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化时代"图像处理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袁华莫建文林乐平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活动模块化、时间碎片化和普通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课教学的自身特性,利用一体化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教学,同时实现教学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成绩评价指标的量化记录;根据"图像处理技术"课程实践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结合科研工程案例,利用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同时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参与度,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图像处理技术在线教学平台考核体系课程思政

    新时代"冶金+"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刘海涛汪宙黄运红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时代冶金与化工、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立足新时代冶金工业发展重大需求,文章从以本为本教学理念深化、多元化教学内容设计、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应用、过程性闭环教学评价等方面,多环节、多方位改革与创新冶金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冶金+"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宽口径高级创新型复合人才。

    冶金+多学科交叉以本为本教学模式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周沙溆谢文海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城乡规划专业课"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文章重新设计了课程教学方案。通过重新整理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配合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等具体措施,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得到改善。通过执行新的课程教学方案扩大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深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逐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对比"先设计"和"先规划"两种课程教学方案,"先设计"方案教学效果更佳。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程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张莹雪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产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文章在"电路分析"课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利用课程知识图谱作为抓手,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方法;通过课堂多种互动教学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步建立相应的教学监督体系,反馈教学质量,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模式电路分析课程知识图谱主动学习

    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

    杨军侠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课程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应用型课程的概念与特点,提出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应具备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性、内容综合性和行动导向性,并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基于应用型课程建设标准,探讨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期为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产教融合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王桂良赵海涛王娟娟钱晓晴...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能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和实践的思想。拓展系统的样点选择与现场布点、成土环境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特征、产量及施肥管理等内容教学与实践,能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肥料学思政教育

    "翻转课堂+PBL"融合教学在固液分离课程中的实践

    江锋韩海生唐鸿鹄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翻转课堂+PBL"融合教学模式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研究基于"固液分离"课程,开展了"翻转课堂+PBL"融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并对该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固液分离课程中,"翻转课堂+PBL"融合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翻转课堂PBL教学多模式融合固液分离课程

    高校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刘飞曾福生屈婧婧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新时代"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在"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基于教学内容、所支撑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进措施的思路与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望为"工程制图"教学课程发展提供启发。

    人才培养工程制图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基于智慧教学工具的"车辆与驾驶人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冯晓锋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雨课堂""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工具在"车辆与驾驶人管理"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级联式的教学模式,探索了课堂上引导、互动、讲解、反馈四步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实践表明,智慧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扩展课堂教学容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MATLAB在"张量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汪建军许才军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在相对论、电磁场论和连续介质力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种数学工具,已成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然而,张量分析中非欧几里得空间局部切标架的存在,增加了张量计算和分析的复杂性。学生在学习"张量分析"课程时面临着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理解上的困难。本文提出利用MATLAB工具在绘图、脚本编程和符号推导等方面的强大功能,从旋度分析、坐标变换和定理辅助证明这三个方面,并结合MATLAB脚本代码,展示MATLAB工具辅助于该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借助该工具开展课程教学,将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对张量分析知识的理解。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后,便能进一步使用MATLAB的张量工具箱或Pytorch深度学习库进行张量运算操作。

    张量分析坐标变换定理辅助证明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