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矿产与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矿产与地质
矿产与地质

贾国相

双月刊

1001-5663

1363347932@qq.com 769469157@qq.com

0773-5839564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辅星路2号

矿产与地质/Journal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1986年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现已出版17卷94期。《矿产与地质》紧密围绕办刊宗旨,及时准确报道有色金属行业动态,围绕期刊所开辟的栏目,报道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信息,科研进度及最新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次荣获广西区优秀科技期刊,二次荣获有色金属工业优秀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研究

    黄继超齐玉峰王攀科姚健...
    684-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次在建立热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评价,结果表明:明化镇组热储区可开采热水量1.63×10 7 m3/a,年可利用热水中热能2.76×10 8kWt;馆陶组热储区年可开采热水量1.79×10 7 m3/a,年可利用热水中热能7.12×10 8 kWt.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条件、地热地质边界条件、热储含水层组特征、地热流体流场特征及其动态特征、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和有利作出评价,为进一步勘查地热水有利地段和地热资源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地热资源热储含水层勘查与开发郑州市

    大兴安岭中南段浑迪音罕乌拉破火山地质特征及形成时代

    刘永高
    694-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火山岩性岩相—火山构造—岩石地层"三重填图方法调查成果,在大兴安岭中南段浑迪音罕乌拉一带识别出一个中心式破火山机构,火山喷发产物由外环带新民组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及内环带塔木兰沟组中性熔岩、火山碎屑岩组成;地层产状围斜内倾,发育环形、放射状断裂.识别出的岩相类型主要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喷发沉积相、沉积相、火山爆发崩塌相、火山通道相等.主要活动时期为(163.7±1.7)Ma~(162.8±0.9)Ma,时代归属中侏罗世晚期.浑迪音罕乌拉破火山划分为新民期、塔木兰沟期两个火山喷发旋回;新民期火山喷发旋回按爆发相—溢流相—火山喷发沉积相或沉积相的周期划分出8个韵律,塔木兰沟期火山喷发旋回按安山岩结构、构造的变化规律划分为2个韵律.经分析,浑迪音罕乌拉破火山的形成大致可归纳为5个阶段,分别为①酸性岩浆强烈爆发阶段;②爆发活动减弱,爆发相、溢流相交替进行阶段,间歇期形成大量火山爆发沉积物;③ 宁静溢流期,形成中性安山岩;④地下岩浆房空虚,火山口部位塌陷,形成环状、放射状断裂,火口处形成火山爆发崩塌相岩石;⑤安山岩沿火山通道侵入,并占据火山通道.

    大兴安岭中南段破火山岩相火山演化锆石U-Pb年龄

    渑池地区铝土矿中锂和镓在选冶过程中的走向研究

    张玉冰任金鑫班俊生
    703-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渑池地区铝土矿以及铝土矿中锂和镓的矿物特征,研究了渑池地区铝土矿中锂和镓在选冶过程中的富集情况和走向.通过对某矿区及邻近矿区矿石进行选矿试验和溶出试验,并对原矿、精矿、尾矿和赤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镓在常用的铝土矿浮选过程中不能得到富集,锂会富集到选矿尾矿中,富集比为1.86~2.57;在溶出过程中,原矿中80%以上的锂和镓会富集于循环母液中,其综合回收利用应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进行.

    铝土矿选冶走向综合利用渑池地区

    石煤提钒尾渣成分分析及银的综合利用研究

    王峰孙猛刘恒杰倪海燕...
    708-71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煤提钒的产品纯度均高于钒钛磁铁矿的提钒产品纯度,更适合作为钒原料运用于为电池、电子、超导等高纯度要求的产品,因此石煤钒矿产的利用日显其重要性.文章开展了石煤提钒后的尾渣成分分析及综合利用研究.湖北某地石煤提钒尾渣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尾渣及浸取液残留有较高的银和钒.尾渣中银和钒的赋存状态分析结果显示,钒主要残留在云母类矿物中,现阶段再利用的综合成本较高,而银主要存在于硫化物及其它硅酸盐类矿物中,通过浮选—重选的选矿模式可以回收,据此确定该矿的钒尾渣的综合利用方向为浮选—重选回收银.为此设计一套不同粒级、不同比重的钒尾渣选矿实验流程,实验结果证明该选矿流程能够有效实现该钒尾渣中有价元素银的回收利用.本研究提出一套适用于钒尾渣中银的物相分析方法及选矿试验流程,值得相关企业推广应用.

