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陈宝琪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系统地梳理相关文献,详细分析当前的服务现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服务创新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推荐系统、打造移动图书馆平台、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以增强用户体验,以及鼓励用户参与图书馆的共建共享,这些创新举措均能显著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整体满意度。本研究不仅为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创新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指南,同时也为其他各类型图书馆在探索服务创新路径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数字化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多维度路径分析

    温翠连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着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等威胁和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高质量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可以让他们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的现实困境,从教育引导、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法律法规四个维度探究国家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为国家输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国家安全观爱国意识

    资助育人基地"五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究

    吴愁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既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又是高校思政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重物质帮扶、育人形式单一、育人资源欠缺整合等问题。文章基于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分析了资助育人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五育"融合育人模式,即坚持以德为先、以智为基、以体为本、以美为要、以劳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资助育人基地五育协同育人模式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困境与应对策略

    陈东吉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实习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着实习认知、实习内容和实习指导三个方面的困境。文章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视角,从师范生、高职院校和实习园所三个层面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师范生主动投入、及时反思,高职院校跟踪管理、深化合作,实习园所保障实施、全程指导。

    学前教育师范生教育实习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韩雪芳张逸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向,在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时,也要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保证学生基本生活和完成学业的同时,在心理健康、价值观念、就业辅导、道德品质等方面也能有针对性地帮扶。文章首先概述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然后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三全育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落实举措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龚剑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管理的现状,揭示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难题、教育资源分配和优化的挑战以及数字鸿沟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对策。这些对策旨在推动教育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

    教育信息化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非暴力沟通在地方高校教育实践中的育人价值与应用策略

    南岭巴巧瑞王莉霞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暴力沟通在促进师生有效沟通、提升学生自我表达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然而,非暴力沟通在地方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面临着教师和学生认知不足、传统观念束缚,以及高校制度环境限制等挑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非暴力沟通在教学、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促进其在地方高校育人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非暴力沟通地方高校师生关系应用策略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线上教学焦虑感调查研究

    宋子琪毛红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随机选取国内具备线上教学经历的70名职前国际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其发放问卷,主要调查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并从备课焦虑、教学支持、课前焦虑、教学效果、教学提问、学生评价六个维度出发,分析当前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线上教学焦虑感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焦虑的建议。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线上教学焦虑感

    乡村振兴视域下教师职业成就感研究——以湘西北地区为例

    王奕柴航齐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湘西北小学的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当地小学教师队伍职业成就感的现状,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地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从教学正念、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教师自我效能感四个方面探讨小学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教师职业成就感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为解决湘西北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不高这一问题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同时进一步细化对职业成就感领域的研究,为完善教师职业成就感理论体系提供典型样本。

    乡村振兴湘西北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

    改进后的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蒋兆强徐华东吴燕萍李泳欣...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的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授课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2020-2023级杭州医学院的研究生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基于主动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改进的案例教学法,对两组的平时情况综合评价、上机考核、期末考核及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后提问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的作业创新性和问题深度较好。两组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和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好的帮助,建议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推广验证。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