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李丽程君红张鸽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符合教师素质需求的师范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帮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课堂,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构建以促进师范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师范教育,有助于提升师范教育质量,能够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素质的需求.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王丹丹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师留得住、干的好、下得去是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目前,教师特殊的工作范围、混乱的制度环境、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职业发展诉求使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困境,传统单一的方式无法更好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笔者将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阻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关注乡村教师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并对消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提出建议.

    教育生态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最适度原则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林煜峰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儒家教育理论的源头,他在传统教育中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通过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有教无类"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现代教育改革指导意义

    教学勇气的失落与诉求

    张媛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需要勇气,教学勇气首先是认识自己的勇气,其次是战胜恐惧的勇气,再次是与他人对话、合作的勇气.教师要有勇气以符合自己价值秩序的方式教授学生,使教学契合本性,使优质教学得以保障.而有效能的教师所创造的美好教育愿景,折射出了教育品质的光辉,同时锤炼了教师的智慧,使找寻自身完整和自身认同的教师获得真正的幸福感.

    教学勇气自身完整自身认同教育品质教师智慧

    我国古代对学生不端行为的规训与惩罚

    赵国权龚羽盈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行为不端或者说是校园暴力、欺凌等自古有之,包括学生斗殴、语言侮辱同学师长、欺辱老师等.对学生不端行为的处置,往往是通过学校、家庭家族、社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学规学约、家规族规、各朝律例等予以规训与惩罚.同时,给予教师一定的惩戒权,包括对有不端行为学生家长的惩戒.这些规训与惩罚措施为整治今日校园暴力或欺凌现象提供了诸多启示.

    古代学子不端行为规训惩罚

    当前网络暴力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孙伊柔唐昌维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然而,网络暴力成为互联网生态被破坏最明显的表现之一.部分网民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泄愤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话语权的缺失与逆反心理、法治意识的缺失与娱乐化心理等,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心理成因.要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净化互联网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干净的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网络暴力心理成因自我意识过剩

    优良家风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路径初探

    沈梦玲刘杰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是以家庭为单位形成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优良家风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具有传承相对稳定、过程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持久等特点.基于家风的三个主要特点,笔者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良好的家风、丰富道德教育方法、强化"家校联合"教育模式等.

    优良家风道德教育"家校联合"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林玉娥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新时代,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而且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既有主观方面的风险,也有客观方面的风险.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在重新认识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笔者尝试提出应对风险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风险

    高师院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吴雪梅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一词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它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师范生,只有进行课程建设的综合研究,持守育人为本理念,体现实践的创造性价值,促进师范生形成"教师自我知识"的自觉,才能通过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为师范生的专业自觉和专业精神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认知目标混合式学习教师自我知识

    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平度市S村为例

    何彤昕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地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发挥党组织振兴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平度市S村为例,其在践行乡村振兴方面成为全国模范,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十分突出.笔者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法,总结出S村党员干部的四大突出特点:无私奉献精神、善于学习钻研、牢记党的宗旨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S村的突出特点,笔者提出从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以及创新工作方式等措施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