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张梅张燕杰林春燕周岑...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制药工程实验"为例,从全方位、多维度对课程思政体系进行整体设计;优化实验项目内容,深挖"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串联思政主线,将思政元素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完善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落实新工科背景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学生在学习制药相关知识,训练实践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从而全方位地实现该课程立德育人的目标.

    制药工程实验改革与实践思政资源思政育人

    专题式教学在公安院校民法课程中的应用

    梁娜娜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安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民法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加强民法学教育与公安实战的联系,公安院校纷纷探索以专题式教学的方法开展民法学课程.专题式教学打破传统的章节结构和学科界限,围绕某个理论、社会热点等特定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该教学方法与公安院校的民法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都比较契合.在公安院校的民法学课程中开展专题式教学,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专题内容、设计课程导入,多样化地组织专题教学活动并进行课程引申.

    专题式教学公安院校民法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讨

    兰晓黎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对新时代青年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培育青年学生高尚品德、塑造健全人格、树立远大理想.面对数字化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思政课亟须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释放教育创新的活力."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文章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与策略,以此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

    "互联网+"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OBE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姬升良王育晓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思政案例使用与更新、课程思政考核、思政要素融入、思政经验总结等方面存在一些具体问题.文章从统计学教学实践出发,基于OBE理念构建了"一个中心、四个支撑点"的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个体系以学生角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产出为中心,将思政成果考核、思政元素融入、思政活动安排、思政成果固化作为统计学课程思政工作的四个支撑条件,通过厘清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培养目标、构建统计学课程思政学生产出评价指标、统计学课程思政要素的"数字"化融入、合理安排统计学课程思政工作的课内课外分工、统计学教案教材固化思政成果等五个前后相续的阶段进行实施,将增强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

    OBE理念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体系思政元素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

    陈登宋旭艳郜志海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各教学章节中的思政内容,探讨思政内容的实施思路及融入途径.最后采用实践报告、期末考试与问卷调查等措施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实现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土木工程材料思政教育教学实践

    课程群视角下理论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重构与实践

    梅新想李屹然胡晓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理论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重构与实践理论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是培养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人文素养、人格发展、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成为理论经济学常用的思政元素,但存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效应不强、人文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的思政元素针对性不强、大同小异的思政元素与专业关键核心育人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为了通过精准思政解决上述问题,文章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重构理论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思政融入点分别定位为中国文章问题和科技人文,并以"颜宁归国"为例进行课程设计,让思政元素与专业培养结合得更紧密.

    课程群理论经济学课程思政

    维医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古孜力努尔·依马木于静马玉琪阿孜古丽·吐鲁洪...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维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维医方剂学不仅承载了丰富的传统医学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的优势.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维医方剂学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深化对维医方剂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维医方剂学课程在思政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

    维医方剂学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宋雨露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其特有的价值内涵全面引领思政课教学,彰显出的价值意蕴是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效渠道.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思用贯通、知行统一的原则引领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实践性,结合高职院校的学情,利用好思政教学的重要阵地,探寻融合的有效路径,坚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思政课教学活动内化于学生的心灵,外化于学生的实践行动.

    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教育融入价值意蕴

    OBE理念下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内涵及评价原则——以现代文秘专业为例

    董丽华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指导下,深入探讨了现代文秘专业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内涵及其评价原则.文章首先回顾了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现有研究及其不足,进一步从知识掌握、价值认同、能力提升和行为习惯等关键方面定义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内涵;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三大评价原则:适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系能够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全面性原则强调评价应全面覆盖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并结合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持续性原则则要求评价体系能够适应教学实践的变化,并通过长期跟踪和反馈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

    课程思政学习效果原则OBE现代文秘

    职业院校轨道交通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研究

    樊嘉慧刘小莉李廷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在轨道交通专业教育中的作用,有必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党建与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文章结合党建基本理论知识,探索出了适用于轨道交通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法,通过课程思政的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感及爱国主义情怀都有显著提升.

    职业院校轨道交通课程思政