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模式研究

    刘冰冰张建成刘伟赵林惠...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跨学科整合能力的人才,而目前以专业进行教学组织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为例,以多专业课程群、单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平台建设作为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通过在原有纵向专业组织的基础上增加横向的课程群组织,经过实践验证这种矩阵式的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地进行专业融合,实现培养跨学科教育者和跨学科人才的目标。

    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群组织模式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李显良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迫切需要解决评价指标间权重赋值的主观性,以及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价结果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客观与准确性。本研究以某省53所学校2020与2021年的就业质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由就业率等8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客观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云模型法评定人才培养质量等级。熵权—云模型法的应用减少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观性,实现了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不确定性映射,为科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熵权云模型高职教育人才质量评价

    职业本科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路径研究

    年玥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创新发展,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实践调研的方式,以陕西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实践展开调研。研究发现,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合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育人成效。在此基础条件下,文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路径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需通过特色专业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促进职业本科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以期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职业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职业人才

    主体间性视域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路径研究

    张春晖刘可心姚梦迪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旨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提高育人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现有的实践暴露出协同动力缺失、主体关系松散、协同机制缺少法律、物质保障等问题。文章深入剖析归纳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突出的动力问题、运行问题、保障问题,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构建"主体(家庭、高校、社会)一客体(学生)"思维模式,并从主体间性认识论、存在论、实践论三方面提出可行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优化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主体间性高等教育

    浅析石油高校专利质量现状及提升策略

    陆桃妹张芹刘天琳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专利创造和知识产权创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专利政策的不断调整,高校在关注专利产出数量的同时,也应提高对专利质量的把控。其中,石油类高校作为颇具行业特色的理工科院校,其专利质量的提升对行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三所石油高校的专利质量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展示石油高校专利发展现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提升专利质量的方法。

    高校石油专利专利质量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育成本投入探析

    乔一博张玮高媛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的提出,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资金政策层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实施过程中新问题也日渐凸显。文章聚焦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通过对国内代表性院校的调研分析,对专业发展现状与教育成本投入水平进行全面研判,分析高职会展专业当前教育成本投入的特征与走势,为高职会展专业科学落实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践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优化建议。

    职业教育会展策划与管理教育成本

    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素养的路径研究

    刘姣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福州市高校在读大学生为例,从环境教育、环境态度、环境知识、环保行为四个维度展开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了解福州市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接受环境教育的途径,并通过数据结果归纳整理,从知情意行四要素内在统一、环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角度出发,探析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思路。

    高校学生环境教育生态文明素养

    基于第四代评价理论的高职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探析

    胡立群唐克静周文瑞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职理论课程的学习评价形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种终结性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首先对第四代评价理论进行概述,分析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理论课程评价中引入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必要性,探讨在高职理论课程中从识别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引导各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价建构、运用解释学辩证性方法论并达成共识、搭建沟通平台以解决评价争议等方面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对增强课堂教学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代评价高职院校理论课程学习评价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认知现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王琴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需要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文章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范式,借用NVivo软件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信息整理、数据编码,最后得到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内涵认知的五个核心范畴,构建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认知结构模型,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议。

    高职学院人文素质认知现状扎根理论质性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研学实践教育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邹碧群芮莹张丽珍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研学实践教育研究,旨在探索研学实践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文章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提出通过校乡企"三联动"构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研学实践教育,传播中医药文化,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乡村振兴研学实践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