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课程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刘巧珍

旬刊

2095-3089

kcjyyjzz@126.com

010-52485299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116信箱

课程教育研究/Journal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查看更多>>《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 CN15-1362/G4,旬刊。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本刊宗旨:以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培养新人才,让人才以创新的实践建设美好的未来;为创新教育理论、方法、信息提供展示的平台,交流的通道,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开创中国科学教育的新时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教育

    滕丽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民族要自立于民族之林,除了发展自己的文化外,必须吸收世界其他民族先进的科技、文化精华,来提高本民族的科学素质,开发本民族的智力.

    初中英语能力培养应试教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

    王春玲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并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及口语能力,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提高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心智成熟程度、情感态度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及人文素养的进步.为了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笔者针对人文素养的含义及内涵进行了分析,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高中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方式

    日语翻译中的转译研究

    周超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与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日语和中文在表达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将中文直译成日语时,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转译这种翻译方式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对直译,转译更加灵活多变.本文对日语翻译中的转译手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列举例句进行介绍.

    修辞手法性格特点文化差异

    论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

    胡懿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历史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奋发向上的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种方法,提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历史教育德育教育策略

    关于加强中职生德育课道德教育的思考

    李向东
    79页

    建设多元校园文化打造特色中职德育

    陆雅平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基本形态,以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基于三种文化形成的学校特色文化,它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校园精神为核心.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

    教师工作的核心"立德树人"

    邹庆
    81-82页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网络道德素养的培养

    沈军辉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青少年学生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网络原著民,且群体日益庞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大家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其利弊矛盾也日益突出,网游、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已成为侵蚀青少年学生的魔爪.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确保学生茁壮成长,是我们应该思考和践行的重要课题.

    信息化网络道德素养

    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毕宜萌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是一个社会甚至是全球人类的希望,它预先体现着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不是富有朝气.如何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得到良好的发展,是我们应当注重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人类下一代身心健康的问题.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则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任老师,而作为启蒙老师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重中之重.儿童有很客观的可塑性,因此,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很长久的.父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态度体系,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等传给儿童,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家庭不仅是儿童出生的摇篮,同样也是儿童成长的基地,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主要场所.所以,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得从家庭开始.在一个家庭之中,要通过父母的行为来影响和指导儿童,使其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和社会知识.在众多的家庭因素之中,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就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可以间接地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态度体系等传递给他们的子女,因此,家庭教养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说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性格造成不同的影响,于此同时还会影响到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家庭教育社会性发展

    浅析如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梁冬梅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班主任可以多利用德育教育来管理学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塑造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德育教育.要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做好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得让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教学重要性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