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王凯

季刊

1008-9640

kfjyxb@126.com

0378-2115115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教育教学,促进学术繁荣,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王宏印教授翻译研究综述

    徐辰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典籍的翻译和传播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主要方式,中国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和一个独特的翻译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对王宏印教授在文化典籍外译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学者研究典籍外译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无本回译

    语域视角下翻译质量评价维度研究

    张蕊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翻译领域.本文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并结合日语文本语料,总结出语域视角下翻译质量评价的五个维度:说话人的特性、与听话人的关系、说话人的态度、谈论的话题、谈话的场合.新评价维度概念清晰易懂,彼此之间没有交叉和重叠,更适用于翻译实践和翻译评价活动.

    语域理论日语小说对话翻译评价维度

    "今日份(的)X"的构式研究

    李婧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日份(的)X"是现代汉语口语和网络用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因具有新格调而被大众接受并广泛使用.由此,本文首先分析构式"今日份(的)X"的来源和用法,然后对"今日份(的)X"的构式义和构件进行探讨,以使受众深入了解该构式.

    "今日份(的)X"网络流行语构式

    改写理论视角下张爱玲版《老人与海》文化词的译法研究

    陈奕帆
    85-8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从改写理论视角研究张爱玲版《老人与海》文化词的翻译.在翻译社会文化词时,张爱玲由于受到赞助人和美国意识形态的影响采用异化法,使得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直观地展现在目标读者面前.在翻译语言文化词时,由于受到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张爱玲采用归化法,这样既保留了海明威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又使得译作为读者所接受.因此,张爱玲版《老人与海》不啻为一部独具特色的译界佳作.

    改写理论张爱玲版《老人与海》诗学意识形态赞助人

    现代汉语"把"字句的结构及语用功能分析

    李玲琦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同时也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首先对"把"字句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对"把"字句的结构以及语用功能展开分析,通过对"把"字句的简单思考,为人们更好地使用"把"字句提供借鉴.

    现代汉语"把"字句结构语用功能

    《经济学人》标题中的隐喻及其翻译研究

    何晓宇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学人》标题中含有大量的隐喻,这样的隐喻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凸显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在汉语的隐喻中,我们往往将其分为两类:喻意相同,喻体相同;喻意不同,喻体相同.同样地,《经济学人》文章中标题的隐喻也可以由此分为两类.结合具体例子,提出了直译、意译、转译和增译等翻译方法来处理标题中的隐喻.

    《经济学人》标题:隐喻翻译

    国内语言迁移研究的动态可视化分析

    王新钰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CNKI上发表于2000—2019年的主题词为母语、语言迁移的200篇国内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CiteSpace和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分析国内语言迁移的研究热点、高被引文献,并绘制知识图谱,将有关数据汇总为表格,直观系统地反映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年母语/语言迁移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五个方面;在检索日期范围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热点以二语习得为出发点,经历了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主题多样化和研究内容微观化、研究方式新颖化的过程;在高被引文献中,评介及综述类文献被引频次较高.

    母语迁移语言迁移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浅析吉田富夫日译本《蛙》的翻译策略

    陈琦荆红艳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1年5月,吉田富夫将《蛙》翻译为日文,取名为《蛙鸣》,由中央公论新社出版发行.在对《蛙》的翻译中,吉田富夫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异化归化兼而用之,注重对原文的忠实及对中国文化的如实呈现.下文,笔者将主要从熟语的翻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误译三方面,分析吉田翻译《蛙》时采用的翻译策略.

    《蛙》吉田富夫翻译策略异化归化

    礼貌原则视角下的寒暄赞美话术

    戴诗颖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貌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交际目的所选择的一种策略.在言谈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的礼貌或不礼貌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交际是否成功,以及是否能达到所期待的交际目的.礼貌原则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而提出的原则.寒暄语作为一种礼貌用语,其恰当使用有助于调和交际气氛,拉近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距离,更好地达成交际目的.根据交际目的的不同,寒暄语有四种基本形式,而本研究主要对其中一种即评论式寒暄语进行语用分析.研究发现:寒暄语中主要使用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原则和赞扬原则,体现了礼貌的得体性.

    礼貌原则寒暄语赞美

    《红楼梦》中梅花诗的英译对比研究

    孟令质魏庆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毛主席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红楼梦》中有多首关于梅花的诗词,本文将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基于多种翻译方法对两个最出名的英译版本《红楼梦》(杨宪益夫妇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中梅花诗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

    《红楼梦》梅花翻译理论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