特色、回应建设需求、重塑乡土文脉的乡村建设具有显著意义,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系统化综述有助于明确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文章对2010-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在地性视角下乡村建设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多角度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近10年在地性视角下乡村建设的研究热点与进展演变,以期为未来乡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在地性乡村建设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

    供需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旅居康养路径研究——以南昌为例

    张梦娜张蓓周彦丽孙瑜...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居康养是以乡村康养服务体系和旅居生活方式为核心,倡导"康养、社交、度假、文娱"新时代旅居理念,并成为一种新的康养生活方式.通过对城市中老年人的问卷调查,了解城市中老年人对乡村旅居康养的认知度和需求度.通过对南昌市13个传统村落的实地勘察,分析其传统村落中的村民意愿及康养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情况,由此发现南昌市传统村落旅居康养的供需矛盾,分析传统村落在旅居康养供给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以优化供需平衡,从而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旅居康养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旅居康养认知需求传统村落供需关系

    大都市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青岛市辛安街道的调研与分析

    庞惠珊陈林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关调查显示,多数地区城镇化发展在现阶段暴露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扁平化、社会治理矛盾突出等实际问题,尤其在大都市地区村镇.如何解决好上述城镇化问题已是大都市地区村镇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以青岛市辛安街道这一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建构了居民满意度评价体系,系统性评估两类主要社区的发展现状,以揭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城镇化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新型城镇化大都市地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发展对策辛安街道

    国内关于乡村聚落的"基因图谱"构建方法综述

    孙兆旋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图谱"通过系统而直观的图示表达特征与规律,是研究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空间的重要方法.文章对国内乡村聚落空间"基因图谱"构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分类总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基因""景观基因"以及"文化基因"的识别、提取以及图谱构建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乡村聚落的"基因图谱"研究带来启发.

    乡村聚落基因识别基因提取图谱构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