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肥老城区小学地下接送空间设计初探

    余廷伟许杰青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飞速,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小学适龄儿童数量也急剧上升,导致了老城区小学接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科学、有效、合理地开发老城区小学地下接送空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调研合肥市老城区小学地下空间现状及接送情况,探讨传统接送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及地下接送空间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归纳老城区小学接送空间类型,提出各种不同校园交通环境下地下接送空间的设计策略.

    老城区地下接送空间操场改建

    基于POE的城市居住小区室外环境适老性研究——以浙江丽水市莲都区为例

    胡牮王林涛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国情和居家养老模式为主的背景下,城市居住小区室外环境已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提升居住小区室外环境的适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心城区的96个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查、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深入调查老年人的居住小区室外活动状况及使用状况评价,详细分析了居住小区室外重点功能空间和景观元素的适老性现状,总结归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以期为城市居住小区的适老化建设提供参考.

    适老性使用状况评价居住小区室外环境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乘势而上,打造海岛县城综合性城市节点——温州市洞头区同心广场交通旅游综合体策划研究

    吴越吴轩然周颖姜中月...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城建设是新时代县域发展的核心部分.洞头是全国十四个海岛区县之一,人口规模小、建设空间有限、优质项目稀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海上花园"定位,是它面临的重大发展挑战.同心广场是洞头目前为数不多的重点项目,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发挥超越项目本身的效用,为完善城市功能作出额外贡献,是进行本次策划研究的核心理念.本项目站在县域整体发展的角度,策划海陆交通、酒店住宿、综合商业、高端商务、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六大业态,因地制宜地将原本单一功能的客运中心提升为城市增量建设的综合性节点,进而发挥"引火柴"的效应,成为推动洞头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这将为今后海岛县城应对新时代发展的复杂挑战、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交通旅游综合体建筑策划混合功能海岛县城

    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特点及优化策略研究

    张戈元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部分城市陷入发展空间紧张的困境,而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不仅能满足绿地自身的功能拓展需要,对于城市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梳理城市绿地地下空间的开发动因,从生态性、安全性、经济性、社会性、连通性五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现阶段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优化策略.

    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特点优化策略

    站城融合背景下高铁枢纽换乘空间的场所营造研究

    向文静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站城融合的背景下,高铁枢纽从单一功能属性转向承接城市功能的重要公共空间,当前同质化、标准化的建设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换乘空间作为高铁枢纽的"心脏",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示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不仅要注重旅客的换乘效率,更需关注人的换乘体验.文章在总结换乘空间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挖掘换乘空间与场所营造的相关要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场所营造策略,增进旅客对换乘空间产生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期助力于换乘空间的质量提升,打造便捷通畅、舒适安全的人性化场所.

    高铁枢纽换乘空间场所营造

    基于静态数据分析的中小城市城市设计——以成安县为例

    唐保文刘健马利霞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中小城市在数量和比例上占据着主要地位.然而,由于现实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中小城市的城市设计与大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城市设计得以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文章通过对成安县进行静态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发现了县域中心城区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而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明确了设计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增加城市的功能性和美观度,满足市民的需求,并推动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多源数据中小城市城市设计成安县

    基于POI的TOD项目设计策略研究

    王楠梅振宇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POI是"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每个POI包含四方面信息,名称、类别、坐标、分类,文章拟通过对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两个维度的用地构成、建筑类型与使用功能的研究分析,尝试探索基于POI的旧城核心区地铁站出入口设置的量化设计方法.文章通过文献研读、类比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国内外地铁站出入口设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弥补了旧城核心区地铁站出入口量化设置研究的理论空白,为国内类似项目提供了一定的设计研究素材.

    POI地下空间地铁站出入口TOD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功能性评价——以成都市为例

    胡蝶贾适夷王霞李佳宸...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以儿童友好助推全龄友好,优化城市环境.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其以儿童游戏空间为导向的功能性评价体系构建对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实地调研和感知地图法,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意见,通过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构建了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功能性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分析,最终基于评价结果对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的功能性设计提出优化建议.

    儿童友好城市公园儿童户外游戏空间功能性评价

    集体建设用地新政下的城中村复兴模式探讨——以华工-伯克利"黄埔新溪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为例

    苏平王云逸林琳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为解决当前城中村改造模式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华工-伯克利"黄埔新溪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为例,分析现有城中村改造模式面对的挑战;在城市设计方案中结合"试点方案"创新方向,提出以社区复兴和社区融合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目标;探讨"收益转移的改造策略、渐进过渡的改造步骤"等有助于村民、租户、企业、政府等相关群体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均衡的实施手段.

    城中村社区复兴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城市设计

    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中的社会创新

    王世军华夏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是当前交通领域的重要议题.目前交通研究主流的关注方向是通过科学技术领域革新以及空间合理规划来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同样对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新社会理念、机制与产品等社会创新要素缺乏充分讨论与系统性分析.文章结合国内既往城市交通社会创新实践案例,系统性地探讨了在交通领域中社会创新的主体、路径、价值与挑战.相关讨论结果希望能够促进未来城市交通领域的社会创新实践,积极推动交通可持续发展.

    社会创新可持续交通交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