    钒尾渣赋存状态综合利用

    广西北海某地石英砂矿提取工艺研究

    赵平涛李德强李艳
    713-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了莱卡偏光显微镜、体式显微镜和理学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查明了矿物赋存状态和矿石特征,对石英砂原矿综合矿样、筛分后各粒级试样以及实验后的产品开展综合研究,获得石英砂产品达到玻璃工业用石英砂矿要求的分离指标,为广西北海石英砂矿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工作提供选矿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并寻求合理、可行的玻璃工业用石英砂产品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

    石英砂矿提取工艺矿物赋存状态广西北海

    秋里塔格地区库车组下段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孙飞王强强王元元鲁克改...
    720-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秋里塔格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缘,上新统库车组下段为其重要的赋矿层位,然而对其物源分析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文章自西向东选取区内已发现较好矿化线索不同地段的库车组下段砂岩样品,进行岩石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现有地质资料,探讨该区域物源补给特征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层主要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粗砂岩、粉砂岩以及泥岩等组成,磨圆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具有近源沉积特征,西起喀拉玉儿滚东至盐水沟,岩屑含量逐渐增多,石英及长石组分减少,粒度逐渐变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砂岩自西向东具有SiO2、Al2O3、K2O、Na2O以及FeO等含量逐渐降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以及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等特征.综上所述,秋里塔格库车组下段砂岩的碎屑组分在横向上变化较为明显,总体而言具有"西粗东细"的特征,物源主要为中酸性花岗岩,沉积岩及火山岩次之,且对各地段的物源贡献自西向东逐渐减小;原岩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南天山为研究区北西侧主要蚀源区,提供物源、铀源及有利地球化学环境.

    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秋里塔格库车组砂岩

    阿其图乌拉地区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特征研究

    谢明宏
    73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区位于腾格尔坳陷的北西部,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发育的古河道砂体中,因此,厘清找矿目的层赛汉组结构,尤其是砂体发育特征,有助于快速推进找矿工作进程,提升铀矿勘查效果.本文以研究区完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资料为基础,结合岩石电阻率特征及钻孔资料,对下白垩统赛汉组结构及其砂体发育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赛汉组顶板埋深约150 m,由凸(隆)起向凹陷中心倾伏,都日木凹陷最大厚度约550 m,总体上为"泥—砂—泥"三层结构;其中上层泥岩厚度为80~100 m,中层主要发育辫状河及三角洲相砂体(主要分布于都日木凹陷),横向连续稳定,宽约8~13 km,厚度由北西向南东增厚至220 m,底层泥岩厚度为100~280 m.找矿目的层上述发育特征,为区内铀矿资源评价提供了地质—地球物理信息.

    阿其图乌拉地区赛汉组上段CSAMT地电结构砂体

    贵州兴义普克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杨志书陈强刘旭
    743-752,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普克金矿区位于著名的黔西南泥堡金矿西南方向的外围区域,与泥堡金矿处于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地层特征、构造样式基本相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且早期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普克金矿区内Au、Sb、As异常区域呈现较好的重叠关系.为进一步缩小找矿工作范围,文章通过在普克金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统计分析12个被测元素变化系数、富集离散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揭示元素组合规律,结果表明As、Sb、Cu、Hg等元素是区内寻找金矿的重要指示元素.文章采用平均值±3倍标准差的方法确定各元素的异常下限,并据此在普克金矿区内圈定了 4处找矿指示元素叠加异常区域(HS-1~HS-4),其中有利找矿靶区2处.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壤地球化学在本区找矿的有效性.

    普克金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化探异常贵州兴义

    综合物探方法在青海莫哈尔金多金属矿区的找矿勘查应用

    夏强廖思睿刘相钊薛超平...
    753-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分收集已有地质、矿产和物探勘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岩(矿)石物性特征为基础,选择高精度磁法测量、磁法剖面和激电中梯测量的物探方法对青海省莫哈尔地区1:2.5万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开展查证.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在构造破碎带和超基性岩体识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低阻高极化异常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的间接找矿标志,高磁异常区是寻找岩浆熔离型Cu-Ni矿区的理想靶区;综合物探成果在金多金属矿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异常解释找矿标志青海莫哈尔地区

    综合物化探技术在河南嵩县某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王东伟李卓然张斌
    761-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熊耳山矿集区金矿产资源丰富,勘查区内存在金矿产的可能性较大,针对勘查区的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方法进行找矿工作.在勘查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HT2综合异常,元素异常特征显示该区具有寻找金矿产的地球化学前提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区发育铅锌硫化物,岩(矿)石物性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采用激电中梯剖面方法圈定了 1个激电异常JD1,异常具有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特征,结合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推测物探异常JD1为矿致异常,据磁法剖面成果和槽探工程综合推断F1断裂构造为含矿构造.为确定F1断裂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金矿体的展布形态,实施钻孔施工验证,发现2条金矿体,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2条金矿体均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综合物化探找矿方法在勘查区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周边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地球化学激电异常高磁剖面含矿构造金矿体河南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