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口岸卫生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口岸卫生控制
口岸卫生控制

殷观亮

双月刊

1008-5777

tciq@vip.sina.com

022-23314871

300042

天津市河西区浦口道6号

口岸卫生控制/Journal Port Health Control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遵循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国境口岸地区及相关延伸后续管理方面卫生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紧密围绕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重点领域的中心工作,同时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医院检验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有关大专院校,积极组织相关医学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使预防医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促进口岸卫生工作的发展。三大作用: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发表论文的园地;对外宣传扩大检验检疫系统影响的窗口。面向三大领域: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医学检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信息系统研究

    庄妙慧陈高章陈丽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提出了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由应急准备能力、应急预警能力、应急保障能力、应急响应能力组成,构建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信息系统.系统平台的构建采用Vue框架和基于Java的Spring Boot微服务框架,并以厦门地区口岸为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从提升应急处置效能、形成应急能力评价制度化、推进评价机制智能化、充分运用专家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信息系统应急管理

    关于提升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建设的探索

    王欢周冠邑于磊梅欢...
    6-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是海关卫生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卫生监督建设,推进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落实"智慧化海关"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主要存在执法标准化有待提高、现有系统功能不足、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有待加强等问题,制约了海关在国境口岸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当前系统不足、加强口岸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提升口岸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等智慧化建设的建议.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海关口岸核心能力

    新形势下口岸防控输入性猴痘对策探讨

    蔡丽萍
    9-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2022年5月以来,全球报告了超过1 000例猴痘实验室确诊病例,这是全球首次猴痘非流行国家和流行国家同时报告了多个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对全球猴痘疫情的防控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对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本轮猴痘流行态势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旅行者个人防控措施建议和口岸应对本轮猴痘疫情的防控策略及建议.

    猴痘病毒传染病输入口岸防控

    大数据在国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中的研究和应用

    韩辉伍波侯颖宋悦谦...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数据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海关作为依法履行进出境生物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机关,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监测预警网络,有助于提高海关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本文剖析了当前海关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推进大数据应用于国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对策建议.

    大数据国门生物安全监测预警风险管理

    基于CiteSpace的国门生物安全文献计量分析

    李珍夏思远边勇严晓...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1978-2023年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文献数据展开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析国门生物安全研究领域的发文现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和文献关键词,把握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未来趋势,为后续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文献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门生物安全的研究机构、作者和文献关键词等信息生成相应知识图谱并分析.结果 共纳用1978-2023年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有效文献1 688篇,国门生物安全研究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表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是《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共有608个研究机构参与国门生物安全研究,机构间合作与交流较少,整体较为分散;共有829名作者参与国门生物安全研究,作者合作连接线稀少,合作网络密度低,大多都是各自独立研究,缺少相互合作;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国门生物安全、海关、生物安全法和生物安全等关键词是国门生物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结论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疫情是推动国门生物安全研究的关键因素;我国研究机构之间关于国门生物安全的研究应进一步互相交流,深入合作以建立合作网络、增强合作网络密度;不同机构、不同领域的学者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在国门生物安全研究领域不断创新研究成果;风险评估、检验检疫和动植物检疫等关键词在高中心性的关键词群中相对来说频次较低,说明虽然这些关键词在整个知识网络图谱中起到重要连接的作用,但其受关注度较小,值得多加研究关注.

    文献计量分析国门生物安全CiteSpace

    生物样本库建设的发展状况与分析

    栗召辉温颖祁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样本是探索疾病发生、诊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生物样本库能整合、管理和共享生物样本资源,是科研研究、精准治疗和医学转化的坚强基石.本文综述了生物样本库的发展现状、建设体系、面临的问题和建议,为我国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生物样本库发展建设体系

    真空静脉采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徐娟李世忠周艳萍吴冰...
    28-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临床诊断和治疗依赖于检验结果,血检作为临床检验重要的一项内容,血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血检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真空采血中溶血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门诊采血数据,分析溶血率及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对比实施措施前后的溶血情况,推断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论 质量可靠的采血管、规范采血流程等预防措施均可有效预防溶血,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血标本,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数据指导临床诊疗.

    真空静脉采血溶血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2017-2022年厦门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朱莉莉李庶甘陈斌陈歆...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7-2022年在厦门口岸接受传染病监测的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进一步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22年在厦门口岸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39 168名出入境人员的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2022年期间,在厦门口岸共计39 168名出入境人员接受了传染病监测体检,总共检出4种2 344例传染病,总检出率为5.98%.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2 092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35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9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20例.不同年份之间的传染病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阳性检出率和梅毒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份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传染病总检出率(7.10%)明显高于女性(2.71%),男性传染病检出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女性在不同年份之间的检出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有效开展口岸传染病防控工作,本口岸应重点加强对梅毒和乙肝的监测,同时关注丙肝、艾滋等近年来明显呈上升趋势的疾病以及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以提高效率和影响力.

    厦门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流行特征分析

    2019-202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毛斐刘克克贾桂华张尧...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许昌市2019-202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间许昌市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的病毒核酸,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共检测标本540份,阳性409份,总阳性率75.74%,其中CA16阳性81份(占19.80%),EV71阳性11份(占2.6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80份(占68.46%),轻、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P>0.05),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2,P>0.05).结论 许昌市2019-202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3岁以下年龄组幼儿,优势毒株是其他肠道病毒,EV71型肠道病毒的阳性占比明显降低.

    手足口病原肠道病毒分布

    泰安市泰山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李颖颖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泰安市泰山区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泰山区性病门诊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内就诊的年龄≥16岁男性就诊者1 200例为对象进行本次研究.根据我国《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操作手册》,对男性就诊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依次进行问卷调查及抽血检验,分析不同年份之间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行为学监测结果、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从各年度研究对象就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布情况来看,在"是否能从外观上判断一个人罹患艾滋病""是否能通过蚊虫叮咬造成艾滋病传播"上,回答正确率较低(<80.00%),但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能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套来降低艾滋病传播""艾滋病妇女所分娩的小孩是否会罹患艾滋病""仅与一名同/异性发生性关系是否能降低艾滋病传播"上,各年度回答正确率呈上升趋势,且艾滋病疾病知识知晓率,各年度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年度研究对象高危行为发生分布情况来看,各年度之间,除"注射过毒品"外,其它高危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度中,均以"最近三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所占比例最高.从各年度研究对象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来看,各年度之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率和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各年度中,均以"梅毒抗体阳性"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随着年份的增加,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于艾滋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断提升,但在某些方面仍较为薄弱,需进行进一步强化教育,且梅毒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此类人群长期保持良好的私生活,从而降低艾滋病传播.

    男性性病门诊艾滋病哨点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