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类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与实施

    潘洁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是技术类职业教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技术类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须采取系统性的培养策略与实施路径。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工匠精神培养策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拓展培养渠道;健全评价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在实施层面,建议从制度保障、师资建设、文化熏陶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该研究旨在为技术类职业院校开展工匠精神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实施路径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陈苗李常应蒙兰蕊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右江民族医学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存在顶层设计不够、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科研究融合性不够的问题。为切实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的贯通融合,右江民族医学院应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教育体系、提升学科研究融合性,推动共同体意识在学校长久持续发展,打造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高校。

    民族地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发展

    基于探究式课堂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陈林如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探究式教学法成为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该教学法强调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和参与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进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文章首先概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而详细阐述了基于探究式教学法的思政教学改革的设计原则和实施路径,包括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互动式讨论与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灵活设计等。

    探究式课堂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探讨

    覃梦麒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新形势下,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十分必要。文章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及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全面分析了 目前二者结合存在的一些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出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共建、考评体系优化四个方面的具体结合模式与路径,使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苏周媛苏韵潇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出现了跟以往不同的特征,这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三缺失"(教育体系缺失、生命体验缺失、互动性实践缺失)问题,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认知和需求,以"特色引领+一体推进"育人为理念,塑造"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型关系自觉,打造"草根叙事+图像视觉"型数字赋能育人空间和"课程集群+实践聚链"型育人矩阵,将爱国主义教育渗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特征困境检视

    从医患关系角度浅谈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雷力行黄小华刘念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医患关系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医患关系呈现出复杂性特征,亟须通过多种途径予以优化和改善。医学人文教育作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互动,促进医患双方理解和信任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医疗界的重视。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视野应扩展至整个医疗生态系统,形成全方位的人文教育环境,以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和过硬技术的医疗专业人才。本研究旨在从医患关系的角度,探析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医患关系医学人文教育临床实践教育改革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中的"三全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贺奕玮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音乐鉴赏课程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教育实践。它以音乐为媒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理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研究探索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中"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致力于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音乐鉴赏教育体系。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员参与的新型育人模式,实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育人过程的全面性。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三全育人"音乐鉴赏

    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张敏罗建国毕庆霞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递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并以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开展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采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自主实践,教师辅助指导;融合单片机课程,借助Proteus仿真平台开展仿真研究,虚实结合,节省学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思政元素设置实践项目内容,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应用型本科一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传感器

    职业院校美育通识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碧君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高超技艺、传递高层次文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因此职业教育美育课程不应该止于单纯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体验,而是应该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文化素养及职业通识能力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美育课程并不受职业院校过多重视,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问题。职业院校应从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培育专业美育教师、建立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资源等方面不断提高美育课程建设的效果,使美育课程真正发挥其功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职业院校美育通识课程对策研究

    基于"医护协同 以护为主"模式的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研究

    王芸娥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医护协同 以护为主"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医护协同的概念与内涵、以护为主的价值体现以及相关理论支撑。分析了当前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医护协同在教学中的体现程度以及以护为主理念融入情况。接着提出基于"医护协同以护为主"模式的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策略,涵盖课程设置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以期为提升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医疗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医护协同以护为主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