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泰安市泰山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泰山区性病门诊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内就诊的年龄≥16岁男性就诊者1 200例为对象进行本次研究.根据我国《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对男性就诊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依次进行问卷调查及抽血检验,分析不同年份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监测结果、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从各年度研究对象就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布情况来看,在"是否能从外观上判断一个人罹患艾滋病""是否能通过蚊虫叮咬造成艾滋病传播"上,回答正确率较低(<80.00%),但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能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来降低艾滋病传播""艾滋病妇女所分娩的小孩是否会罹患艾滋病""仅与一名同/异性发生性关系是否能降低艾滋病传播"上,各年度回答正确率呈上升趋势,且艾滋病疾病知识知晓率,各年度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年度研究对象高危行为发生分布情况来看,各年度之间,除"注射过毒品"外,其它高危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度中,均以"最近三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所占比例最高.从各年度研究对象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来看,各年度之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和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度中,均以"梅毒抗体阳性"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随着年份的增加,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于艾滋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断提升,但在某些方面仍较为薄弱,需进行进一步强化教育,且梅毒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此类人群长期保持良好的私生活,从而降低艾滋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