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剑华

季刊

1674-0416

lyxb126@126.com jyxb126@126.com

0416-4673126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2003年8月的《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医学院主办。自2007年(第5卷)第1期起,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研究生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带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李静韩丹李迎杰孟爽...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专业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是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针对研究生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带教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完善师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持续提升研究生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带教能力,提高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管理带教能力提升

    医学初心建构的价值意义、前提批判与现实路径——基于哲学本体论思维的探究与建构

    于泉蛟杨一凡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初心是医学生学习和应用医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刚进入医学领域的医学生来说,医学初心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医学专业的整体认识,以及形成未来从事医学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医学初心的实质内涵.特别是通过运用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医学初心的内涵进行前提批判和过程探究,以逐步厘清和深化医学初心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首先开设《医学概论》等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医学整体认知的课程,再配合必要的哲学类课程,培养他们的形而上思维.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采用循序渐进、逐层追问和不断建构的过程式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医学生深刻、理性和崇高的医学初心.

    医学初心价值意义前提批判现实路径本体论思维

    论新时代医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使命及展望

    郝桂荣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重视并加强医学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为了加强医学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医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及特性,以及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把握医学精神文化的价值使命、发展趋势及建设方向.

    新时代医学精神文化价值使命发展趋势建设方向

    中医院校《人体解剖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唐莹王旭王玥刘海兴...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笔者所在教研组依托超星线上教学平台,重新修订了《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建立了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注重引导性教学和过程性评价,在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人体解剖学探索

    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中的独特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转向

    陈虹康其丰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高校心理教育在"五育"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为"五育"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奠定心理基础以及提供动力支持的独特价值.当前,高校中存在心理教育对"五育"的价值发挥不力、内容深度融合不足以及融合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因此,在"五育并举"的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在价值引领、内容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价值.

    高校心理教育五育独特价值实践路径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于海波陈艳玲张俊杰顾琼...
    78-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生活事件和大学生抑郁间的关系,检验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我损耗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5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两条中介路径在发挥作用:反刍思维的独立中介作用及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对反刍思维独立中介作用的后期阶段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生活事件并不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而是通过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和作用;心理韧性可以缓冲反刍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抑郁防治可以从提高心理韧性和降低反刍思维入手.

    大学生抑郁生活事件反刍思维自我损耗心理韧性

    高校学生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路径探索

    曹丽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工作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任,创新人才培养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职责.当前,学生工作存在主体职责认知偏差、教育指导方式落后、专业师资缺乏、育人环境建设不足等问题.高校学生工作应通过改革培养内容和方式、营造校内外支持性环境、提供相应制度保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充分加强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育人效能.

    学生工作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制度保障

    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研究

    赵铭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持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课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构建职业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科学评价评估体系将直接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育人成效.笔者聚焦辅导员素质能力评价体系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遵循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的模型框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提升辅导员育人水平,切实为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青年提供育人保障,为思政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辅导员素质能力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化专业化

    新时代赓续雷锋精神的三维探析

    王劲松赵月琪王建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锋精神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它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经60多年传承,在历代领导人的大力倡导下,其教育、引导、示范作用日益凸显.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精神丰碑,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导向和行动指引.在新时代视域下,文章以内涵维度为支撑点、以价值维度为关键点、以实践维度为落脚点,对赓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进行探析,始终高举雷锋精神火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雷锋精神新时代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基于数据赋能的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平台建构研究

    张大斌张媛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形课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锦州医科大学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立足校企资源优势,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构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育入新模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