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张小芳周欣丽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突出的积极影响.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进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目标亦包括促进学生多样化思维与广泛接纳的态度,以及唤醒他们对社会的义务感和成为良好公民的意识.通过上述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将塑造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归属感,拓宽视野,提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

    思想政治大学价值观

    基于"CDIO+课程思政"的高职课程《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教学模式研究

    赵巧妮张文初唐晨殷理杰...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信息产业的新业态促使职业院校依据电子信息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需求开展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以建立健全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课程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缺乏团体协作能力、实践环节薄弱以及课程思政实施成效不明显等弊端,文章提出了基于"CDIO+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着重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在专业课程内容中提炼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电子信息专业高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制造强国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高职CDIO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地方特色中医药文化融入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以《中药鉴定技术》为例

    欧阳霄妮褚朝
    15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课题以"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基于地方中医药文化特色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的具备"仁心仁术"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的教学宗旨,通过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互促互进等多形式提升学生的中药鉴定思维和技能.采用多元化、交互式的授课模式,如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探索专业课程思政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融合、课堂内外融合的创新性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华侨精神、工匠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为主要地方特色思政元素,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掌握中药鉴定理论和专业技能实践知识,树立人民至上的崇高价值观,保证药品安全,护航人民生命健康的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

    地方特色中医药文化课程思政专业教学中药鉴定技术

    碳中和与地幔物质循环课程建设与思政初探

    徐丽娟陈蕾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中和、碳达峰目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高校特别是地质类高校中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开设这种类型的课程相对较少.文章从课程的梯队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课程以及涉及的思政内容进行陈述.力图构建一门与社会前沿研究热点相结合的课程,并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该课程中,提供关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概念、原理、政策和实践的知识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壳的演化和变化、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和破坏、地壳活动对大气和水体的影响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碳中和地幔物质循环思政

    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

    张先贾澳纳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现实反映,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迫切要求.为此,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端构建思政课丰富的知识体系来提高育人质量,从需求端聚焦大学生获得感的多层维度来提升需求端的实际获得感,从育人环境端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升维思政课育人生态,以期凸显高校的育人效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路径

    "四跨"融合下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改进思考

    袁杰
    168-170,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落地与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资产评估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更多的新兴业务,为了应对资产评估师质量和数量逐年增长的需求与高校资产评估专业教学停滞不前现状之间的矛盾,从跨学科、跨文化、跨资源、跨组织的"四跨界"培养模式出发,探讨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提升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教学体系,以期为行业提供优质人才.

    资产评估四跨融合教学改革职业素养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大学语文创新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文赢哲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创新教学的重要工具.教育信息化将会推动高职大学语文创新教学深度融合,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与质量提升.文章主要阐述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价值,分析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问题,提出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策略,旨在探讨教育信息化与高职大学语文创新教学深度融合实践,提升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教育信息化高职大学语文创新教学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意识与策略的进阶设计

    黎媛君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到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形成策略意识,是学生数学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应用能力提升过程.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积累多样化、层次化的思维方式,学会对比沟通,激发自主探究,主动调用策略,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解决问题策略意识

    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改的探讨与实践

    黄舒琪吴大放袁浩斌王子聪...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事关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然不适应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同时也不符合行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端专业人才的提档升级.因此,高校应当在现有课程体系上进一步完善,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出发,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深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着力推动高等院校专业转型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育改革创新能力

    构建语文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探究与应用

    王瑞星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来,并且与课程目标形成一一照应,成为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基本准则.文章重点研究怎样通过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写作教学方法,旨在推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运用"课前专题"这一教育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构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结合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作文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前专题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